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倡导素读,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杂志文章正文
倡导素读,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陈卫

在当前的课堂中,读书声越来越少,于是,“素读”就成了热门话题。所谓“素读”就是指朴素的通过文字符号领会全文的内在涵义。素读主张尽量不用或者少用其他媒体,只用传统的朗读或者对话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而得出对文本最正确的解读。

一、从语言入手,读懂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真切对话,首先就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读到什么程度才算读懂文本呢?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遣词造句之美,还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表达形式之美,教师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美妙之处引领学生反复素读,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本。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有许多充满童心童趣的语言:“祖父带大草帽,我就带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我就”这些语言在粗读时会觉得作者语言重复啰嗦,但是细细品来,这些平凡的字里行间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叙事过程。在这种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呈现出了一幅“也傍桑阴学种瓜”和“依葫芦画瓢”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有憨态可掬的老人,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作者在这些语言描述中充分抓住了祖父的“笑”和我的“闹”来诠释文本,在这种自由洒脱的语言文字的隐含着童年的多少乐趣啊,这种乐趣也只有细细品味的人才会获得,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学生就会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表达自己和祖父之间的浓浓亲情。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素读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读懂文本。

二、从背景入手,读懂作者

任何文本都是时代的产物,要想读懂文本,就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写作背景。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就犹如抽丝剥茧的过程,只有层层展开,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另外,也只有从写作背景入手,层层展开,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写作经历,写作意图,以及所要表达的主旨,只有弄懂这些,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得出对文本最为正确的解读。

例如,在“江雪”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千山,鸟,万径,孤舟”等情景的描述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位老人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垂钓的情景。在这首诗的教学中,不读懂背景,学生就很难体会到诗人此刻孤寂郁闷的心情,同时也会对诗人在寒冷的冬天垂钓产生质疑,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准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处境与心境,当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明白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永州以后所写,就其处境而言,正是积极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但是革新失败被贬为司马;就其心境来讲,诗人精忠报国,却因刚正不阿遭受迫害,心理不免会感到压抑和孤寂。只有从写作背景入手,学生才能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者才能读懂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倡导素读,就必须真正走进文本,读懂作者,进而为读懂文本奠定基础。

三、从模糊阅读入手,读出自己

文学作品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指向比较模糊,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解读的空间,用美学的理论来说,这就是一种“召唤结构”,意在召唤出读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倡导素读,就不可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文本中语言模糊之处,教师不必刻意地去强调,去解释,而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

例如,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向学生介绍了每天四问的基本内容。“问健康,问学问,问工作,问道德”这是课文中的四问,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就这些内容进行反思:为什么要进行这四问,这四问有那么重要吗?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每天四问就可以了吗?请你结合自己谈谈还有什么可问的,每天都要问自己这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这种模糊阅读中读懂自己。王崧舟老师曾说“真正的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真正的细读也不是到文本而止,而是到自己为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倡导素读,就要引导学生从读懂文本中读懂自己,从而使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不断提高自己。

总之,素读教学不是不求甚解的阅读,不是盲目的阅读,素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阅读,它是追求本色的阅读,它是力求让学生养成“静心阅读,涵养性情”的阅读,让学生在素读中感受母语文化的无限魅力的阅读,因此,不断创新,以文本为载体,尝试各种素读,就可以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