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寻求正确的答案”背后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寻求正确的答案”背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郭红心

2014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经花落各家,华裔科学家与之无缘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引起社会多么热烈的讨论。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思考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凸显着教育的沉重和无奈,更是基础教育改革务必面对的课题。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张炜认为,“中国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的教育,提倡的都是‘寻求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鼓励学生按照他们的兴趣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拼命地“寻求正确的答案”呢?

一、“寻求正确的答案”背后隐藏的是滞后的功利主义思想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最为直接而又简单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正确答案就是分数,就是名校,就是所谓的可能的一个“美好”未来!究其实质,正是深入人心的功利主义思想作祟的必然结果。我国古代最为功利的教育思想就是“学而优则仕”,一朝及第,终于验证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曾经被很多教师作为激励寒门学子奋发图强的典型案例,这些狭隘的教育思想对于国人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它已经深入到众生的灵魂里!去年某地一位母亲在送女儿参加高考的路上发生车祸,众人居然力劝女儿丢下血泊中的母亲而赶赴考场,这种泯灭人性的行为甚至被冠之以“真孝”的美名;还是去年高考期间某地某校曾上演了一起数千名师生和家长众人向一位失去父亲的考生隐瞒事实的闹剧——还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为重要的事情呢,某卫视主持人钟山在《高考天问》中说得好:“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使得人性扭曲,变成了没有人性、没有亲情的癫狂与痴迷……高考可以明年再来,可亲人将永不再见!”

笔者很多次观察和思考中学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求学生的作业书写要干净规范,要正确无误,否则,一个大大的鲜红的“╳”号便会跃然纸上,甚至还有可能被撕掉重新做过,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也在所难免。所以,学生的作业正确率越来越高,学生可以用抄袭的方法欺骗自己和老师;学生作业的错误率越来越低,教师们用掩耳盗铃的寓言再次愚弄了学生和自己。学生的作业真的完全正确能说明的问题是学生掌握了这个题目的解决方法,并不能说明他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更不能说明他的潜能被发现、被挖掘和被激发。相反,学生的作业出现了错误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或学生没有认真听课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里反映的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或学生从老师的教学中得到启发而进行自主创新性的探究,却因为思维的不成熟而败北,这里的错误不正比所谓的“正确答案”更有意义吗?所以,我们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在拼命地“寻求正确的答案”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作业或者考试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诟病,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的教育就永远无法走出这片“沼泽地”,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雾里看花”,只能是“昙花一现”!

二、教育无捷径,成长需过程

笔者曾经看过一幅对比时下国人手机不离手和民国时期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深受震撼。又看到过一幅在车站码头国人和外国人候车船时看手机和读书图片,不自觉地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忧。教育与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纵观今日校园,书籍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中列举了一组数字对比,“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作者从一名外国人的视角指出:“中国人都为了钱和权及利而拼搏。孩子读书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并非按自己的兴趣去读;成年人读书为了晋级或考取公务员等;政府重视的是高学而人才而不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一直是我们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励志口号,但我们所说的“知识”未免过于狭隘化了,人为地把知识的外延压缩为课本知识——这些只是能换取考试分数的知识而已。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定义十分精彩,他认为“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么,这所谓“剩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呢?是高尚的人格,是崇高的品德,是良好的品质,是高雅的情趣,是高尚的情操,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爱,是宽容的心胸,是端正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与人为善的言行自觉……而这一切都应该来源于教育。马丁·路德·金说,“这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当教育企图寻找发展捷径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我们声嘶力竭地拷问教育的时候,很多人忽视了自己大脑里的痼疾——深深地植根于我们大脑中急功近利的教育观、胜王败寇的认识观、望子成龙的家教观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等都是逼迫教育走进“死胡同”的刽子手。正是这些错误的思想支配着我们每个人——家长以孩子考入名校而自豪,教师以自己的学生考高分为荣耀,学校以高升学率为教育目标,而社会则把自己的孩子能否升入名校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指标。前几日,曾经在网络上看过关于美国幽泉学院办学的报道,“坐落于一个峡谷里的幽泉学院,整个校园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场,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要利用课余时间盖房子、种地、养牛、养鸡,供给平时的日常生活。不过,学生进校后享受的是全免费教育和生活。幽泉学院流传至今的校训:劳动,学术,自治。”无独有偶,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做法受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东西太多太多。以下笔者最近在网上看到的几则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报道:《小学一个班只有3个孩子会系鞋带》(2014年1月9日《南京晨报》)、《初三男生因被父母批评教育从5楼跳下身亡》(2014年10月9日《现代快报》)、《父亲持70万元欠条状告女儿教育她不懂感恩》(2014年10月9日《钱江晚报》)、《男孩工地打杂体验吃苦父母称纯体力劳动没意义》(2014年8月21日《重庆商报》)、《小学生都想竞选当班长为偷懒争选小队长》(2014年10月15日《三湘都市报》)、《初中生开学要换智能机称怕被同学瞧不起》(2014年8月20日《重庆晨报》)、《广元旺苍中学18岁男孩跳崖自杀生前谎报高考分数》(2014年8月18日《成都商报》)、《新版农夫与蛇:贫寒学子毕业后骗资助者千余万》(2014年8月5日新华网)、《教育部首次明确学生要劳动家长称孩子没空》(2014年8月8日澎湃新闻网)……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教育“新闻”,能让我们从中明白些什么呢?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教育不仅仅戕害了年轻人的灵魂和体魄,更丢掉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endprint

三、摈除素质教育幌子下的教育怪胎

这几年,不少所谓的名校都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应试也是一种素质”。笔者一直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评价这句表面看起来十分有道理的话。何为素质?如果强行把分数与学生的素质相连,恐怕也只有用“知识”这个词语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它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简单地说,“学生的素质或人的素质就是学生的质量”。教育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工程,但我们却人为地使之简单化到了极致,政府和相关部门、社会和学校、教师和家长一起动手把教育的层层外衣剥落下来,把教育的种种内涵剔除出去,让教育的升学功能成为它唯一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此时,教育便不配再称为教育,而是一种赤裸裸的类似于动物园驯兽师进行的技能训练了——我们的教育把一个个性格迥异、个性千差万别的、鲜活的生命个体驯化成为“听话”的“机器”;学生也不再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是被用来达成所谓的教学目标的工具,学生只能温顺地接受着不是教育的教育——思维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行动上处处循规蹈矩,把全部的眼神凝聚在试卷的分数上,心甘情愿地做教育的“奴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许多年以来教育奉行的重要原则之一,而时下的“快餐式”教育无疑又是对教育的一次致命的冲击。卢梭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的学校已经距离社会这所大学太远太远了,高高的围墙和阴森森的栅栏窒息了学校的生命,于是,我们的学生已经脱离了“尘世”而成为清心寡欲的清教徒,他们已经“被”远离生活的真正意义,盲目追求着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但这本质上是一种压抑、一种折磨、一种对灵魂的扭曲和摧残!那么,好的教育是什么样?是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是孕育希望和未来的场所;好的学校是什么?是学生独立个性培育和发展的地方,是学生朝思暮想的乐园;什么是好教师?是用自己那棵“树”摇动学生那棵“树”、用自己的那朵“云”推动学生那朵“云”、用自己的那颗高尚灵魂唤醒学生懵懂“灵魂”的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我们常说的“钱学森之问”,也是我国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的科学家能否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到底能为公民的积极而健康的生活积淀什么样的素养,能为社会、为国家和为民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河口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