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劳技学习生态优化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劳技学习生态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周颖慧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耳、目、手、脑并用,侧重于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中国结”一系列教学内容,谈谈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劳技学习生态优化策略。

一、联系生活优化学习生态,激发劳技兴趣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根据这一理论,劳动与技术课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而小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现实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有着特殊价值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制作中国结之前,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谈谈生活中见到的中国结。而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中国结,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结、走进中国结的浓厚兴趣。

二、学做结合优化学习生态,促进劳技发展

陶行知提出“做中学”和“学中做”的理论。这对劳动与技术课程有更大的指导意义。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原则,课堂上,学生不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在动手又动脑实际操作中学习新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成为技术学习的主人。

“制作中国结”这一教学内容包括鞭炮结、吉祥结、平结三种结。为了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教者可采取不同形式的学做结合。教学鞭炮结时,我们可以采用先自主探究,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拆分鞭炮结的过程中分享编织方法。而在教学吉祥结时,由于有了鞭炮结的制作基础,因而在教学时可让学生根据书本上制作图样进行尝试编织,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平结的教学可采用教师板演的方式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在这样直观示范下进行模仿学习。这样学做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生态。

三、实践操作优化学习生态,增强劳技体验

陶行知认为:没有“做”,没有实际行动,就不会获得真知。而劳动与技术课特别强调实践操作,实践操作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感观的知识。

在学习编织“鞭炮结、吉祥结、平结”的课堂中,在学生初步探究的基础上,都安排了一个合作操作的环节。合作操作一般采用小组内两两合作的方式,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这些结的整个制作步骤,这样若是学生在实际操作的中遇到制作的困难时,能够自我探究解决。如果个别问题实在无法解决,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和教师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劳动与技术的体验和感悟。

四、过程交流优化学习生态,展示劳技成果

陶行知主张“民主教育”。即“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的体会和收获,在多种评价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中国结”一系列教学结束后,教者专门设计一堂交流与评价课,这节课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出示这三节课中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打分,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第二,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可以以报告的形式呈现,重在让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第三,学生交流如何进行再创造。第四,教师评价。这时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以增强制作能力欠缺学生的信心,提高了制作精美学生再创造的欲望。

五、“教学做”合一优化学习生态,提升劳技水平

陶行知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要促进学生的劳技水平的提高,教学做合一是必要手段。

在拓展课中,教师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下的再创造,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如有的同学根据四耳吉祥结编织出了三耳、五耳、六耳等吉祥结,虽然看似只是耳朵数量上的变化,但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动了手又动了脑。这样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劳技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以生活为基础,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生态,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一切有益资源,做到“教学做合一”,调动一切教育因素,关注学生的体验,优化学习生态,提升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活性指数。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