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高玉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重视其知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主要内在动力之一就是其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学习。

一、从历史出发,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了智慧、善良、勤恳、勇敢等优秀品质,我国历史悠久,无论是尧舜禹还是康熙乾隆,每个朝代对于世界的发展而言都有独特的意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通过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个时代的变迁,如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等,我国的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是非常伟大的成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这些历史成就,使学生对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有更深的体会,从而提升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热情。

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如在讲解与历史有关的内容时将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介绍给学生,如“大漠狂飙”霍去病,虽然出身寒微,但是自小勤奋好学,精通击刺、射箭、骑马等各种武艺,18岁之前就出征匈奴,经过长途奔波,仅带领八百骑兵,就斩敌两千余人。并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四万余人。另外还有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在敬佩民族英雄的同时能够激发自身内在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多渠道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先进的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除了获取资源之外,互联网的作用还包括信息交流、共享等,许多网站和网页中都零散地分布着与初中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资源,其形式丰富,包括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重组、整合与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网络资源,从而更加快捷、方便地运用这些资源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爱国主义精神”的专题网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搜索和收集有关资源,另外可以与该地区的有关资源,如曾经发生过的爱国主义事件等加入该网站,整合有关资源,使网站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鼓励学生搜集资源、丰富网站,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爱国精神的内涵。

当搜集到足够的资源后,教师可对其进行处理,并结合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将色、光、形、声等多媒体的众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网络活动,在学校网站中加入与学生共同监理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专题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学习平台,教师也能够随时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增设爱国主义精神论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讨论,增强师生互动;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传与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资源,并组织评比活动,使学生在校园网络这个阵地之中充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与世界接轨,使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缩小差距”这个目标并不是在短期之内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很多年与几代人的努力,将时代使命感、责任感交付给学生,促进其发奋学习,弘扬我国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师应当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阅读课外知识,或举办国情知识竞赛等,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国情,明白目前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历史校报”进行编辑,向全校学生普及历史知识,在课堂上将历史国情影片的精彩片段向学生播放,并向学生介绍和对比国内外的国情,另外还可以组织历史报告会,追寻历史人物的脚步,以他们的口吻演讲,使学生对于未来的学习道路更加明确,能够制定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指引他们前行。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迅猛发展,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应向学生介绍我国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使其体会到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当代学生是否努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通过这些背景介绍,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为了祖国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另外,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通过亲身经历向学生介绍我国最近几年的发展,包括自身的发展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地位的变化,带动其爱国情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