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们究竟该向名师学什么
杂志文章正文
我们究竟该向名师学什么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2        返回列表

张道明

最近,笔者读到几篇关于向名师学习的文章,大致意思是希望一线教师学习名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不可否认,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技术”,因为站好讲台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事实上,名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其个性、气质、阅历密切相关,而这些东西是我们不可复制的,也是学不会的。笔者以为,我们在学习名师的教育艺术、教学思想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名师的教育信仰、治学精神、研究品质、执著追求,这才是我们学习的“道”。

首先,我们要学习名师淡泊名利,对教育信仰的坚守,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少教师对教育有热情,也有自己的教育信仰和理想,但是这种热情很难保持,尤其是遇到外界力量的阻挡或诱惑时,信仰动摇了,理想泯灭了,热情冷却了,最终变得碌碌无为了。前不久,某骨干教师到江苏南通参加了国家级培训,70多岁的李吉林老师精神抖擞地站着给学员们讲“情境教育”时,大家深受震动。随着幻灯片的展示,她们奋笔疾书记下了有关“情境教育”的理论及操作方法。毫无疑问,情境教育确实可以现学现用,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我们是该好好琢磨领会其精髓,融合进我们的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笔者以为“情境教育”背后的东西或许更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李吉林老师一生淡泊名利,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李吉林老师曾有机会任市教育局长,但她一生致力于情境教育的研究、实验、推广。无论在一线,还是退休之后,她从未停止对“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总结,她对名利的淡泊,对教育的热情,对研究的执著,无疑让当前教育圈子里很多热衷于名利者无地自容,相形见绌。

现今,教育界盛行“教而优则仕”,想捞个一官半职的人为数不少。李吉林老师此生钟情于“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引领基层学校和教师,埋下头来,潜心探索,静心实验研究。36年持之以恒不断丰富发展的情境教育理论及操作体系获得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其显著特征就是坚持。这种“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优秀研究品质,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在研究范式上将实践与理论自然地融在一起,其影响已经走向世界。试想,当初李吉林老师如果去当教育局长了,“情境教育”顶多在江苏南通小范围内见成效,又怎能在江苏、北京、四川、新疆等省市的学校落地开花结果?

我们在聆听李吉林老师的讲座,面对她这个人时,是不是更应该学习其持之以恒的痴情教育、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脚踏实地的研究品质呢?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划定一个目标,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立足现实,一辈子就做一件事,那么我们也能做出成绩,让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庸。人有理想不难,难的是坚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梦想,没有努力,而是我们没有韧性和执着,不能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就会成功,这或许才是我们最应该从李吉林老师身上学到的精神。

其次,我们要学习名师对教育怀着宗教般的虔诚,钟爱讲台,在教育征途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教育是一门朴素纯净的事业,需要我们用一颗朴素纯净的心来做,更需要我们毕生用身体行走。这种虔诚与热爱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大、时间的更替、岁月的流逝、地点的变化、位置的升降,而有所改变。于永正是全国较著名的特级教师之一,退休后依然钟情于教学,勤耕讲台,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仍然活跃在教改一线,时常为一线教师奉上精彩的公开课,课堂上精神抖擞,激情饱满,以一颗永葆青春的童心,引领孩子们开启思维的大门,步入智慧的殿堂。吴非老师退休了,还默默关注教育,用文字针砭教育时弊,唤醒教育同仁。即便患了严重的眼疾,他也没有放弃笔耕。每每看到他新浪博客及时更新文章,文字不断见诸于媒体,我不禁肃然起敬。用我们的话来讲,他们早已退休,本应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却在用身体、用文字行走于教育路上。我想,没有对教育的热爱与虔诚,他们不会自找舟车劳顿之苦,静坐伏案写作之累。相反的,我们现在很多身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想逃离教育圈子,逃不掉的就苦熬着,扒着指头算还有多久退休,盼着60岁早点到来。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庸的原因吧。

纵观古今无数名师,即便步入人生暮年,却依然关注思考教育,活跃杏坛,发挥余热。没有对教育深深的挚爱与眷念,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我们这些正在讲台的教师,是不是应该以名师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甚至成为这一行的专家、名师呢?

再次,我们要学习名师不走寻常路,敢于与众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当下,名师众多,但每一个名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于永正“简单语文”,孙双金“情志语文”,王崧舟“诗意语文”,刘云生“心根语文”,管建刚“作文革命”,韩兴娥“海量阅读”,陈琴“经典素读”……可以说每位名师都有个特别的“符号”,教学都镌刻上了自身的烙印。管建刚老师呆过村小,下海经过商,最后还是回到学校,致力于作文教学研究,创办班级作文周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成为当今小语界的作文教学专家。他说,如果当初也走阅读教学之路,就没有今天的管建刚。无数名师的成长经历昭示了一个道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我们学习名师,不是要做第二个“于永正”,但是我们可以做“李永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提炼出自己鲜明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就语文教学而言,有识字与写字教学、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等,我们可以从中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版块,扎下去,钻进去,把自身的个性、气质、阅历融进教学中,不断锤炼,持之以恒,终究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或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成不了“管建刚”,但是我们很可能成为“张建刚”“王建刚”。

最后,我们要学习名师远离喧嚣繁华,耐得住寂寞,常读常写。观当今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名师,大都耐得住寂寞,远离喧嚣,沉下心来阅读,静下心来写作。王崧舟老师周末几乎不出门,拒绝应酬,书斋静读,阅读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人文、社科、哲学等方面。湖北荆州教科院的余映潮老师不但是一个接地气的教研员,而且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几乎每周都有一篇教研论文问世。余老师每个月都有写作计划安排,甚至在大年初一也没放下笔,家人逛街玩耍,他却呆在家里修改润色文字。名师大多是酷爱阅读,勤于笔耕之人,因为他们深知读是吸纳,写是输出,读写结合让自己教育教学源源不断地化为一潭活水。

反观现实,我们有多少教师喜欢阅读呢?我们更多地喜欢“砌长城”“斗地主”,喜欢在觥筹交错中寻求快感和麻醉自己的神经。能够拿起笔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者,更是凤毛麟角。某地搞教师读书活动,要求大家读书,写心得体会,结果全县才收到40多篇心得体会,其中五分之四都是从网络上抄袭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读过,为了得到一个“红本本”,就采取“拿来主义”。教师不读书,不动笔,何以教?以何教?

教育不止需要“技”,更需要“道”。名师们的“精”“气”“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因为这些才是其走向成功,成为名师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倘若,我们一线教师真的能淡泊名利,认准一个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地执著追求,钟情于讲台“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悔,耐得住寂寞“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而无怨,那么我们就走上了一条通往名师的路。

(作者单位:四川屏山县学苑街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