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生成,让有生命的课堂流光溢彩
杂志文章正文
生成,让有生命的课堂流光溢彩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戴友红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善于倾听

一位老师教学《广玉兰》一课时,老师有这样一句小结语:广玉兰树高大挺拔,花朵洁净高雅,一些城市还把它定为市花。一名学生立即举手说:老师,盐城是不是可以把广玉兰作为市花呢?学生的发言没有被老师疏忽。于是,课堂生成了一个教学新环节:

师:(饶有兴趣地)这个建议不错,能说一说你将广玉兰确定为市花的理由吗?

生1:广玉兰花纯洁、幽香,象征着盐城人纯洁、善良的心灵。

生2:课文中写道“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盐城的儿女不也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繁衍和养育着后代吗?

……

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精彩的发言。倾听能及时发现课堂生成,能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课堂上一次无意识地倾听,往往能使教学得以升华。

二、尊重差异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老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不在钓鱼又是干什么呢?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多妙的发现啊!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三、弹性设计

1.空间可以伸缩

一位老师在《哪吒闹海》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大致设计了三个问题板块:哪吒为什么闹海?哪吒怎样闹海?哪吒闹海的结果怎么样?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纷纷开始了主动的阅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射。

这堂课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三个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地削减许多琐碎的提问,扩大了学生交流的空间。

2.目标可以升降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青蛙看海的过程,感受青蛙登山的艰辛,学习青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的品质。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有个学生举手:“老师,既然青蛙这么想看海,为什么不两级两级地跳呢?”教师敢于接纳这一始料未及的信息,放手让学生回答。学生说:“我觉得一个人能力有大小,青蛙人矮力小,只能‘一级一级地跳。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同样能登山观海。”学生的智慧、潜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敢于思考,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预设目标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目标的水平,即时生成、丰满了目标。当然,目标的水平也可以降低。如根据课堂学情发现学生们在“正确流利地朗读”上有困难。于是果断降低目标水平,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水平置后。

3.环节可以增补

一位老师在执教《动物过冬》时,问学生:“如果你是小蚂蚁,看到其它动物过冬的方法时会想些什么呢?”有同学说:“啄木鸟不怕冷,因为身上有厚厚的羽毛,我想,把啄木鸟的羽毛贴在身上就可以了。”有同学说:“黄莺、燕子飞到南方过冬去了,要是还有一只黄莺没飞走的话,我可以爬在它背上搭到南方去。”老师发现学生思路不对,适时进行了引导:“同学们,我们不能光想着依靠别人,而是要向同伴学习,然后根据自身特点自己想出办法来过冬。”这一环节的增设巧妙地调整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学生纷纷发言:“我不能跟黄莺、燕子一样去南方过冬,因为我没有翅膀。再说,我只能爬,可能没爬到一半冬天早就到了,那样肯定会冻死的。”

四、精准点拨

美国科幻小说家坎贝尔说过,优秀的科学幻想作家应该是个放风筝能手。幻想犹如风筝,飞得越高越好,但不能离开手中的线。这手中的线,就是逻辑思维的科学性。课堂生成也只有立足文本,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不至于成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生成,追求的是教学的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美的。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