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的教育故事
杂志文章正文
我的教育故事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施春娟

高一文理分班后当天,我接到了好几个电话,而印象最深的是某个学生的爷爷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沧桑而不太流畅的话语:“施老师,我是某某的爷爷,我是乡下人,不太会说话。我家孩子现在不在你班上了,我要谢谢你一年的照顾……”接完电话,我沉默了许久,对于这个学生,我并未给予特别的关照,只是给了足够的耐心等待属于他的那朵生命之花的开放,如此的回报却是我预料不到的。

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在军训时,他因表现突出而被选入表演方队,但也意味着军训结束后还得留在学校训练。其他同学或多或少流露出些许不情愿,只有这个已经被晒得黑黑的小男孩很豪迈,又有些故作潇洒地说:“没关系,我愿意,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做”。就这句配合老师工作的话,让我对他有了好感,这是一个愿意主动向老师示好的学生,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孩子这句话背后隐藏的伤痛。

开学后,课堂上的他很活跃,老师一有问题提出,他却不经过任何思考,总凭自己无谓的直觉脱口而出说出答案,可惜十有八九是错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当我一一摇头,他立马流露出懊恼、沮丧、无助、焦虑,甚至怯怯的复杂情绪。懊恼、沮丧是因为回答错了,怯怯是害怕因此被老师批评,估计以前有过答错而被批评的经历,所以那么怕受到老师的打击。而无助和焦虑是急于表现自己但不成功的心情。我意识到这孩子是块“璞玉”,也许初中时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肯定,但这并没有泯灭他求知的欲望,没有泯灭他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我不能挫伤这孩子脆弱内心,必须得好好呵护这孩子。

课后,我查询了他的学籍,果然,孩子登记的家庭信息栏中只有父亲的信息,母亲一栏空缺。我立即家访,了解到孩子背后的伤痛:母亲在生下他不久后,抛弃他而去;父亲老实木讷,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爷爷、姑妈关照,但有代沟,缺少和孩子的交流;孩子平时脾气不显山露水,但骨子里有些戾气,初中阶段师生关系并不和谐。

接触过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像他那样努力向上,尽力忘却内心的伤痛,尽力活得阳光的不多。随后,我悄悄地利用班级老师“碰头会”,首先分析了这孩子的情况,然后汇总这孩子在各科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最后约定,利用“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语言”来支撑这孩子课堂发言的信心,尽一切可能对他给予肯定,等一个月后,他找回自信时再点拨他答题的方法技巧,绝不冒险轻易触及一切伤害他内心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个月,只要他回答,我都做到耐心倾听,绝不轻易否定,总面带微笑不断地给他提示,哪怕为了他的这一个问题,耗时再多,哪怕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期间,我总和任课老师保持联系,多肯定这孩子的积极性以及积极回答问题对班级气氛活跃的有效影响,慢慢的,任课老师也喜欢上了他,接受了课上不按常理出牌的他。

一个月后,我开始和他谈心,谈谈课堂上怎样思考可以更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如何向老师请教,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慢慢地,他开始有了思考。老师提问后,无法清晰理解问题的情况下,他会进一步询问这问题的内涵,在弄懂题目后再回答,不再盲目抢答。因为各科任课老师的鼓励,期中考试,除了语文、英语这两门科目外,他其他的科目都很优秀。

成绩有了进步,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缺少母爱的他简单、敏感,不擅长人际交往。所以,他有任何问题时,我总是让自己克制,保持冷静和平和之心,暖暖地谈心,想以此来潜移默化来影响改变他的人际处理方式。慢慢地,他不那么急躁了;慢慢地,他脸上的笑容更阳光了,是真正的阳光;慢慢地,他身上的问题变少了;慢慢地,他不再“单打独斗”了,他能经常和同学讨论问题了。

凭借他自己的努力,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由起初的一窍不通到渐有起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开始,他不但三科能名列前茅,选修必修几乎能够门门考A。经过一个学年的成长,他开始冷静、稳重,平和的内心在脸上全然反映出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开花的季节,作为教师,要耐心等待每一个学生绽开他的生命之花。他的生命之花开放得不算晚,能让我等到,我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这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