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有效引导,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
杂志文章正文
有效引导,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施静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相当成熟,学生学习的每一门科目都有其深刻的科学依据,数学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语文可以提升学生文学修养,体育可以赋予学生强健体魄,等等,而美术,自然也不会只是其他科目的附庸、课余时间的“消遣品”。事实上,美术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提升创新能力,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内涵,赋予其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甚至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因此,在实施美术教学时,决不可将美术课当作一门技术来教,而要当作为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品质的场所,以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精彩导入,勾魂摄魄

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一部论著的开头方式往往有开门见山式、设置悬念式、巧设疑问式等,以“诱使”读者继续读下去。一个精彩的开头,甚至不仅仅是“成功的一半”,有时或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精彩的课程导入方式,先声夺人,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之后的教学展开就容易了。事实上,美术本就是一门充满艺术性、趣味性的科目,也不乏攫人眼球的震撼力,教师只需将美术的这一特性放大、显化,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个开头,就已经足够“精彩”。

比如,我在教学“瓷器”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先以多媒体演示视频,在震撼的音乐中导入金戈铁马的画面,然后缓缓叙述历史背景,渗透瓷器的发展史,接着借以比较详实的历史背景,以一种比较玄奇的叙述手法讲述古代较为出名的瓷器,在演示瓷器图片时,也使用了多种图片插入手段以及音乐,力求给学生最大的感官震撼,如此多管齐下,学生早已全身心沉浸入瓷器所营造的氛围中,之后的鉴赏教学自然极为顺利。

学习有时和看电影一样,若开头非常精彩,则观众往往不吝耐心,愿意在此后的进程中仔细寻找精彩,若是开头较为平庸,则观众常常先入为主,错过其中的“闪光点”也就不奇怪了。

二、强化体验,渗透人文

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只是让他们听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做欣赏的主体,才能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得到提升。

比如,我在讲“民间美术”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能更加深切的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课前自己搜集一些民间美术的作品,相关图片,并查阅其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上课时,学生皆踊跃发言,欲要展现自己成果,我让学生一一上台讲述自己搜集到的作品,有的学生带了一副年画,讲述了年画中门神的由来,有的学生带来了皮影戏的图片,讲述了皮影戏道具的制作手法,皮影戏的历史由来,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意义,等等,在一个个学生的发言中,各种民间美术精彩纷呈,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和文化,又获得了传播知识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让很多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回归课堂,还能大大优化课堂的教学,有时候,“宣之于口”更能理清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比较教学,深化意识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对,就无所谓错,有些事物的本质,便是在对比中产生,而有些不明显的特色,也得以在对比中得到凸显。美术鉴赏亦是如此,在孤立的欣赏某一美术作品时,若没有敏锐的艺术嗅觉,很难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艺术闪光点,但将两幅作品排在一起,欣赏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美术教学中,当遇到比较难以鉴赏的美术作品时,大可不必执着的不断讲解,发挥攻坚克难的精神,只需思想迂回一点,将几幅对比较强烈的作品摆在一起,再稍加点播,学生自会豁然开朗。

比如,我在讲“古代山水画”时,为了让学生明晰各个朝代的绘画特点,特挑选几幅作品让学生赏析,从其中的差异处获得感悟。我选了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并不复杂,但细处的描写却极为生动,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观察能力和写实功夫,南宋的画作我则选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幅画题材、场景、画面皆小了很多,但其意境更为浓厚、鲜明,富有诗的意境。至于其他朝代的许多画作,就不一一熬述了,如此以画作对比讲述,学生亲身感受其中的不同,自比空洞的语言更具说服力,更能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

比较教学在语文的诗词鉴赏中就早已被运用,而事实上其在美术中更能“大展拳脚”,因为美术作品中没有文字,不符合学生习惯的理解方式,但不同作品间的对比却比文字更加一目了然,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实施比较教学,绝对不是错误的选择。

虽然高考的压力不容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发展,美术课在某种层面上还是往往被忽视的,但是,教师要让课堂变得精彩,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