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打开体育“弱势生”的心结
杂志文章正文
打开体育“弱势生”的心结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杨凡庆

“老师,小A每次都不跑,我叫她跑步她还不理我。”听到学生的报告,我赶紧跑过去询问情况,原来小A在我本堂课安排的30米跑练习中,一次也没跑,一直躲在队伍的后面,结果被旁边的同学发现了,才有了上面的这一幕。于是我要求她上前练习,可是不论怎么劝导,小A就是不愿跑,当时在课堂上一时无计可施,又不能耽误其他学生的时间,就只好暂时作罢。可是问题远没有我想得这么简单。从开始的不跑步,到最后的所有运动都不参加,这期间仅仅只有一周的时间。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赶快找到了小A的班主任了解情况,我把这一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跟她反馈了一下,也是想从她那里寻求一下其他学科教师的经验,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但从班主任那里得知了小A其实从幼儿园就是这样了,不愿参加任何的体育运动,也不爱学习,并且小A的脾气也是喜怒无常,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反应小A不愿上课,乱发脾气的情况。

求援取经是没希望了,看来只能靠自己去解决问题了。于是,我找了一天小A心情好的时候,把她单独叫到了教室外,询问她为什么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起先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言不发地在一旁玩手指,但是在我们共同分吃了一块巧克力后她终于开口说话了。通过温和的交流,了解到了主要的二个原因:一是怕同学笑话,从幼儿园开始,她的每一项运动都是班级里最差的,同学都笑话她,因为她年龄在班里却是最大的。二是所有老师给她的评价都是差,爸妈对她的管教也是以暴制暴,所以她不喜欢上学,并且总是想通过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问题的根源找到了,接下来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查找相关书籍、思考教育的方法策略,借鉴并自己总结了一些方法,决定在以后的课上进行“实验”。

方法一:扬长避短,建立自信

体育“弱势生”极易产生自卑和焦虑心理,长久的自信心丧失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和老师的严重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通过发掘他们的长处,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找到自己在班级里的自我价值感,有助于学生慢慢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在一堂爬行课上,我专门为小A设计了游戏中的一个环节,课的开始我用一个钻山洞的游戏作为导入,在游戏中我特意将原来用的呼啦圈换成一个小铁环,同时告诉所有学生:只有顺利爬行钻过所有的山洞,且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触碰到呼啦圈或铁环的同学才算成功。在经过几轮尝试后,所有尝试的同学全都卡在了铁环的地方,纷纷表示遗憾。这时,我瞥了一眼坐在一旁观看很久的小A,并主动邀请她给大家演示一下,可能是游戏的诱惑力太大,她欣然接受了,并且顺利的钻过了所有的圈,此时队伍里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方法二:赏识补偿,心理疏导

体育“弱势生”可能在体育运动中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内心封闭太久,也就渐渐的被老师冷落。所以要消除这种心理状态,老师应多与他们谈心,排忧解难。取得他们的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要学会赏识学生,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表扬和赞美是我经常用在课堂上的,尤其是对小A同学,表扬她今天排队排得好,表扬她今天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了,表扬她今天体育课上某个动作做的认真,如果实在是没有的说,哪怕是她今天穿了漂亮的运动鞋和运动服我也要赞美一番。除此之外,我与她的课下交流也慢慢增多,我会经常课前早到班级5分钟,走到她的座位前跟她聊她放学回家一般都做什么、周末去哪里玩了,等等。很多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我其实只是想让她,把我当作她的朋友一样。她慢慢地主动和我说话了,体育课上乱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少了。

方法三:因材施教,公评促健

在课堂上,我对小A的要求并不高,在很多时候我会降低练习的难度和次数,同时借着学生练习的间隙,多来到小A身边简单的指导,做更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我为小A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其他学生也是有区别的,例如:我给小A设定了三个标准量度:一是课堂上积极参与的程度;二是练习的努力程度;三是成绩。当然这些都只有我和她知道。同样是30米,同样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同学们的掌声和加油声中,她微笑着最后一个冲过终点线。小A只是我教学生涯中遇到的体育“弱势生”中的一个,但我相信,只要能用心、用情、用法,定能帮助更多的像小A这样的学生。

总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都是父母的未来,所以我们要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关怀,寻找更适合的方法和方式,帮助这些体育弱势学生走出困境,走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