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历史课是需要一点激情的
杂志文章正文
历史课是需要一点激情的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王亮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发学生渴求知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那么,激情是什么?《辞海》诠释:激情是一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难以抑制的感情。说得直白一些,激情就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动力。

一、教学实际需要激情教学

1.践行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新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升华。初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第三个维度,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是:“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梳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精神、责任、理想和三观的培养不是通过平淡的说教能实现的,只有通过老师在教学中的点滴渗透,通过老师自己内心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国家民族的爱,不自觉的真情流露才能打动学生。陶行知先生說“只有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要想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老师绝不可能平静如水,枯井无波。

2.贴近教学实际的需要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他们的认知以感性为主,不再单纯听从枯燥的说教;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就要求教师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用激情走进学生的内心,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新课程改革以后,历史教材重新编写,知识点进行了浓缩,概念多结论多,时空跨度大,也要求教师去拓展课本,用心选材,合理重组,激活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6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就有大段的理论性很强的文字表述,比如初一历史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最后对北京人发现意义的一大段文字表述;比如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最后一大段对原始农业的发展的文字表述;再如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最后一段对甲骨文造字特点以及对汉字的影响等,这些章节段落理论性比较强,学生掌握困难,老师们应该积极思考,用心突破,激情展示,避免老师平淡地讲,学生低头划书的局面出现。

3.避免职业倦怠的需要

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存在各种矛盾、冲突,教师的职业倦怠很容易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满腹怨气走进教室,或者麻木不仁对待学生,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治”,学生喜爱激情的课堂,学生的喜爱反过来又未尝不是医治倦怠的一剂良药。

二、激情教学的前提是爱

1.爱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社长任鹏杰说:“人生价值在人格,而人生意义在人格实践本身”。这句话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塑造灵魂乃教育的责任,而历史教育对孩子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何况历史有悲喜,有离合,历史如诗如画,时而给人警醒时而引人遐思,每次与历史人物对话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这么有意义的历史难道不值得我们喜欢吗?反言之,如果一个不爱历史教学的老师会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吗?会从内心打动每一个孩子吗?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吗?

2.爱学生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学生既是老师一种职业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一种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用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它,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你,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以课堂为黏合剂,用激情感染他们,用知识丰富他们,用思想影响他们。

三、练好“内功”才能支撑激情教学

激情教学不能偏离教学主线,不能混淆主次,不能篡改历史史实。所以激情教学必须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来做支撑。教学基本功具体包括:扎实的历史人文素养、口语表达的优美、熟练的信息技术、漂亮的书写,再加上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的总和,内容多而杂,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就无法整合优化课程资源;语言是教学的特殊工具,历史更是一门偏向文科的学科,合格的历史课堂语言至少要达到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扣人心弦的导入,轻松幽默的阐释,巧妙的转折……学生思维必随教师的思绪而汹涌澎湃;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漂亮的板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还给学生们一个模仿提升书写水平的机会;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将教育学心理学巧妙应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声赞许,都会驱散学生心中的阴影。

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只要进入教室,走上讲坛,就应该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把“内功”外化为热情洋溢的语言、表情、动作,用自身的激情激发、感染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愉悦高效的情感互动过程,让学生始终在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中去认知、去感悟、去探索。激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修养、素质、能力的积淀。激情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激情是教师的风采,激情是教师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