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杂志文章正文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刘晓艳

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在道德形成初期要对学生的道德良知、品质加以正确引导,并促使学生增强对道德观念的认知,从而实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正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德育方面应当侧重于社会公德、启蒙教育、纪律教育、常识教育层面,注重培养学生遵守校纪、良好公德的文明行为,使得小学生道德素质得到良好培养。德育通常只有结合学科教学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笔者主要探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目前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受外界因素制约,许多学生受家庭溺爱、社会风气等影响,很难分清是非,对自己的将来没有规划的能力,甚至不懂感恩、尊重、理解,欠缺为人处世、努力学习的习惯与品质。这些问题均源自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没有完善确立。因此,面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缺失情况,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责任。小学语文学科方面可以利用教学优势,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在加强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增强自身德育素质的培养,促使小学语文学科在保证教学课堂质量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因此,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与专家们所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创设情境氛围,加强情感体验

德育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可创设生动情境氛围,带给学生形象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教材内容都具备良好的意境,但小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及情感经验认知度并不高,很难对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完整感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从中进行适当引导,创设生动的情境氛围,促使学生情境体验得以被激发。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德育教学进行渗透,促使语文教学结合学生自身认知水平而创设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增强对生活与情感的感受力。比如苏教版语文《卢沟桥烽火》的教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事件的历史本质。教师可借助《松花江上》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音乐烘托九一八历史事件情境。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扫清教学阅读障碍,自行通过阅读去感知事件发展前后细节,并理清事情脉络,确保学生对教材课文内容能够掌握。教师再进而引导学生阐述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配以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的“咽喉”地理角色,促使学生理解中国民族的英勇顽强精神、日本军国主义的险恶阴谋,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师最后还可以引申后期的七七事变、八年抗日战争到今天的靖国神社参拜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意义,加强自身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二)延伸课外阅读,加强自我教育

德育可以结合教材延伸至课外阅读,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通过课外阅读的时代性与教育性,提升小学生对外界的感知与自身对事物的分析、品鉴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可借助此特点,通过引申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在其中的自我教育引导,从而促使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渗透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指定的课外书进行延伸阅读,从而鼓舞学生学习的动机,陶冶学生情怀,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注意课外书籍的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使得学生从中得到正能量,获得积极的道德熏陶。教师可适当组织读书角、交流会等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享信息与心得。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海伦·凯勒》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凯伦刻苦学习盲文的故事阅读,感悟不折不挠的刻苦精神,并可通过教材内容延伸课外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通过对比两文的主人公,再结合实际主人公相关资料背景,引导学生阅读并感悟,体会逆境中坚强去创造奇迹,从而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提升对生活的热爱,学会关爱他人、积极学习,促进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良好养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氛围来加强学生情感体验,通过课外阅读来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促使学生道德品质达到良好养成,素质多元化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腾冲市界头镇大营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