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调控艺术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调控艺术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4        返回列表

杨业林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前提,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教师需要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尤其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就更考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当变化出现时,能够更好地处理,这才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恰当的课堂调控方法,通过语言、问题、史料等不同角度的调控,营造出紧凑、高效的课堂气氛,从而使调控艺术发挥出最大效果,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语言调控,凸显教学针对性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灵魂,教师只有注重语言的调控,使用科学、准确、流畅的语言,让学生在简洁、清晰、灵活的语言情境下进行课堂信息交流,才能凸显教学的针对性,引起学生情感和心灵的共鸣,更好地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促生高效历史课堂。

在学习“人类的形成”时,由于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对教师的语言精准性要求较高,因此不能随意去解释。比如对于人类的出现,由于之前没有文字记载,不能有确切的时间,是科学家根据遗留的化石推测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讲这课时,语言不能绝对,尤其对于时间问题,教师不能含糊,强调是距今约三四百万年,人类才出现。初中学生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历史,但对人类的起源已经有所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点燃学生学习热情,避免了啰嗦、平淡,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调控,体现教学紧凑性

教师对课堂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维度,课堂教学的效度。当前教学环境,教师虽然有问题意识,但容易导致历史课堂问题过多,没有实质区分问题的难易、适合度,导致学生不是被问题引领,而是被问题困扰,课堂效果较差。教师要克服这种传统问题模式,就要通过对历史问题进行调控,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心选出契合度高的教学问题,多些新颖、探究的历史问题来激活学生内驱力,让问题串联起课堂,充分体现教学的紧凑性。

在学习“‘冷战与‘热战”相关内容时,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冷战”和“热战”两个词,让学生先自己结合教材,初步感知一下这两个含义。接着教师投放“冷战”与“热战”在全世界公认的定义,学生具体搞清楚之后。教师问道:“两极格局是指哪两极?”学生直接回答,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然后教师顺势提问:“两极格局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结合教材讨论并回答。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形成主线: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以后开始“冷战”,之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军事方面进行对抗。教师对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对“冷战”实质有更深的掌握,并问道:“在两极格局的对峙下,有没有‘热战?”学生从课本中找到局部地區战争,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让学生明白“冷战”一样威胁世界的和平,一样是反人类的,要坚决打击某些大国的霸权主义。

教师通过对问题的调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更快速掌握了事件。教师这种调控凸显出课堂教学的紧凑性,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成长力。

三、史料调控,提升教学导向性

有时学生对史料反映的内容比较模糊,不能很好地从史料中获得所需知识,特别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有效调控史料选择,对史料进行筛选、甄别,展示导向性强的教学史料,在此基础上实现史料价值的最大化。

在学习“南北战争”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内容,对美国历史又了解甚少。因此,教师需要搜集大量图片、文字、视频等史料,帮助学生全面感知这一历史事件。课堂展开后,教师出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反映黑奴悲惨处境的片段,这是南北冲突的焦点。接着教师投放有关南北两种经济矛盾的文字史料,让学生进行简单争论,找出其它原因。教师用视频播放林肯资料,明白林肯上任是南北战争导火线。教师用图片显示战争过程和重要战争事件,包括1862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贸易宣言》扭转了战局,向利于北方的方面发展。最后教师让学生观看1863年著名的葛底斯堡战役,体会战争的激烈,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战争提供更多激发点。

教师的施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借助灵活的调控能力,及时展开教学调控,展现出主导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契合,课堂才能活力十足。■

(作者单位:江苏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