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游戏中的大教育
杂志文章正文
小游戏中的大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邓海涛

2016年5月10~18日期间我通过现场和网络观摩了北京市《品德与生活》现场评优课。品课赏课之余总有一句话在心头萦绕,那就是,“小游戏大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在这几节品德课上教师们创设了真实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们在情境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和感悟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受到深刻的生活教育。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印象最为深刻的房山区窦店中心校侯翠红老师执教的首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做游戏守规则》一课。课上教师提供了孩子们做游戏的照片,引导孩子们回忆游戏带来的快乐的体验。接着在课上开展了接龙的游戏。做游戏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教师把这些内容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到课程上,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达到了育学习于娱乐中,从而做到教育有心、教育无痕。

二、教育过程真实化

继续以侯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为例:课上教师分别发了大小不同的六个球给六个组,邀请两名同学当评委,比赛结束后,学生们认为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都很不开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心寻找着比赛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人数不同、球大小不同等。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探索着解决不合理现象的办法。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真实自然。

三、教学设计活动化

还以侯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为例,在这堂课的设计上,非常符合学科“活动型”这个学科特点。从游戏开始,孩子们无论是做游戏,还是讨论,以及按照解决方案再次开展游戏,活动一直在继续。游戏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许多的“不合理”,接着逐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别看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真是能力很强。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活动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正是游戏活动的设计,使孩子们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体验与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

四、我的思考

(一)贴近生活确定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侯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学的内容来源于孩子们非常喜欢做游戏的实际生活。本课教育内容生活化、选取教学方法恰当,教育过程真实化,达到了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且通过学习又指导了他们生活的目的。

(二)深挖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它是教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完成所设定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要纵观教材体系,看教材内容处于整体的哪一个部分。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然后看教材处于本册教学,看本课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目标的设定从实际出发,把课本和学生结合起来,体现出学生要学到的东西,要让学生一节课下来有成就感,不能没有收获。目标设计要面向全体同学,不能搞一刀切。

(三)巧妙设计让学生学会思考

在侯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在教学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了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了做游戏必须遵守规则的教育。我认为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让学生积极思考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生成新的教育资源,教师因势利导育教育于无痕当中。

(四)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是不足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这是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时间没有保障。由于学生在课堂缺乏属于自己支配的课堂时间,自主學习也就不可能实现。侯老师这节课给了孩子们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的本意在于改变,改变的目的在于实现。通过参加大兴区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我深有感触:作为有着二十余年教龄的教师,思想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向书本、向优秀教师学习,不遗余力地开展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这一具有历史责任使命的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