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比抑郁更可怕的是挡在它前面的“微笑”
杂志文章正文
比抑郁更可怕的是挡在它前面的“微笑”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5        返回列表

贺贝妮

[摘 要] 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对抑郁情绪的预感意识和能力,如何及时捕捉到学生脸上表情细微的变化,并顺利解读他们微笑背后的不满、压抑甚至是抑郁情绪,做到及时干预、及时疏导,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已经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笑抑郁症;微表情;情绪解读

一项对重庆市和四川省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抑郁发病率为42.3%,其中,轻度抑郁为14.6%,中、重度抑郁分别占15.3%和12.4%。在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精神医学新进展》报告中也表明,在我国,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后选择了自杀。呼吁全世界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积极关注10~19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求已被提上日程,迫在眉睫。

一、正确解读抑郁症

1.抑郁症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RichardOConner在其《走出抑郁》一书中指出:“研究人员发现,儿童与其他任何人一样,不能对抑郁症免疫,一般来說,儿童缺乏认识到自己感觉方式不正常的能力,所以,对儿童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更困难。他们的抑郁症状是混乱的,有时,他们会让我们知道他们感到空虚、绝望或非常难过,这些都是成年人患抑郁症的信号。”

所以,当孩子出现郁郁寡欢、无心向学,甚至嚷嚷着要自杀的时候,家长必须相信孩子也是有孤独症的,这种孤独症若是不能及时加以疏导,长大之后是否会转变成抑郁症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

2.认识“微笑抑郁症”

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抑郁症,人们立刻联想到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郁郁寡欢等描述情绪低落的词语。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和职场以及学习压力的增大,“微笑抑郁症”正悄然成为时下最热门的都市流行病,这是一种比普通抑郁症更有隐蔽性也更为危险的新型抑郁症。患者常常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强颜欢笑,刻意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以微笑向人们展示自己阳光、积极的一面。然而,长期压抑却得不到宣泄的负面情绪不断地积累下来,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6年9月6日晚,内地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住宅内意外身亡,年仅28岁,据报道称乔任梁生前曾患有重度抑郁症,其死亡原因疑似病发自杀。但是据其身边的朋友回忆,乔任梁对朋友温暖细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他离世的前几天,他的经纪人还声称,他仍在正常工作,只是看上去心情有些不好而已。他的离世不仅引发了娱乐界的轩然大波,更引发了教育界的连锁反应,他的离世引发了人们对于“微笑抑郁症”的关注,同时,也为家长和教师敲响了警钟。

作为与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理应更容易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但是,“微笑抑郁症”比起一般的抑郁症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其危害性也更大,患者往往有着很好的社交能力,性格开朗,甚至是单位里的开心果,为了达到自杀的目的,他们会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痛苦体验,他们会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家人的照顾,以逃避医务人员、亲友的注意。然而,他们的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的强作欢颜,他们脸上的微笑或是情绪突然好转、心情豁然开朗,都有可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征兆。

事实上,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在他们的微笑中发现一些端倪。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如何提高预知抑郁情绪的意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二、抑郁情绪是可以被预先感受到的

法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杜兴发现愉悦情绪引发的自然笑容不仅是嘴角的翘起(颧大肌收缩),而且眼睛也会眯起(眼轮匝肌收缩),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被称为杜氏笑容。而礼貌性的社交性笑容在表情上只有嘴部动作而没有眼部动作,这种微笑没有发自内心的愉悦情绪,仅仅是礼节性的,也被称为泛美式微笑。

反观乔任梁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视频影像以及照片资料,他所流露出来的笑容正是出于对工作的尊重与责任,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照片中的他嘴角略微牵动,眼睛却没有眯缝,常常以微向下的角度俯视前方,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这正是他潜意识里觉得周遭的环境不够安全,甚至有可能还存在威胁的直接反应,所以照片中他最常展现的姿态是头部向前微倾,嘴角一侧微咧上扬,带有些许的不认可与不妥协。对比他与好友陈乔恩以及与母亲一起的合照来看,他的状态更为放松,眼睛微眯,眼角出现了真笑时才会有的鱼尾纹,双侧嘴角均不自觉地上扬,眼神中是掩饰不住地浓浓的笑意,这才是他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的真实情感,也由此可见,眼神是没法骗人的,发自内心的笑意也是遮掩不住的,同样,悲伤和抑郁的情绪也不可能完全被掩饰到毫无痕迹,因此,只要我们足够细心,就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防患于未然。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地、有意识地提升自己预感抑郁情绪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微表情学习,培养良好细腻的观察力,尝试捕捉学生脸上转瞬即逝的微表情,分析并及时解读他们微笑背后的抑郁情绪,做到防患于未然。

1.学会捕捉转瞬即逝的微表情

场景一:上课铃声响后,小A同学还在跟同桌讲话,教师知道他性格比较敏感,所以没有直接批评他,转而批评了他同桌,小A同学突然大笑起来,十分夸张且肆意,下课后,他在同桌面前再次哈哈大笑,并告诉同桌,“我下节课还跟你讲话,再害你被老师批评”。

场景二:小A今天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被数学教师批评,他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怯懦地回道;“老师,我错了,我下次会好的,我保证,我保证……”得不到老师回应的小A,头低到桌子上,嘴里反反复复说着同一句话。

数学教师批评小A的时候,小A依旧是嘴里嘟囔着要一些要改正的话,但是偶尔抬头看向数学教师的那一暼,却充满了仇视与敌对,在他发现数学教师抬头望向他的一瞬间,他迅速切回到小心翼翼认错的状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课间,整个教室都是他的大笑声,很多时候周围并没有同学在跟他说笑,而且,他在大笑的同时,眼睛瞪得大大的,随时关注着班级门口老师的情况,丝毫没有放松警惕。endprint

虽然,小A同学此刻的状态还称不上是抑郁癥,但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需要教师和家长引起充分的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抑郁情绪的萌芽状态就已经做到及时关注、及时干预,就能帮助家长更好地解释孩子的反常行为,从而及时帮助他们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心理干预缓解不良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解读微表情后隐藏的真实情感

很多情况下,微笑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很好地掩饰了其背后的愤怒、厌恶、抑郁、悲伤等情绪。如果我们无法正确解读,将会忽略掉许多抑郁症的危险信号。

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总是先从嘴角拉开,然后再带动眼睛,而且,这样的笑容总是出现在语言之前,所以,当小A同学微笑时嘴巴和眼部总是同时动作,而且眼睛始终瞪得大大的,时刻关注着教室门口教师的动向,并且,这样标志性的笑容总是在出现他夸张的言语之后,可以断定他的笑容是典型的假笑,同时,通过对整件事情的回顾,进一步解读到他正是在用夸张的笑容掩饰他内心的不满与反抗,从而也就理解了他心口不一的表达背后的愤怒情绪。

通过对他微表情的分析以及对表情后情绪的解读,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加关注这类学生情绪的变化,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更是一个及时的信号,正是因为我们捕捉到了这样的信号,才给了我们及时关注、及时干预的最佳时机。

三、接纳与宣泄是抑郁情绪的最佳纾解方式

抑郁的情绪和感受并不会因为你的忽略或掩饰而消失,事实上,“微笑抑郁者”是在尝试用微笑去隐藏,逃避抑郁的同时,也是在纵容它的肆意发展,抑郁的情绪会在不断地压抑与逃避中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维持假笑是很累且难以持续的,“微笑抑郁症患者”有时候会因为自己不能完美地隐藏自己的悲伤,不能给展示笑脸而感到强烈的负面体验,而这些烦躁、疲劳、悲伤和紧张的负面情绪,早晚会找一个需要宣泄的出口,淹没他们所有的希望。

作为家长和教师,不仅要建立起预感抑郁情绪的意识和能力,更要学会以平等的身份接纳孩子的一切积极或负面的情绪,尝试用陪伴与倾听来给予他们安全感,不要强迫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他们无法确知安全的情况下,述说心事只会让他们尝试用谎言来掩饰自我,反而变得更加封闭自己,此时,不妨以旁观者的身份,试着接受他们所有的情绪,做一个不给意见、不加评判的倾听者,通过建立安全感和依赖感来赢取孩子的信任。

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挡在它前面的“微笑”,只有当我们更为冷静地将面前的学生化作观察的对象,运用摒弃了语言交流的微表情观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作为切入点,才能大大减少出现严重偏见的可能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对被观察者的接纳程度,也才能更好地解读被观察者微笑背后所隐藏的压抑情绪,也才能更及时地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纪宇.微表情与身体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李中莹.重塑心灵[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

[3]戴维·伯恩斯.伯恩斯新情绪疗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4]RichardOConner.走出抑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