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巧设问题 助力课堂
杂志文章正文
巧设问题 助力课堂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5        返回列表

张霞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化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教学在这方面的价值尤为突出。

[关键词] 问题;高中化学;课堂;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引导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让学生形成探究的技能。问题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更好地调动学生产生有效思维。

如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课时,教师通过一道题目设计了探究性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每升0.1摩尔的醋酸溶液的pH大约是3,如果向溶液中放入一些醋酸鈉晶体,等到晶体被溶解再进行pH值的测量,结果该溶液的pH值竟然变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绝大多数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就会由醋酸钠自身的性质去分析,认为醋酸钠水解后会呈现碱性,这样就增大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的pH值增大了。教师并没有给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是为学生设计了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提供有醋酸钾固体、氨气、碳酸氢钠固体、醋酸铵固体,要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哪种物质对醋酸的性质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大家认为要选取的物质中一定要含有醋酸根,而且还必须显中性,那么就只有醋酸铵同时符合这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实验,进行实际探究,这样就充分验证了是由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导致氢离子减少了,导致溶液的pH值增大。

教师利用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验证,也能很好地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

二、问题助力习题,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的环节总离不开习题的辅助。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典型性的习题,而且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思维联想,并把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在进行讨论、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课时,教师就针对氢氧化铝的制取为学生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要怎样用铝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来制取1摩尔的氢氧化铝?哪种方法更容易操作且节省原料?在这样发散的问题面前,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第一种方法是用1摩尔的铝粉放入硫酸中进行反应,然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当然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氨水进行反应;第二种方法是用1摩尔的铝粉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滴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也可以把二氧化碳通入反应溶液中。对学生提出的这些方法,学生再次进行讨论,看看哪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于酸和碱的用量也很少,很符合题目的要求。

教师在练习环节,设计有典型性的习题,并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组织寻找问题,培养解决能力

教师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而且也要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的课堂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并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过程进行恰当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过程中,氧化铁是得到氧还是失去氧了呢?在氧化铁和氢气反应的过程中,氧化铁是得到氧还是失去氧了呢?教师的提问,自然会引发学生心中的疑问,这时教师并没有急着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而是接着问学生:你是否想知道在这两个反应中电子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学生感到有些惊讶,非常想知道在反应中电子到底是怎样变化的。考虑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电子转化的方程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当教师再把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现象逐步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就会很积极地进行思考,接受起来很自然。

总之,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侯现乐.浅谈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5(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