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重视生物课堂生活化,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杂志文章正文
重视生物课堂生活化,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于建勇

[摘 要] 生物的学习需要学生激情参与,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生物课堂;生活化;高效化

新课程下追求教学的高效性是教学永恒的主题,而当前的生物课堂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只管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自己则袖手旁观;问题讨论完毕后,教师对学生那些言有未及的内容不做及时的补充和指导;最后,课堂45分钟就在“放羊”式的讨论中度过。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实现生物课堂的最大化。

一、教学回归生活,创设合理化生活情境

创设合理化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在讲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师可以吟咏李绅的《悯农》的诗句然后及时提问:“老农为什么会顶着烈日锄禾?”学生会积极思考、分析,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的内容上来,畅快自然,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例如:“炎热的夏季,食物为什么容易腐败?”“用沸水煮菠菜,为什么水会变绿?”“为什么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就不得麻疹?”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心的生活原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对学生有新鲜感的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很好的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构建一个高效课堂的起始点同时也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

二、利用生活常识,引入生活问题,创设高效生物课堂

教师的活力在于課堂,学生学习的活力则在于生活。如果教师善于关注生活中的常识,利用生活的经验,把生物问题生活化,那么生物课最终将实现灵动而高效。如:教师在讲授“酶的特性”时,可以设计为“你知道超市商品中有哪些是添加了生物酶的?”,接着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洗衣粉为什么能很好地去除油渍、血迹吗?”最后因势利导地生成问题“洗衣粉里主要有哪些酶呢?”及“洗衣粉里蛋白酶和脂肪酶,为什么用温水洗衣服比较好?”利用生活的常识形象生动,很好地生成了许多问题也解决了酶的特性。学生在走进生物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可以在生物的课堂中畅所欲言,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自我。

三、实现思维的“生活化”,达到应用的“生活化”

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好教材,将生物课本中那些抽象的理论化为形象化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体悟生活,形成思维的生活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点滴中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达到思维的再创造。如:教师在讲解,“细胞,免疫”等涉及“病毒”的相关内容时,引入学生最想知道的“非典”、禽流感等,如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禽流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吃鸡蛋和鸡肉会传染吗?再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色素种类及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大棚蔬菜和地膜育秧为什么都采用白色的薄膜覆盖?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样的联系?学习“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这一章节,许多教者都发现教材是这样描述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在实验前可就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和分析。再如:在讲述“环境保护”时,学生在安放洗衣机时尽可能距水源、电源、排污管道较近的地方,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城市中间的下水系统是雨污分离的——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生活污水要通过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以后,才能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而雨水系统是直接进入到水系之中的。很多市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到雨水系统之中,必然会造成我们整个大环境的污染。由于这些题材来自学生所熟知的事物,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多方位地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思维呈多极化和多元化。一旦学生的思维灵感激发了,学生发言就会积极,语言流畅,这样课堂的高效灵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学生将课堂中的问题融入生活,这样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己美好的情操,可谓“润物细无声”。教师课堂用简单的生物问题却让学生领略了大的道理,最终实现了课堂的潜能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常建忠;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0(1).

[2]石丽英;乔振玲;利用远程教育课件资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黑河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