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润物于无声养成于无痕
杂志文章正文
润物于无声养成于无痕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陈敏

[摘 要] 当今的小学生有主见、有个性。教师一味说教,往往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想法要“隐藏”起来,凭借爱心、运用智慧,让学生于无声中知是非、明道理,在看似不经意间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美好的德行。“隐性德育”采取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从校内、校外入手,全方位、多层次挖掘德育资源。

[关键词] 隐性德育;资源开发;校内;校外

一、“隐性德育”概念初探

“隐性教育”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的专著《班级生活》一书中。杰克逊提出:“在校学生不仅接受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还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这后一方面是经由非学术途径,暗暗地、潜在地和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书中所说的“暗暗地、潜在地和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隐性教育”。相关教育专家,对“隐性教育”也做出如下定义:“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

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也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并具有道德意识。有关学者认为:“隐性德育,是教育者采取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于无痕中,这就是隐性德育最大的魅力。

二、“隐性德育”资源开发

2010年7月我国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给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此,“隐性德育”的资源开发可以从校内、校外入手,全方位、多层次挖掘德育资源。

(一)校内资源的开发

1.规范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制度,是一切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而校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学生进入校园后,从最为基本的、由教育部印发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要求学起。加之各个学校又有各具特色的校内规章制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逐一学习,内化于行为,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督促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而终。”健全、规范、科学的各项制度,是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一所学校在学生培养观念上的反应。

2.合理布置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德育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布置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熏陶。

每个学校的校园都会有各自的特色,或是大气,或是温婉,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彰显着一个学校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与深厚内涵,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好、奋进、温馨的校园,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因浸润而成长。学生们受到熏陶,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在不经意间逐渐形成。

3.塑造魅力教师形象,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一位优秀教师的品行,往往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人们未能轻易察觉,或在短时期内不能感受到的。但是,不能否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深远的。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的话告诫我们,作为一位教师,实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导学生追求真理,而作为一名学生,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学习做一个真诚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塑造教师具有自我特点的形象,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无声中传递,在无痕中浸润。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指引学生的健康成长。

4.充分利用学科资源,时时处处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的落实,不仅仅是一堂品德课、一堂班会课,不仅仅是某一学科老师或的责任,所有学科教师,都承担着德育的重任。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出,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为此,传统的德育观念已经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全科德育”这一名词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德育活动,渗透于各学科教育中。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传递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们了解国家的历史、了解民族精神;科学课本中,感受了我国科学家的伟大;音乐课本中,欣赏了我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体育课本中,学到了运动健将身上的拼搏精神……学生们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樹立起远大的理想,培养着良好的习惯,陶冶着审美情趣。

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把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放在首位。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

5.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令学生于快乐中成长

每一学生,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好的德育方式,不是一味说教,而是选择合适的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内化德育内容,让每个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收到熏陶与感染。

(1)学校常规活动,有序渗透、逐步养成

学校各类常规活动,是开展德育的主阵地。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礼,将孩子们带入学习的殿堂,开启求知的大门。三年级的成长礼,学生们体会到了父母养育的不易,学会了感恩。学生在教师精心准备的活动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每周的升旗仪式,简单而又神圣,但爱国意识已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定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在学校中,还有很多的常规活动都在进行,春秋季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各个传统节日活动,校运动会,校艺术节等,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德育机会,学生们在这些常规活动中,逐步成长。

(2)班级特色活动,人人参与、小中见大

一个个班级组成了学校,各个班级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又成为教师有效组建班集体,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也可以根据一些突发情况,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與同伴相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班级特色活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班级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每次活动切入口小,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可以很大,是德育的重要场所。

(二)校外资源的拓展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他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学校应该与校外紧密结合起来,两者间既密不可分,又互相影响。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依托校外资源,把社会生活更好地呈现给学生。

1.家长资源,德育教育的有效保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多么重要。在学校教育中,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可以让学校教育更为丰富与充实。

在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上,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家长介绍自己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给其他家长一些启迪;或是提出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听听别人的建议,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很多教育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每一次邀请家长来校交流,都让学生们收获颇多,每一个学生都期待着家长带来的一个个精彩讲座,也期待自己的家长能走上讲台。这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家长的参加,有效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开展。

2.社区资源,德育教育的拓展延伸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本身也要依靠社会。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周围的社区德育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教师可以与学校周边社区民警联系,打造平安校园活动。民警们带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学生们从小遵纪守法,做个守法小公民。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学生们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告诉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一代人影响着另一代人,所带来的效果是深远的。

社区的热心人士,也是校园里的常客。而社区的老年公寓、图书馆等地方,也是学生们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学生们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学校与社区紧密结合,就能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们受益。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真正实践了,去做了,才能最终化为自己的品行。最好的给予是随风潜入夜,真正的教育是润物于无声,只有这样,学生的优秀品行才能养成于无痕。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