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一“枝”一“叶”一“世界”“习惯”“方法”强“能力”
杂志文章正文
一“枝”一“叶”一“世界”“习惯”“方法”强“能力”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周永福

[摘 要] 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策略极为重要。如何提高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呢?一是从整体上处理课文,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预习好奇心的问题作为预习思考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二是从局部或细节处设计一个预习点,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三是通过日积月累,在习惯培养和方法引领中,让学生预习的境界成为一个思路明晰、信心饱满、兴趣高昂、效果良好的预习天地。

[关键词] 初中语文;预习;习惯;方法;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调动能力对一个新的事物预先进行了解和思考的过程。它不仅能为初中语文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能够为整个课堂学习过程起到关键的“铺垫”作用。为此,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策略极为重要。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预习环节,如何提高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呢?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一‘枝一‘叶一‘世界,习惯方法强能力”。

学生都会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新课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处理好了,这篇即将学习的新课文在学生眼里就如同新事物一般,给学生以强烈的好奇感,从而像玩“玩具”一样去“把玩”课文。所以,把学生对一篇课文的“预习”处理成对一件新鲜事物的“把握”,那么,“一‘枝一‘叶一‘世界”就是激发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主动性,其“把玩”的心理或欲望被点燃起来,其对课文的预习效果一定不会弱。其中“一‘枝”就是从整体上处理课文,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好奇心的问题作为思考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一‘叶”就是从局部或细处设计一个预习点,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够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学生预习境界就会是一个亮亮堂堂的“世界”——思路明晰、信心饱满、兴趣高昂、效果良好的预习天地。

至于“‘习惯‘方法强‘能力”是对应于“一‘枝一‘叶一‘世界”的“能力”生成途径。以陌生化的新课文为预习载体,借学习新鲜感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为处理课文、设置预习问题或内容的习惯性导向或引领,渐次而进,形成良好的自主预习模式,教师引导越来越轻松,学生预习越来越主动,预习的境界也就越来越成熟。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预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提升也必然水到渠成。

还要强调的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预习方法、途径的形成上,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收集资料;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一套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还可以在交流、比照、借鉴中创新适合于自己的独特思考方法,等等。例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课文可以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再如,即使是相同的文体,在比照总结中会发现,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预习方法上也会有所错差别。像北师大版教材的编排都是按专题来组织内容的,一个专题一个单元,课文后有思考练习、表达交流等相关内容。学生在预习时要重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错差,在方法上区别开。

另外,从教师层面上,尤其要研究预习作业的布置。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对新课产生新鲜感、好奇心,而且关系到学生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原动力的形成与持久、学生习惯的养成、学生预习境界的提高、学生预习效果和学生预习能力乃至学习能力的提升问题。如果设计不出能够激发学生预习欲望的问题,把握不准预习的度,不但会使预习内容比较肤浅,偏离学习重点而失去意义。这样,预习应该达到的效果就会葬送在教师手上。所以,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习新课之前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从“一‘枝”“一‘叶”的构筑做起,创造出良好的预习境界。

总之,《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激发学生预习好奇心为预习原动力,开辟一个效果良好的预习境界,不失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斌.初中语文预习习惯训练论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21).

[2]王海燕.重新认识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2005(02).

本文是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立项编号:GS[2017]GHB2148)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