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革新培训模式助力教师成长
杂志文章正文
革新培训模式助力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周丽

[摘 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教书育人必先育己,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于教师的专业培训。对于教师培训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培训中要分析培训需求,突出针对性,精设培训项目,让培训达成实效,对培训课程进行优化,突出引领性,不断创新培训考核方式,从而革新培训模式,助力教师成长。

[关键词] 教师培训;培训模式;教师成长

近年来新课程背景下的改革方向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教师当下的教学素质与教学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教育事业的教学要求,基于这个原因,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在的很多教师在职培训项目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自身能力也没有通过培训得以提升,教育水平依旧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革新教师在职培训模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分析培训需求,突显培训的“针对性”

当下,很多教师培训项目之所以无效,是因为没有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教师培训设计者在设计培训活动时,首先要分析教师培训的需求,这样,才能突显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1.分析教师的“真实需求”

很多情况下,部分教师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并不清楚自身培训的真实需要,一般教师在培训时心中只有一些与经验相关的模糊的培训需求,这就需要培训设计者要深入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以及教师的培训规律,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形式,以帮助参训教师获得更多的思考与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培训调研,通过调研把握教师的真实培训需求。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真正的培训需求才会变得日益清晰明朗。教师培训的真实需求其实主要是借助对参训教师这一需求主体进行调研分析的,在培训项目设计者的帮助下探究到的。让参训教师自行选择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形式也是对参训教师解释与传播培训需求的过程,即参训教师在接受培训设计者的专业解读之后,借此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培训需求,从而使自己参加培训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以提高。

2.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参训教师在培训中会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会对一些培训需求中的内容视而不见或者故意弱化,而这些需求其实涉及的是教师所处地区的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这就对我们培训设计者在引領和培育方面提出了要求,培训设计者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参训教师对这些培训需求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并且能够在有关自身的培训需求调研时能够自觉地对此加以选择。教师对培训的需要其实存在着显性与隐性之分,教师培训项目设计者的主要任务其实是发现那些隐性的教师培训的需要,在培训设计的过程中了解到教师发展中的客观需要、真正需要以及内在需要,并且利用适当的培训方法对参训教师加以引领和培育,将之上升为教师发展的合理需求,并在教师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中加以满足。

3.挖掘教师的“深层需求”

在培训中部分教师培训内容其实并不符合参训教师的主观需要,或者说参训教师并没有选择培训组织者所设计的培训需求,但是这些培训需求又对于参训教师的成长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培训意义。基于这些原因,培训设计者就需要有着更加开阔、更加长远的视角去挖掘深层次的有关教师培训的需求。培训设计者在教师培训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师这个专业的发展规律,立足于参训教师的培训期待,将自己创意与智慧有机的融合进去,进而对教师培训的内容、组织与管理加以创新,并借此使得教师参加培训的新要求、新动机得以激活。这种需求应当具备指向教师未来的前瞻性和深刻性,从而实现培训实施过程中持续的专业引领。

二、精设培训项目,突显培训的“实效性”

在开展在职教师培训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培训项目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出培训的实效性。

1.基于培训需求,设计自创项目

教师培训设计者在通过调研了解到参培教师的切实需求之后,要自行创设培训项目。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将培训者的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培训方能够将其中培训者创设的优秀的自创项目直接纳入传承项目中去,使其项目的效果更“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学科责任人自创自选——管理团队积极参与——区县合作实施”的培训项目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基于需求差异,设计自选项目

不同的教师在培训需求上是存在差异的,如果采取统一化的培训项目,自然就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一种差异性需求,因此,培训设计者要基于教师的需求差异,设计自选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体现出自选性以后,教师的选择余地就会比较大,这样,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培训需求自主选择培训项目,积极参与到相关项目的选择中去,这样,他们的培训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基于工学矛盾,设计送培项目

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教师的工学矛盾。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设计好送培项目就十分重要,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问题。

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一线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的切身需求,适时地组织开展了送教送培到区县农村片区的有关农村教师的专题培训项目,要求培训管理团队主动参与进区(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或进修学校)的合作,将送教送培的精准性建立起来。这样培训设计者们就可以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到有关区(县)一线教师和培训机构的所需所求,使得后续的教师的培训工作变得更加具备针对性,同时也对我们的团队(管理团队、专家团队和服务团队)力量做出了考验与锻炼,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最合适的培训。

三、优设培训课程,突显培训的“引领性”

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最为关键的是要突出对他们专业成长的引领性。在这个过程中,对培训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实践证明,优设培训课程才能突出培训的引领性。

1.开设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课程

教师在职培训首先当满足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要以有关教师的职业技术作为培训中心,将现代教育的技术技能作为训练的主体,其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帮助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以及方法,增强教师的职业以及学科专业的基本功,从而打造出具备深厚教学功底。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开设了教师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现代教育信息与计算机、电化教学、教师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内容。这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培训能够提升一线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

2.开设教学能力提升课程

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方应当多采用一些以研讨为主导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培训学习成为一种交流过程,给广大来自农村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创造出交流、启发的机会。培训方应当特别重视那些拥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因为这些教师都是当下最有价值的培训资源。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方应采取多种方式,用以充分调动前来培训的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训方可以通过设计课堂讨论、辩论以及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法去帮助培训教师完成作业任务,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课堂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确保这些老师的学习效果。

四、创新培训考核,突显培训的“激励性”

培训设计者应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向应当注重教师在实践知识方面的提升。前来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他们参加培训的目标一方面是按时完成学习内容,可更为重要的是完成他的个人专业方向的成长,也就是说培训的考核方式一方面要重视结果考核,另一方面也要将过程考核注重起来,更要对培训后的实践加以激励。

1.借助学分驱动

培训方应当做好教师在职培訓的相关培训总结、做好教师的学分登记工作,借助学分驱动教师的培训热情。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督导与评估。有关教师培训的评估应当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以及多种形式全面地搜集与教师培训过程有关信息,以严格的评估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在评估时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科学合理的程序对评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评定,对参加培训教师的相关培训状态以及培训价值进行分析判断,借此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2.后续跟踪考核

培训方应当在培训后实施跟踪,借此使得培训质量得以提升。对教师的跟踪考核主要通过查、看、听、访、搜的方式进行考核。查,主要查参加培训的教师所在单位的及其相关资料,看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的教师当下的研修活动情况,并且根据相关的资料,对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前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中肯的对比与评价;看,主要看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自我研修的日常笔记以及教学备课或者是教师所进行的班级活动记录等情况;听,就是深入进参加培训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并组织相关工作者进行评课;访,一访的是参加培训教师的单位领导,听取单位领导对于参培教师在培训之后的学习工作情况介绍以及这些单位领导对于培训工作的相关意见及建议,二是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搜,主要将参与培训的教师中存在的一些典型案例、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一块搜集上来。通过这样对于参培教师的跟踪考核,对比当下参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视野、课堂教学方法是存在着质的改变,参培教师在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驾驭能力方面是否得到增强,参培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研修体会以及教研论文是否正在稳步提升。

总之,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与平台,教师培训工作者,要在新时期对教师培训工作“抓改革,强内涵,提质量”,要通过分析培训需求、精设培训项目、优设培训课程、创新培训考核的策略突显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引领性与激励性,这样,才能让教师培训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效度的调查与思考——以D县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Z4).

[2]陈桃.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3).

[3]于杨,冯亚娟,白玉民,矫正.大数据技术浪潮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思路与出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9).

[4]王禄芳.教师专业发展的“破冰”之旅——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5).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