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育需要坚实的力量维护
杂志文章正文
教育需要坚实的力量维护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祁顺成

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名言最让人心动,“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一则消息称:一个男生在教室当众与女生搂搂抱抱。班主任请男生到办公室谈心,该生竟然威胁老师要跳楼自杀,除非老师给他下跪。教师屈服了,学生得意地到处宣扬。教师选择了屈服,是理性的、智慧的体现,但教育需要正能量的维护,需要更坚实的力量维护。

一、用活机制,让教育充满活力

提升教育的活力要用活教育机制,如正面引导、反面惩戒、家校联合、社区共建等,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震撼力,体会到教育的真正意义。

一位智慧的教师应慎待不同学生的表现,心理灰暗的学生,就得采取阳光的教育策略,让其逐步意识到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性格倔强的学生,就得善于采用冷却法。或是迂回战术,留着他的情面,给足他的尊严。再利用合适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如在打篮球的休息间隙,让其说出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苦恼,从而舒缓心理,愉悦地接受教育。或是和他散散步,并在走路的过程中抛出问题,听听想法……这类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会逐渐感悟教师的真爱。

教师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学生,为教育与引导好他们,教师就得善借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找寻到具有正能量的力量,使之成为教育的强有力的后盾,让教育充满和谐,更洋溢着智慧的活力。

二、引入惩戒,让教育蕴含威力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伪的,也是残缺的”。这是智者的呐喊,更是教育真谛的再现。教育引入惩罚,它是法治人性发展中的动力之源,也是一个人走向健康的根本保障。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化、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惩罚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方法,也是把教育纳入法治进程中的基本体现。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谈到,在美国,学生如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如传呼机、手机等,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对那些违规的惩罚是多么的严厉;一篇博文,《美国21个州允许老师体罚学生》,在美国的50个州中有21个是允许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并以法律条文的方式明确了专业的“刑具”——木板子,而且上面还清晰地写上教育名言:”省下了棍子,惯坏了孩子。”

引入惩戒教育就是在关爱学生,保护他们健康和谐地生长。同时,也让他们在接受惩罚中体会张扬个性的准则,知道尊重他人、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等是不可逾越的,也明白因自己的过失或故意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必须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勇气。

三、多维联动,让教育凝聚合力

引导和惩戒是教育的多面性的根本体现。只有引导与教育,留给学生是片面的世界,是不和谐的;如能加上惩戒,就会让教育进入多维的世界,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首先,加入家长的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密的老师。因此,一个有理智的家长绝不会姑息案例中的孩子,一定会给予最严厉的家庭惩罚,不排斥棍棒教育,通过必要的惩罚使其明白尊重教师是做学生最基本的准则;上学期间不谈恋爱、不做出格的事,是学生的准则;遵守社会公德等是做人的准则,从而讓他或他们在接受惩罚中明白真善美,知道什么是丑陋,知道做人的意义。

其次,融入社会的力量。学校是圣洁的殿堂,它的社会化的程度极低。为此,作为教育人就必须把社会的力量引入到学生的教育中来,让他们知道社会的基本法则,基本的道德范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社会大众认可的,什么为社会所鄙视。经历社会各种现象的比对与分析,他们一定会意识到案例中那个孩子的无耻,知道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1920年,一个12岁的少年,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让赔12.5美元……爸爸说:“是你踢碎的,你就要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以后还。”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故事的主人就是我们熟知的里根总统小时候的故事。引入社会秩序机制,就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就得接受惩罚,就得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再次,引入法治的力量。惩罚是一门学问,它必须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入法治的力量,旨在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人,遵守法纪法规是本分,也是不可逾越的雷池。

适度的惩罚远比千百次的说教更有效,因为惩罚会伴有更多的实质性的内容,会在学生心里刻上印记。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教育,本质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一种警醒、一种提示,也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威压。

教育需要坚实的力量支撑,它们的存在能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在教育活动中增强自我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素养的现代公民。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