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适时、适用、适量:英语写话评价三原则
杂志文章正文
适时、适用、适量:英语写话评价三原则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5        返回列表

谢伯霞

[摘 要] 写话是学生重建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好反映。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写话的评价功能,把握适时、适用、适量三个原则,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写话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英语写话;评价;三原则

写话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英语表达习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写话评价仅关注学生英语写话中标点、语法、词汇正误,未能将写话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相结合,降低了写话评价效能。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三点原则:

一、写话评价要适时

英语写话有两个要求,一是英语语言学习方面,另一个是英语交际方面。对于写话评价,既要关注语言学习,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交际任务,让英语表达更得体。写话评价往往对应写话教学任务。但很多教师忽视写话评价,要么评价单一,要么关注点局限于词汇、语法上等。事实上,写话评价内容包括写话任务、写话内容,以及学生自身对英语语言的表达。教师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来适时评价。如在进行语篇阅读时,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能力,学生要了解语篇知识,理解语篇中的词汇和句型,并能灵活运用。写话评价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促进阅读。我们说“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与写的结合,要建立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写来巩固读。教师在进行写话评价时,既要注重英语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的正误,还要把握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在Grammar time和Fun time板块,写话教学以巩固英语语言为主,在评价时,要突出语言项目,关注语法、词汇、句型等。而在综合板块,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口语交际,在评价时,要侧重语言交际目标,增强学生语言交际表达的丰富性、得体性。

二、写话评价要适用

在写话评价中,除了教师外,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围绕写话教学,教师要制定适用的评价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事实上,学生自评应该常态化,学生写话任务完成后,我们要鼓励学生自评,对照写话内容,发现有哪些不足。当然,自评的重点,主要表现书写是否整洁、规范;单词拼写有无错误;是否存在错句,等等。结合自评标准,对学生写话内容进行评价,联系课标语言分级标准,小学生应该掌握人称代词、名词单复数形式、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知识。另外,根据写话内容,对句子语法、时态、词汇书写是否准确、规范进行自评,对文章布局、结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相关连词是否运用恰当等。同伴互评有助于促进学生教学相长,考虑到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有限,互评要把握重点。同伴互评,可以融入开放性评价,给予学生自主欣赏、自主评价的空间。教师评价要作为重点,可以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多元性。以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教学为例,很多学生都了解新年的内容。但对具体写话内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认知和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我经验,从不同视角来写新年景象,如写自己的新年生活;写邻居的新年气象,写不同地方的新年习俗,等等。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把握话题的综合性,要关注学生写话内容、形式、语法知识点,还要对学生的写话视角、语篇结构等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写话特点。

三、写话评价要适量

写话评价主要包括语言、内容、组织等方面,在评價方法上,可以是动态评价、静态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但无论何种评价,都要把握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原则。面对学生的写话内容,并非需要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要结合学生写话进度,有所侧重。在低段英语写话评价上,多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在中段评价上,教师要强调语法、句子、词汇、内容、结构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写话习惯的养成;在高段评价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关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当然,评价也要兼顾不同目标,贴近学生学情。在学习连词使用时,可以突出对连词的运用指导;在把握语篇关系时,可以强化对学生语言逻辑的培养。

总之,英语语言写话教学,不同于汉语,教师还要关注中英文写作的差异性,突出英语语言文化与表达习惯的渗透。对写话中的突出问题,教师要进行归纳梳理,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训练,把握评价时机,做到适时、适用、适量,增进学生写话体验,发展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梦.英语学习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闫淑贞.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00.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