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挖掘国学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杂志文章正文
挖掘国学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2        返回列表

施卫菊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国学之美,领悟诗词之寓,促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解读词句能让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拓宽,通过体会情感能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通过领悟人生哲理能让学生体会诗词的人文价值。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进一步挖掘诗词作品之美,促使学生逐步提升审美情趣。

[关键词] 国学;诗词;审美情趣;初中语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不仅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还能让学生从精美的的作品中感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性情,提升民族自豪感。古诗词作为国学经典的重要代表,在传承传统文化,探索人文精神上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词,采用各种方法挖掘其中的美,让学生体会文字之妙,感受情感之真,体会哲理之深,进而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显著提升。

一、精辟,拓展想象空间

叶嘉莹先生认为,所有的美都在语言文字中。古诗词作品的语言一般都比较精辟,展现出生动、形象、简约等特点。学生应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作者怎样选词,怎样在有限的字数中体现出丰富的内容。学生要围绕简单的词句进行联想,感受古诗词作品“语少而意广”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的《使至塞上》展现了边塞生活,体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学生围绕诗歌中的词句展开赏析,尝试唤醒想象。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场景。有学生提出:“我仿佛看到浩茫的沙漠上,远处一道黄沙直冲云霄,落日挂在天边,让人觉得格外寂寞,仿佛天地间就只有我一个人一样。”教师让学生展开思考:“作者为何不用其他的字,而单单用‘直‘圆呢?根据你脑海中的画面,能否将其替换成其他的词,说说替换后有何不同。”这就促使学生进一步探讨作品精辟的用词。

国学经典中的作品看似字数不多,但是有限的字数却浓缩了很多的内容。学生找出古诗词中的意象,通过意象向外延伸,探究更深刻的主题和思想。此外,学生围绕词句展开分析,了解古人怎样选择词句,怎样在诸多同义词中找到最能展现想法的词。

二、丰富,体悟思想感情

古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必须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学生利用古诗词展开深入体会,并思考这些词句中展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达到和作者形成共鸣。

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的《天净沙·秋思》言简而意丰,运用各种意象构筑出游子思乡的情感。这首诗歌似乎是用意象堆积起来的,但是却并没有给人一种累赘感,反而让人觉得这些意象似乎浑然天成。学生分析这些意象的特点,学生发现:“这些意象都能体现孤独的心情。作者不说藤蔓,偏偏说枯藤,这就体现出凄凉的场景。”“作者的这些用词,能体现出怎样的心情呢?”“作者的内心一定十分凄凉,所以所看到的景物也给人悲凉的感觉。”

学生体会国学经典中的思想情感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带着情感诵读,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恰到好处地处理自己声音的高低和抑扬顿挫;另一方面,学生适当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蕴藉,获得人生哲理

不少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体验,尝试说说从这些诗词作品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有能力的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展现自己的阅读体会。

七年级下册第20課《古代诗歌五首》的《登飞来峰》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学生尝试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人生哲理。教师让学生思考:“大家是否有登高远望的经历呢?当你看到远处的风景后,你的想法是怎样的呢?”学生有所感触:“登高就能望远,若没有经历登高的过程,也不能体会到心胸宽广的感受。”教师给学生介绍了作者王安石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体会王安石在创作诗歌时的感受。学生提出:“从这首作品中,我能看到王安石的抱负。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在年轻的时候总想登得更高,看得更远,体会到站在人生巅峰的感觉。”学生展开创作活动,将阅读作品后的感受写了下来,表达获得的启发。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语言美,更能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了解人生哲理。

在国学经典的教学中,学生从古诗词中探索美,提升审美情趣。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客观图景能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学生从品味词句、感受情感和领悟思想这几个角度层层深入,提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美读·品悟·提升——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引导[J].新课程导学(下),2015(8).

[2]李晓侠,吴青文.浅析初中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J].语文建设,2012(2).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