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加强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路径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加强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4        返回列表

顾潇

[摘 要]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贯彻课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路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当前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 人文底蕴;文化意识;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就是“人文底蕴”。人文底蕴实质上就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意识。语言实质上就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内容,在语言学习中,要真正掌握好语言本身就必须要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相应的掌握,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进而实现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国际理解、人文底蕴”。

一、利用教材开展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最基本的材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有效素材,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对学生开展文化意识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地挖掘、设计、利用好教材内容中的文化元素教师将其在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式培养。

例如,教师进行有关圣诞节这一西方节日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中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的形式将英文单词展示出来,同时以击打单词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上述单词,这样既可以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其识记单词,同时也向学生们介绍西方国家圣诞节相关的饮食文化(吃土鸡、坚果、糖果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拓展,让学生们将其与春节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对比进而感受东西方节日文化,加深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行为习惯、风土人情等。对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式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了解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逐渐养成国际理解、文化底蕴等能力素养。

二、利用作业开展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

作业是巩固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培养的教学中,通过作业也可成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给学生开展有关西方圣诞节的内容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学唱圣诞快乐歌、制作圣诞卡片、并将卡片送给同学或朋友。让学生唱歌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其社交能力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做圣诞卡片则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圣诞节风俗习惯,同时通过赠送朋友、同学自己制作的卡片可以复习教学内容中“外国人送礼物要当面打开并致谢”这一文化,让学生在熟悉国外文化的同时与国内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其国际理解能力。

作业不仅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路径。教师利用设计的作业,既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又提升了其文化素养。

三、利用评价开展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

评价对于学习能够起到反馈和导向的作用。及时且有效的评价能够对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通过评价来对其进行正向的激励有利于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例如, “Excuse me”的运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即使教师将其翻译为:“打扰了”“不好意思”“对不起”等意思,但是许多学生还是不能够将这个词组运用在适当的场合。因此,如果学生在需要帮助时向对方首先说“Excuse me”那么教师就及时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奖励下,学生就逐渐养成了正确运用,对这个词组背后的语言情境就有了准确的把握,进而形成文化意识。

教师要将人文底蕴的培养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以教学评价作为促进学生文化意识养成和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全面促进小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教学中一个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文化底蕴,首先要強化学生文化意识。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发展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莲英.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

[2]陈汇萍.发展核心素养,唤醒教学内生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6.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