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5        返回列表

骆飞龙

[摘 要]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活动化的特征,体验式教学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追求课堂的氛围,过于重视形式,出现为体验而体验的现象,笔者认为,求真是教育的本质,体验式教学,应注重立真求新,通过真实体验所获得的道德认知才更能触发真正的情感需求,從而为外化道德行为生成牢固的情感基础。

[关键词] 体验教学;有效性;道德与法治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生活化、活动化的课程,体验教学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并用之于教学实践。但在体验教学不断被重视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为体验而体验,堆砌体验活动等问题,有的教学课堂安排了许多的活动,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而实质上有的活动流于形式,还有的片面求新出奇,为了出彩却失了生活体验的本真,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难以达到有效性。接下来笔者就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体验教学的缺失与实践,结合实例谈点看法。

一、把握真实需要,体验不“迷路”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体验活动存在着随意性的现象,如一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人教版)时,在“平安出行”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访谈”活动:由一名学生扮演记者,另一名学生扮演路人,就交通安全进行采访。截取片段如下:

记者1:听说你有时候会闯红灯,是吗?(学生笑)

过路人1:(学生笑)有时候吧……

教师:(忍俊不禁)很诚实,有请下一组。

记者2:请问你闯过几次红灯?

过路人2:这个……是秘密。(全班学生哄笑)

……

从以上对白中我们可以发现,此次体验的目标指向不明确,访谈活动在问与答之间随意漫游,大有“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之意,学生对“平安出行”的感触不深,体验效果不佳。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大费周章地组织这次“访谈”活动,起到的作用可能仅仅只是敲开这一环节的话题而已。这种设置体验活动的随意性,源于对体验目标的忽视,在笔者看来,体验要有明确的目标,该教学活动的体验教学应扣紧“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一目标开展,只有扣紧目标才能把握课堂的真实需要,才能做到不迷失方向,知道因何而体验,如何去体验。也只有把握真实的需要,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设置有价值的体验活动,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由此,执教教师调整了教学设计,同样是一次访谈活动,教师首先播放一则小学生交通事故新闻,而后通过“新闻”呈现父母痛失至亲的伤感画面,提示父母与孩子从此永别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伤心可以避免吗?”开展访谈活动。两次比较,后者把握住了真正的体验目标,只有不盲目才能不迷路,才能让体验真正产生效力。

二、游戏体验真情感,“娱乐至上”不可取

游戏教学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以“儿童的快乐发展”为指向,兼具趣味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等特点,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易于被儿童接受。但也因为如此,不少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将重点放在为活跃气氛服务上,弱化了游戏的教育功能,例如在一年级“请帮我一下吧”(人教版)一课中,教学伊始,教师组织了“贴鼻子”比赛游戏。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一个缺鼻子人的头像,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各选一名代表在蒙上眼睛距离画像约两米的地方走过去,贴上事前准备好的“鼻子”。教师试图通过“盲人”遇到了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一活动体验引出“请帮我一下吧”。可活动时的情景却是,当蒙上眼睛的学生在贴鼻子时,学生兴奋至极,自己组的在不停地喊“向上,向下……”其他组的故意在喊:“向右,向左……”并不时发出一阵阵哄笑……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细细一想,教师开展“贴鼻子”游戏这样的活动,目的是想通过反向体验来证明我们需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处理不好是会起反作用的,事实上,在活动中,学生体验的重点是误导别人贴错鼻子带来的快乐,而不是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其娱乐体验强于道德体验,因此看似热闹有趣的体验活动背后的确有很多值得考量的地方,教师设置体验活动,不能为了有趣而合弃了有用。笔者看来,游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用于体验的游戏素材时,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游戏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这是游戏对课堂真实价值,只为丰富课堂气氛,堆砌游戏不是游戏教学应有之义。在另一节同课教学中,开课时教师设计了“盲人取物”的游戏体验,“取物”是盲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盲人行动的不便,进而萌发“请帮我一下吧”的情感冲动,进而产生“助人”愿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价值体验要本真,拒绝“高处不胜寒”

通过创设情景模拟真实处境,制造两难冲突开展体验教学,也是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父母多爱我”一课中,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父母的爱,设置了这样一次体验活动:教师让学生在5张纸上分别写上两个最爱的亲人的名字,一个最要好朋友的名字以及心爱的玩具和理想中的金钱数目。

模拟情境:在一个炎炎夏日,你和5件财富出海了,利用媒体狂风大浪,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情境中,财富一件一件扔,最后只能剩下一件。

简要分析:扔财富的体验活动,虽说在扔的过程中,学生内心是有触动的,一边扔一边忆起亲人对自己种种的好,甚至好些情感丰富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但现在看来,那种体验对于孩子心灵是过于摧残的,孩子在体验活动中,要在亲人之间、亲人与朋友之间进行抉择,并且还要一个个地“亲手葬送亲人朋友的生命”,这种超越体验的考验不仅太过痛苦,并且天马行空的想象犹如空中楼阁不切实际。在这里,我们虽然达到了煽情的目的,但却放纵了对过程的把控。达成课程目标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有一种。教师在选择体验活动时应选择一个最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最贴合实际情况的。同样是《父母多爱我》这一课,一位教师利用平时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身边的经历重现讲台,让孩子记录父母每天为自己做的事,播放父母送孩子上学的视频,播放妈妈与教师的微信聊天记录,打开父母写给孩子的话……一幕幕温清与美好通过教师的提炼加工,同样感人至深,在这里,生活与温情就是体验活动的“真”。

四、课外延伸真体验,铺就课堂真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更愿意將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环节,其实课外体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因其真实的生活环境基因,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会起到有效的牵引作用,特别是低年段学生,他们虽有生活的经历,却无生活的经验,教师通过目标任务的方式引导儿童做一次生活的“有心人”,可以很好地唤醒孩子的情感记忆,成为触发课堂情感的真实铺垫。

以“我们不乱扔”教学研究为例,起初教师过于将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环境体验,又设计“捡”垃圾的行动体验,但效果却总显空洞,之后在同行建议下,教师让学生走进社区与校园,开展了有目的的课前环境调查,而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待图片中的情景开始展现出真情实感,在“捡拾垃圾”环节也少了喧闹,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道德教育和法治基础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资料搜集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地把道德观点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并外化为具体的行动,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

总之,“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杜威语)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而良好的体验,在于立真求新,以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尊重本真的教学规律,让学生回归道德与法治的本位,生成真实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盛春蓉等.新课程与体验式教学[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郝耀东.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7(88):81.

[3]刘红芳.呵护人生最美好的开端——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感教学研究[J].情感读本,2017(21):21.

[4]张晓辉.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式课堂的建构与探寻[J].新课程研究,2018(4).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