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文化知识型视界中的高师课程结构
杂志文章正文
文化知识型视界中的高师课程结构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邱芳婷

20世纪末,兴盛于西方的现代科学知识型已经牢牢地统治了全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知识型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整个人类知识和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使得人文知识包括一部分具有人文性质的社会知识的增长极其缓慢。此外,科学知识的功利性和世俗性的一面也带来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的膨胀,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知识型进行质疑和批判。这种普遍的质疑或批判就推动了人类的新知识型的到来——“文化知识型”。文化知识型的到来为整个教育提供了新的知识基础,也必然引发原有知识基础的动摇,而建立于其上的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等也必将发生改变,作为教育事业中“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也必将受到影响。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也会在新的知识形态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后现代知识型或文化知识型尚未在社会的知识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尚未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可和接纳,甚至经常受到主流科学界或学术界的歪曲、嘲弄和抵制。不过我们相信,后现代知识型或文化知识型完全代替现代知识型或科学知识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只是对处于文化知识型视界中的高师课程结构做一个尝试性的构建。

对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乎“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学校教育选择的课程知识一定要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现代教育的答案都是:“科学知识”。这就使得我们以往的高师课程结构中必然缺少其他的知识。但是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质疑和解构,原有的课程结构也必将发生相应的转变,对于一些课程的关系也需重新进行反思。当然对于高师课程结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课程结构达到最优化、合理化,这一点,学者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是具体的提法有所不同而已。有学者就提出合理的课程结构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从课程内容上看,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课程功能上看,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从课程范畴看,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从课程形态看,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从课程类型看,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特别要处理好必选课与必修课与任选课之间的关系。而本篇文章从高师课程结构微观层面来探讨课程结构。

一、以课程的整合来促进高师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知识增长的综合化过程

从课时数量上来看,要删减科目较多、内容繁杂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课程,压缩课时,分专题讲授,以避免与过去所学知识的重复;增加通识教育类课程如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的课时与学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中重合的内容,压缩学分,为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从课程类型来看,要开设不同级别的综合课程:首先,同一学科不同课程之间要实现综合,如思想文化政治教育课程中,对于同一问题的探讨,可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不同的课程视角,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理论水平与学习的实效性。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也要提高其综合性,将相关的、重复的内容放在同一专题中讲授。其次,文科课程内部与理科课程内部应实现综合,在文科中开设综合理科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科目,在理科中开设综合文科课程,包括中文、历史、政治、教育、语言等,将各个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突出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不同学科类型的学生,使得文科生在理性思维和理科生在人文修养方面都得到提高,同时避免流于形式。最后,开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美学、道德修养等,使高师学生的基础素养得到提升,为教师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养成打好基础。这种综合化的课程结构使得师范生在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时,不是依靠单个学科的知识,而是跨越学科的界限,用综合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从多个方面促进高师课程结构的实践性,体现知识的境域性

知识不能脱离社会,即同一类知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也就是说知识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而是具有境域性,新的文化知识型就是要还原知识的这种境域性。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同的,它也具有情境性和区域性。加强高师课程结构的实践性,就是让师范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境域性。高师课程结构实践性的加强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师范生实践环节。师范生实践环节主要指的是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首先,教育见习与实习在从课时数量上应得到增加,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都应安排1~2周的教育见习,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教育实习也应由过去的6~8周增加为12~16周,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到学校观摩教学与管理,从教育实际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实习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在类型上教育实践应不局限于学校组织的教学实习,应鼓励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实践,如可以到中小学进行见习,观摩中小学的课堂组织活动、课外活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其次,重视社会调查及毕业论文,加强和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及教育教学研究。另外,学校应该出面联系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都能得到保障。二是通过专家型教师经验的总结和传授,使师范生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师范生实践能力不只是靠参与实践而养成,因为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旨在传授人类积累的经验,同时培养学生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能力,我们可以让他们去学习那些在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经验。总结的办法有教师自己的书面总结、专题研讨会、学者总结等。这些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性质的东西。列专家型教师的经验的学习,可以通过观摩教学、研讨会、传帮带、个人体会等途径来获得。三是加强案例教学,使师范生直接和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总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产生,具有非常明显的案例性。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案例教学也是促使师范生快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加强和开展案例教学并不是一定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实践性知识。四是加强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效能。微格教学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可以使授课者通过授课过程录像资料的重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于自己的不足,授课者可以自觉自愿地予以改正。微格教学的最大好处

是提供了一个可以反观自身、反思自我的条件,它是促使师范生迅速提高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以教育类课程的改进来加强高师课程结构的师范性,以增设人文素养课程来提高人文课程在高师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体现知识的价值性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师范生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的只有科学知识吗?在文化知识型中,我们重新思考高师课程结构中的教育类课程和人文课程。首先,应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数量,由过去的10%增加到20%左右,同时舍弃原有教育理论课程中重复出现的、已经过时的、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并将节省出的课时用于开设更为广泛的教育类课程。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理论层面的教育课程。它是教育学科的基础性课程,主要解决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具体开设的课程应当包括,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教育哲学、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二是技能层面的教育课程。它是将教育理论付诸教育实践不可缺少的中介性课程,主要解决师范专业学生的从教能力问题。具体开设的课程应当包括:学科教学论、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学基本技能(含普通话、三笔字、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业与生活指导、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三是实践层面的教育课程。它是师范生将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进行模拟教师行为训练的课程,主要解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验证与深化。主要课程应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科研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师范性。其次,应该看到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体验、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观而呈现出来。人文素质课程对于教师而言,是形成其广博的知识基础的源泉。因此要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变过去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将其确定为核心课程,如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通过这些课程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提升精神境界,从而追求自身的完美化。还应在师范教育中,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每学期开设全校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各院(系)每周在本科生中开展“学术日”活动,举办学术讨论或学术沙龙。“高师院校在增设文学、艺术、语言、伦理、哲学、环境等人文课程同时还要注重文理渗透,在文科开设当代科技概论、科技史、大学数学、生命科学等课程,在理科开设大学语文、社会发展概论、世界文明史、法律等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加宽加厚学生的专业基础。”

四、以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增强高师课程结构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批判力和知识的创造力

高师课程结构的创新性的增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一是研究性课程的开设。高师课程要想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首先需要在课程类型上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将各学科专业的具体研究方法的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步骤、意义,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课堂观察、教学调查、文献整理等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一项具体的研究活动,从亲身体验到研究的进行,从而产生对研究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合理规划专业性较强的科研项目,鼓励、吸纳学生参与低层次的研究,如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基本实验,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教师做一些基本的工作,体验正式完整的教学研究的氛围,增强教育理论知识的活力,积累参与研究的经验,提高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再次,学生可以独立地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展开实际的研究,如自己组织调查、参与学校举办的科研大赛,或以完成某门功课的作业为机会,展开研究性学习,并请求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发挥学生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后,能够批判性地反思和学习自己及他人的研究,能够根据反思与批判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科研。高师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革新现有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把教育科研活动的普及作为高师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作为学生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迅速膨胀为师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储备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无疑是打开学生广阔视野、掌握全新信息的最佳方式。当然,提高师范生计算机技能仅是课程学习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培养师范生的整个理论学习、技能掌握、实践运用中自觉、自如地发挥计算机与互联网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五、引入新的多元文化课程增强高师课程结构的本土性、文化性

多元文化课程增设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师资培养的基础课程中增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等课程,目的在于奠定师范生对于不同文化及其关系的基本认识。在基础课程中还可开设有关少数民族的音乐、美术及其他艺术形式的选修课,增进师范生对于不同民族生活文化的认识。其次,在教育专业课程中增加“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发展未来教师的多元文化性,促进其理解和学习如何面对文化的多元性并且欣赏和接纳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还要加强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尤其是人种志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的探讨和训练,以增进未来教师对学生次级文化、师生关系、班级气氛的观察与理解,协助教师发展其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习方面,应增加机会到多文化背景的学校去学习和实践,以增强师范生未来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