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大学生就业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互促关系
杂志文章正文
大学生就业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互促关系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李静茹 郝朝洋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政府乃至社会的共同问题。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突出现状,就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就业难。据统计,2003年是扩招以后的首届毕业生的就业年,就业率达到83%;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280万人,较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32%,截至2004年9月1日统计,平均就业率为73%;2005年毕业生达338万人,净增58万,就业率再降低;2006年毕业生增至413万,2007年达到495万人,首次超过了社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的一半。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增长到2006年的21%,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有限,因而,近两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有70%左右,约有20%左右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出现“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处境,毕业生人数与社会整体对毕业生需求的矛盾比较明显。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七个方面:一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才市场供过于求,毕业生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二是大学生传统的就业领域,如大城市、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对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或相对稳定。三是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表现为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校没有能够较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招生计划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突出;有些专业划分太细,学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差,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四是高校由于扩招,办学规模急速扩大,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适应实际需要。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因此一个教师同时上两三门课程,无论是备课、作业布置与评阅,还是教学研究都无法保证质量;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就安排新来的、刚从大学门出来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备课,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显然难以保证。这些都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五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对自身要求不严,学习不努力、不刻苦、不求进取,懒散度日,几年下来,并未学到应该学习的理论知识。六是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现实,在就业应聘时,准备不足,存在就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的学生个人偏好失衡,就业期望值过高,大部分学生择业普遍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传统就业领域,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的期望都比较高,大大地降低了就业的选择机会。七是由于人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就业市场便属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和录用标准也就越来越高了,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虽然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方面,但我们还应看到,为什么世界上一些经济发展并不比我们快、GDP值并不高,而大学毛入学率却比我们高得多的国家,他们大学生的就业率、市场相对容纳量却比我们好得多?其中有一点,就是与我们的培养数量、质量、专业方向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有关,与专业结构失衡有关。

三、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功与否和社会的稳定大局,教学质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以2000年为例,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5%,应该说大学生就业有着相当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但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这与高校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高校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在市场机制愈来愈深入的条件下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改进。加之高校连续扩招,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一部分生源质量下滑;同时,一些高校由于师资储备不足,学校不断升格,许多教师不得不被层层拔高和承受超负荷运转;教学内容和结构上的单一和陈旧;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模式化,考核办法的单一性和程式化,致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知识结构、课程总量与学习进度等方面难以得到个性化的发挥和体现。在现今知识爆炸的社会里,哪些知识该学,哪些知识不该学,绝不是教务处几个人或几个老师就能作出最佳选择的。提高有用知识的学习,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现代社会以“贡献能力”为中心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时,就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美国为例:美国是现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美国《教育统计文摘》资料显示,美国高等学校总数为4009所,在校生人数为1459万人。在整个20世纪,美国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的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至1996年达到80.9%。加强人才培养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成为美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一些典型的做法是:

1.强调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文理学科交叉渗透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运用知识处理问题。因此,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2.强化实践应用和研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上,教师注重强化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一般不在课堂上讲教材内容(由学生自学),而是一开始就把该课的教学计划交给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采用分组研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运用书本的理论和观点,找出解决方法,最后用演讲、网页、综述等方式汇报。这样不但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在教学中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一门课程有一半时间安排到相关社团、博物馆等单位实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另一特点是,要求学生撰写大量的小论文,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引导学生搞科研活动,与导师一起撰写论文。

3.根据市场需要改革学校的教学。美国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权力分属各州及地方政府。大学在行政管理、评聘教授、招收学生、筹集和分配经费、学科和专业设置、学生选课等方面享有充分自主权,学校可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自主地调整,所以,对社会需求反应快,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强。由于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能力,因此,弱化了学校教育的滞后性,增强了适应性,提高了就业率。

四、大学生就业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互促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永恒的主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观由传统的单一学术标准向多元质量标准转化。这种转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的教学更贴近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贴近于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学生就业的状况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得到社会对其办学反馈意见的途径有很多种,毕业生就业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主渠道。这是因为毕业生是高校直面社会,检验自己培养结果的窗口。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弊端暴露无遗。从这种意义上说,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与社会需求就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使毕业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观念、模式深化改革的强有力杠杆,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动力。

可以客观地说,大学生不能就业,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陈旧的教育模式。陈旧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实验,喜欢走老路子,忽略创新,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的标准、形式单一。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可一到社会上就行不通,学英语的不会与人交流,学中文的不会写文章,学工程的不会动手。这必然造成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难以胜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内容、方法等进行改进更新,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在美国,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人数,而招生行情又会影响学校的学费、公司捐款等经费收入。因此,美国高校无一例外都很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应与市场需求及职业界的要求相结合。美国高校通过社会各界对各个高校总体评价情况排名公布以及产学合作教育等方式,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结合,以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主动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大学生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美国高校重视合作教育,通过实习计划,使学生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又可以获得办学信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加强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生存基础。

进行毕业生就业的追踪调查,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调整教学结构和内容,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使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的保证,也是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根本所在。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适应性,是高校培养人才能力和活力的重要体现。

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和就业适应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教育质量决定的。教育质量集中体现于教学质量,而教学工作又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人文教育,不论是职业素质培养还是综合技能的培养,都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得以保证。

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提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中提出:“高校要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各省(区、市)的部分高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监测系统,进一步强化就业状况对教学环节的反馈和导向作用。”

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培养途径。一直以来,高等学校在调整培养结构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其学科专业结构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层次更加丰富完善,特别是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起来了,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学科、专业结构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专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科学预测,紧跟和超前于社会需求,减少由于专业陈旧、教学内容落后造成对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负面影响

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创新精神和务实态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需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1.发展性。高校的教学工作应该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并通过发展来解决高校教学质量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这种要求和标准随着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高。所以,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准确地把握和评价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服务。目前就大学教育来说,从招生制度、专业设置,到教材、教学内容;从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相比,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滞后就要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解决的方法,就是加快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2.多样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原来精英教育的统一目标、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的质量观也应当转变,学校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培养不同规格的学生,如研究型、理论型、实用型、操作型等,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在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相应的社会功能、质量标准也是多样化的。所以,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质量观,既要求教学工作的多样性,又要求教学质量标准的多样性。

3.适应性。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大学生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等,既要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它不仅要求高校的教学质量应体现适应性质量观,而且也要求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人才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提供可靠的保证。

4.特色性。特色是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面对竞争与挑战,高等学校不仅要以质量取胜,而且更要以特色领先。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之间将随着其承担的培养目标在社会竞争中的自然定位而进一步分化,除少数研究型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为主,走“精英”的培养道路外,其他大部分院校都要走“大众化”的培养道路。因此,高等学校只有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才能使其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顺利就业。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特色主要是创新,就是通过建立和实施创新教育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在某一两个方面独占鳌头,使之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这种特色和优势就是质量,就是办学水平。这种特色性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的根本保障。德国知名学者M·L戈德斯密德教授研究认为,社会对大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应具有良好的就业动机和个人素质,包括坚忍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自我管理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二是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包括具有广博的、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组合以及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三是掌握人际关系技巧,即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与合作能力;四是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即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运筹能力;五是要有敏锐的、广阔的视野,具有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多向思维甚至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处理问题,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开拓事业。

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一方面,高质量的教学能够保证学生获得充足的本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也直接反应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只有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分析其中内在关系,才能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华玲.从学生就业难看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5).

[2]陈劲松.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校对策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

[3]马小辉.高校教学质量的就业反馈机制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

[4]任玉荣.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6(8).

[5]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