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新时期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杂志文章正文
新时期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廉世伟 张雷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发展与改革的深入阶段,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诸多问题,出现了生源的质量大不如前,学生学习尽头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吃喝玩乐、沉迷网络等现象。与此同时,目前普通高校也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严谨,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形式单一,科研弄虚作假,只教书不育人等等。这些现状促使普通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势在必行。

一加强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普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思想、有技能、有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学风建设是高校自身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的养成,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产品”质量,最终将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学风一方面体现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态度上。教师的教学能力、敬业精神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能力或敬业精神上存在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加强学风建设的迫切需求的根源。综上所述,加强新时期普通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程。

二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不变的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好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动力,驱使学生不断学习、奋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蕴藏的潜力,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学风建设将是普通高校长期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根基。一个学校的学风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事关培养人才以及学校的影响力。

1普通高校对学风建设不够重视,缺乏有效制度保证

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忽视学风建设,没有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学风建设上来,这与普通高校的领导者有直接关系,一味追求硬件上的完善将会导致高校“综合软实力”的下降。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一味靠学生管理手册等制度已无法约束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各高校务必加强具有弹性的激励机制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教育学手段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体会实现自我的感觉,从而满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

2普通高校对学风建设抓得不全,缺乏管理的整体性

很多高校強调学风建设时,都是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方面来做的,他们不知道随着时代的变化,单纯的学风建设很难从根本上起到作用,必须走整体化道路。学风建设需要教、学、管三管齐下,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形成管理体系当中的整体性。

3学风建设没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

进入新世纪,普通高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方式就是考试,考核的形式过于主观,缺少过程评价,一味依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一切。高校组织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及掌握情况,考试成绩的确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评判标准,但如果只是单纯地用成绩来评价,那是过去的“应试教育”,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综合考量,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教育者应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和教育的重点,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考试成绩。

三加强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1深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普通高校教学工作的保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党一直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地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得到尊重和重视。在平时的工作中,应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以及采取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个别谈心、与学生座谈、经常深入学生宿舍、QQ聊天、收发电子邮件、发送飞信、博客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并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对于有问题的同学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和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观看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加强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提升学生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作用,以教风促学风

学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师教的能力,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并认真听讲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师资教学能力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如何采取措施来提高教的水平是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当务之急。首先,高校在引进人才时要“严把质量关”,对进入高校的教师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要提高“门槛”,同时加大对在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制定教师定期轮流外出学习计划,请优秀的专业人才进校讲学,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其次,还要逐渐完善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考评制度,不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学生上课出勤等进行考核评价,对不称职、能力不足、知识更新不够与时俱进的教师进行“人才交流”或“外出学习”,达到具备任课的水平后再任教。另外,加强开展教师的教学、科研大研讨活动,通过交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同时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比武”,赛课,评选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活动来激励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师风师德,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3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班风促学风

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学风也是学生学习的风气和氛围,好的学习环境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棵树苗需要阳光、雨露、土壤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而学风正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养分”,而班风作为学风的一个基础“单元”,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班风是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必须从班风抓起。

与此同时,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凝聚力。抓好班风建设首先要有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通过“比”,使学生知道本身不足;通过“学”,使学生明确前进方向;通过“赶”,使学生清楚目标距离;通过“帮”,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通过“超”,使学生切实得到提高。比:应多开展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竞赛,利用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总结不足,以待提高;学:应多树立学习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向典型学习,以点带面,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赶: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后进赶先进,在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共同提高;帮:让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先进帮后进,增强集体凝聚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超:以各种形式的活动的开展来提高整个班级的班风,形成“你超我、我超你”的良好学习环境。

4逐步完善学风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促进学风

良好的学风建设需要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基层部门全力以赴,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长效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部门领导和二级学院领导为组员的学风建设工作小组,明确部门职责:教务处严抓教学的“教”,严格监管教师师风不正、教学态度不严谨等现象;学工处严管学生的“学”,在考试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督,杜绝学生上课不带书、笔、本,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完善学业预警制度,学校通过在学习进度推进的不同阶段,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对缺课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采取提醒、教育等预先警示方式予以指出并责令改正。同时,要严格履行退学、肄业规定的要求,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学生评先、评优,学生干部评选和发展党员的评选制度,引导学生端正学风,积极上进,锐意进取。另外,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上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教学使广大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前沿以及未来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就业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和提高,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真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5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学风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文明的环境,会对不文明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力,进而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高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主要的课外活动,合理并充分地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体现为学生科技竞赛、文体活动、书法美术摄影展、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要紧紧围绕学风建设来开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培养高尚情操,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良好的学风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高校健康发展的支撑。因此,加强对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历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及特点,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创新方法,切实加强良好学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九海,肖三花.强化“人文”特色优化高校学风建设系统[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9(4):31-34.

[2]叶苗.关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1(85):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