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创业教育
杂志文章正文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创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50        返回列表

刘静 赵宇驰

一美、中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美国创业教育现状

美国院校经过50多年的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从总体上分析,开展创业教育主要遵循两条轨迹:第一条发展路径是以建设创业学学科为目标,主要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第二条路径是以提升学生创业素养、能力为本位,主要是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1]。美国的创业教育有如下特点:雄厚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人文环境的熏陶。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也是唯一一所发行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研究期刊的院校。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是创业学领域的领导者,在创业管理教育方面为世界所公认。仁斯里尔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是全国最好的孵化基地,技术创业是该校的创业教育特色,并已探索出一套贯穿课程教学大纲的创业教育。

2我国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取得较大的成效,并对创业教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至今仍没有形成成熟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我国的创业教育有如下特点:不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不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及不完备的社会和校园的创业文化[2]。

早在1997年,清华大学首次实施创业教育,举办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我国高校开展创业奠定了基础。2002年,教育部首次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基地,进一步实施创业教育。KAB创业教育项目于2005年引入我国,作为一个成熟的国际创业教育项目,现已成为我国创业教育的第一选择。

二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的扩招使得高职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这一危机已上升为全社会关注的严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给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指明方向。

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教”和“自做”精神,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统一起来[3]。通过创业教育把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创业素质,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市场、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高职创业教育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消除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有利于个体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由此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三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1加强创业意识,以项目驱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学生想要创业成功,需要学校培养其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六大因素,是开创事业的思想和理念。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敢于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创业意识是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及形成创业能力的前提[4]。我国高职学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到传统就业观念、传统职业观念以及现行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普遍缺乏创业意识。

我校计算机科学系采取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利用校报、网络、报告、座谈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引导学生实现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点燃创业热情,指明创业方向,为自主创业做好精神准备。

项目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项目情境,根据项目需求来拟定教学任务,并安排相应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5]。计算机科学系的很多课程都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有工程背景的项目,学生围绕该项目进行讨论并协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法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了创新的艰难与乐趣。例如软件工程课程,开课初期教师给出开发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后(5人一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开发。学生参照我校图书管理系统,自行设计功能和界面风格,并主动向教师提出技术问题。课程开展到后期,学生自行开发的系统已经能够从功能简单到逐渐完善,黑白界面到美观生动。通过实际项目的驱动,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融合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系统,掌握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2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开展自主创业的能力

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因此,仅仅开设几门课程就想解决创业教育是不够的,而要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5]。

计算机专业从新学期开始,就将创业教育课程有意识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并结合地区特色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将创业课程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第一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在基础专业课程的入门学习过程中,借助Internet的平台资源以及组织参观当地企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主要是将创业意识和基本技能融入教学中。聘请专家到学校作创业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建立虚拟实验室,培养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掌握创业技能。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在校内就能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和校外企业工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自身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和数据分析与整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最后一个学期,借鉴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模式,成立“软件外包工作室”、“网络创业工作室”、“动漫创业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场所。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能建立有个人特色的产品展示网站,能制作多媒体片段进行商品展示和推销,能对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借助淘宝平台独立运行与管理网店。

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能力并能开展自主创业,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依托于具备创业教育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推进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示范能力,具备创新与开拓能力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等。

总之,专业教育是基础,创业教育是实践、应用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和专业教育结合,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否则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6]。在高职院校中正规化、制度化开展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楚英,王满四.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2]孙虹乔,陈光荣.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及培养模式[J].学术交流,2011(12):208-210.

[3]陈述.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0(10):253-254.

[4]华志坚.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0(31):90-91.

[5]盖颖.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8):55-56.

[6]周晓莺,全秋燕,罗永红.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