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公安教学改革要服务于公安实战
杂志文章正文
公安教学改革要服务于公安实战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晁晶晶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把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关键工作来抓,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警察特色、比较完备的公安教育训练体系,全面提升广大公安民警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实战能力,为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张新枫副部长则指出,面对刑事犯罪新挑战、法治建设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机关要重点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因此作为科技强警的生力军———公安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当前公安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深化公安教育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作为全国警犬技术专业本科培养的公安院校,我们则要从本位出发,求真务实地进行警犬技术教育改革,全面适应公安工作发展,更好地为公安实战工作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治安情况和管理办法出现了更多新的特点:社会治安现状更为复杂,新型犯罪模式明显增多,例如:跨国犯罪、智能犯罪、流窜犯罪、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等,这是在以往计划经济时代所没有的新问题、新现象。由于城市流动人口迅速增长,户籍管理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原本的社会控制、防范约束作用减弱;公共场所的情况复杂多变,直接导致治安问题数量增加;私家车保有量迅速攀升,交通管理呈现复杂态势。最终要求我们的治安管理对象、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发生变化。

结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对公安实践工作的迫切要求,现总结得出公安教学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三方面主要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与新形势下的公安实践工作不适应,陈旧滞后的内容脱离实际,一直没有根本解决,加上目前伴随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刑事犯罪活动呈现出动态化、职业化、暴力化、组织化的新特征,进一步加大了公安工作的难度,进而凸显出教学内容滞后的矛盾。

二是缺乏一支既贴近公安业务、熟识警犬技术,又懂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无疑增大了“教学与实践相脱离”问题解决的难度。

三是教学方法、手段与新形势下的公安实践工作不适应。过于重视应试教育,重书本知识灌输、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教学环境、工具器材缺乏,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难以摆脱“纸上谈兵”、“黑板破案”的落伍方法。

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应变能力,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实际公安工作的需要,不会将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公安实践工作结合,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做到跨专业服务实战,同地方招警的学员一样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上岗培训才能独立工作,根本体现不出公安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这种现状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更不适应新时期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当前乃至今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需要。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务必要立足本专业出发的基本点,深化探讨公安教育改革,提高警犬技术服务实战的能力。警犬技术作为刑事技术下面的分支学科,培养的是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型刑事技术人才,讲究的是人犬结合同时还要与其他专业的刑事技术人员结合;既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手段、方式方法还要系统了解其他刑事技术专业和刑事侦查专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一以理念创新为指导,树立重点推进实践教学的新理念

以理念创新为指导,树立重点推进实践教学的新概念,注重对未来带犬民警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安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它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做到清楚地了解公安实际工作每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同时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实践内容加以总结,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将公安工作必备能力进行分解组织教学,精讲书本理论,重点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强在校的实验课教学训练,深化“模拟现场勘查训练”、“典型实战案例教学”、“刑事侦查、技术与警犬技术协作破案的综合训练”等一套较系统的实践教学。

例如:我们以痕迹检验学和足迹学实践教学为突破点。痕迹检验学的实验前两年都是让学生检验已经知道的玻璃杯上的手印,缺少让学生去寻找、探索,实验的内容单一,条件简单,缺少公安实战的条件,学生也就没有实战意识。现在尝试的方法则是在几个不同的房间里,犯罪嫌疑人的手印是在什么位置、什么器具上都不清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各种器具性质不同,光线反射也不同,学生用肉眼采用什么角度去观察才能发现印记,要费一番劲,把原来简单的实验条件,单一的实验内容,转变为更符合公安实战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足迹学的实验场地从教学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综合楼的阴(背)面和杂草丛里,也有的是在建筑垃圾堆旁。通过环境、光线等客观的自然条件来增大足迹发现提取的难度。要求学生准备条件不一的鞋进行踏印,然后,他(她)们再用相应方法提取,条件虽然困难但更符合实战需要。

二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公安教学内容与实际公安工作不相匹配,我们主要的专业课程都按照全国统编教材为授课内容,这些教材虽然多数是本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在总结公安工作经验和警犬使用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提炼而成,对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其更新的较慢,难以反映公安工作的最新内容。多数教材理论知识强、实践意识弱,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战训练内容较少,缺乏配套教材等情况。教学内容的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公安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材内容上要明确提出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等分类目标,并做到完整统一。特别需要着重做到将公安实践工作中的现场勘查、刑事技术、刑事侦查与警犬训练和警犬使用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从体制上保证公安业务教学内容与公安工作实际同步发展,使公安教学站在公安工作实际的前沿阵地,面向未来。为此,必须建立以教学———科研———服务第一线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来实现教学的现代化,真正做到公安教学为实际公安工作保驾护航。

三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利用新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公安专业课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仅凭基本概念、规律、专业术语等抽象内容来把握公安专业知识,不能形成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求和条件,接近实际,特别是接近公安实战的要求,反映出在不断地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落实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坚持为公安实战需要服务,才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根据公安专业教学特点,依托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生动活拨的教学方法,围绕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创造一套适应公安专业教学的新方法。对公安业务课程中技能性、操作性强的内容进行训练,有条件可以深入到公安第一线,边讲授边操作训练。

应大力提倡使用高科技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警犬训练及使用中所研制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提前深入了解警犬实践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验证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实用性,并且找出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重视模拟现场、情境教学等各类功能性的场所建设,创造动静结合、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快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深化公安教学改革

进行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要依靠教师。为了更好的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未来警官,我们要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建立一支教、训、战一体化的新型师资队伍,建立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的新的教学模式。建立教师与基层民警刑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的机制,即公安高校定期选送一部分教师到公安一线锻炼,每三年安排一次为期半年的公安见习实习工作,了解公安实际工作的发展变化的同时收集教学相关案例,将自己在实习中所见所学融入到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来。并将其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标准之一。同时从公安实战单位也选聘符合具有丰富实战经验、良好理论素质与较强教学能力的公安民警、刑事技术人员做客座教授,组成教官队伍,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把第一线最新治安状况、犯罪动向、侦查技能带到课堂上,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实践优势,与现有的教师队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真正实现教师、警察的互动交流,建成一支教、训、战一体化的师资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