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扩招背景下高校 教育工作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扩招背景下高校 教育工作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刘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均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国际间贸易量的增大,使得社会对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所输出的人才数量有限,统计显示,1997年全国仅有高校毕业生90万人,1998年也不过才有106.7万毕业生,这对于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发展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1]。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自“高校扩招”政策实行以后,我国正式提出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步过渡为“大众化”教育,随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招生数量已达670万,毛入学率也创下26.5%的历史新高[2]。2011年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为630多万,整体在校生人数突破3000万大关,总体规模可谓空前。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为国家人才培养,提高国民素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非常强劲的动力,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但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规模也在持续膨胀,而由于学生数量增长的过快,与之相配套的软件、硬件、社会接纳能力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又没有完全跟上,导致目前高校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拟通过对扩招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扩招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现象

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没有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校的办学就失去了意义。高校扩招以后,很多学校开始大规模的扩大校园规模,增加学生数量。很多学校原来仅有几千人,扩招过去了十年后,学校在校生规模增长了10倍。在这种迅速扩大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的是,教师数量的增长却远远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很多学校的师生比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1:14。很多原来都是小班制的授课,改成了大班,大班变的更大,甚至很多学生听課,由于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根本就没看清老师长什么模样。教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少,点名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认识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同时,很多学校由于盲目扩招,很多教学必备的仪器设备根本就跟不上,学生做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没有,学生实践课所需要的校外基地规模不够,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什么来保证我们扩招后的教学质量呢?而教学质量下滑了,又有谁来负责呢?

2学生思想工作不能得到保障

扩招给我们带来的是学校在校生人数的持续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高考录取率的持续提高,这种背景下,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已经不再是整个高中学生中的“精英”,而是只有个别的一部分,大约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不能进入接受高等教育的队伍。因此,大学生的性格开始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再加之,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学生的思想问题日趋突出。另外,由于高校扩招后,招收的新辅导员,普遍欠缺经验,学历普遍偏低,队伍普遍年轻化。一项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调查显示,被调查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工龄来看,在10年以下的总共占了91%;从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下共占了88%,仅有12%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具备研究生学历;从专业背景来看,仅有22%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具备与思想教育或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而大部分的都并非思想教育专业毕业[3]。另外,思想政治辅导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再加之每个辅导员所需要管的学生数量太多,力不从心,多种原因共同导致,扩招后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根本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3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与时俱进

就业工作是高校办学这盘大棋中的重要一步,就业工作既是学校所关心的,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关心的事。在传统的思想认识中,上大学一定要找到好的工作,这样才算大学不白上。但实际上,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激增,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一部分高职高专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但从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来看,很多学校还都在沿用着若干年前扩招之前的就业政策,尤其是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老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停留在开大会、做动员的层面上。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前不能正确地认识就业、择业、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个人的综合能力不适应社会发展,结果始终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二改进高校教育工作的策略

1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建设成一支政治信仰坚定、风险意识强、业务知识扎实的教师队伍,高校办学才能有发展的动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认为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1)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2)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3)加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4)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5)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等现实条件;(6)不断调整和完善职称评聘机制[4]。同时,还要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系统的保障体系一方面是软件系统,另一方面是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政策和制度,硬件系统主要是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学管理的队伍,只有从软件硬件两方面为信息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建设提供保障体系,才可以使独立学院在教师来源多元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实现健康发展[5]。

2强化学生思想管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

思想问题是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想动态监控,是为了保证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和远大的学习理想,这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面对扩招后学生性格特点多元化、性格特点复杂、学生数量多的现状,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首先要树立更加坚定的奉献精神,在工作倾注更多的感情,全心全意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另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地开展工作,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学生工作和思想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重解决学生的突出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6]。比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贫困,他需要各方面的帮助,但他很敏感、自卑,这时候,辅导员就不能大张旗鼓的在班级做动员去帮助这位学生。而实际的学生工作实践中,我们有很多辅导员就是这样,感觉自己在做好事,其实是好心办坏事,这样一来必然挫伤了该类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采取半公开的方式,让大家帮助他。

3充分调查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地调整就业策略

社会在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改变,因此,高校就业政策也需要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扩招后,学生的整体规模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竞争,而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竞争。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就业政策的调整。首先从新生入学就要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为自己的未来作出展望。与之相对应的学校就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进入班级、宿舍进行辅导;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在生产一线中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充分的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有围绕学生的意向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一些模拟的面试训练,研习就业政策,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等。只有这样与时俱进的调整就业策略,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岗位,才能真正使高校的办学获得更好的社会声誉。

总之,高校扩招政策,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新时期,在国际社会竞争压力逐步增大的前提下,高校扩招所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有利支持了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作为一种政策,由于配套的政策、制度、传统观念的转变等没有及时跟上,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属于正常。我们相信,高校扩招政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只要我们可以与时俱进地根据社会实际调整高校扩招政策,并逐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作,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可以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天.1998高校毕业生供需形势[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8(2).

[2]付静.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J].才智,2011(9).

[3]冯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1(14).

[4]郭志勇.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7).

[5]马丽,姚文锐.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

[6]林伟.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