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校特殊群体就业帮扶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高校特殊群体就业帮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吴喜涛

一高校特殊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结果,我们作出以下定义:特殊群体,是指具有比较鲜明的群体特征,容易区分于其他组织,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面临类似的困惑的群体。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由于自身或外在客观原因,在经济条件、权力维护与实现、教育资源占有与享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者处于劣势境况的大学生群体,从更小的范围来讲,特指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境地,不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易于遭受就业挫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根据此类学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及结果的不同,本文把他们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经济困难群体:主要指因家庭经济基础差而难以承担在校期间学杂费和生活费的大学生群体。

学业困难群体:主要指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及适应能力不足、个人主观不上进等主客观原因导致个人能力及专业素养过低,最终影响就业情况的大学生群体。

生理缺陷群体:主要指身体某一方面或患有某种传染病的特殊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引起其自卑、敏感的性格而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与人交流的大学生群体。

心理困难群体:容易产生焦虑紧张、自卑等消极情绪,抗挫能力低下、缺乏自我调节机制,难以适应正常的就业工作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从而造成就业能力欠缺,难获用人单位认可的困难群体。

其他特殊群体:主要有由于专业、性别(主要为女生)以及民族差异等造成的特殊就业困难群体。

二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困境分析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困难学生大都来自城市的低保、五保家庭或是农村的边远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基础薄弱,这种群体的特殊性是造成他们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首先,求学期间相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已经使他们和家庭不堪重负,虽然国家通过发放“奖助贷”从多方面多渠道减轻他们的求学负担,仍有不少贫困学子需要通过打工、兼职来筹措所需资金。物质上的贫乏,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容易使他们更加内向、沉郁,自我封闭,很难开展人际交往;空余时间的缺乏很可能导致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无法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无形之中错失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其次,求职期间的住宿费,交通费、服装包装费、简历印刷费以及其他一些杂费让不少贫困学生在求职路上力不从心,部分学生甚至没有资金购买一套合适的正装。由于高昂的求职成本,有些学生不得已放弃了薪资条件较好的地区,转而选择成本较低的偏远地区。再次,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近年来有不少企业通过网络等发布招聘信息,信息的获取是求职者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贫困家庭经济地位低下,难以给他们提供正常大学生群体所拥有的信息支持。而缺乏人脉、开展人情交往的资本等种种原因又加重了他们信息匮乏的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求职步伐。最后,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的作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较之于正常学生群体,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都较低,表现在职场上的综合能力不强。且由于资金的不足,他们难以选择考研深造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二)学业功底影响就业情况

高校学生特殊群体中,学业困难型的学生人数不可小觑。学业困难群体从成因上大致可分为两类。自从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教育改革以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圆了一些落榜学生的求学梦,给了他们一次改变自身际遇的机会。但由于政府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措施没有及时到位,一些高校不顾现实条件,盲目扩招成风。招生数量猛增的同时,相关的师资力量、基础教学设施等一系列资源却没有配套落实。这些原因催生了学业困难群体中的第一类学生。他们基础差,学习能力弱,主观悟性不强,在学习上总是比正常学生吃力。不及格、补考、重修现象屡见不鲜,严重者可能拿不到学位证书。这种现象在理工科专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最终得以勉强过关,他们过低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也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极易遭受就业挫折。第二类学生表现为学习能力正常,但主观上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把精力放在与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无关的地方,不务正业,自甘堕落。常见于因沉迷网络虚拟世界、沉溺于恋爱经历而耽误学业的学生当中。这类学生虚掷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等步入社会才觉知自己难以在职场上立足。专业涵养低,技能匮乏,综合素质欠缺,让他们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学习困难群体两种类型的交叉体,就业境况更加恶劣,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加以充分重视。

(三)自身缺陷加剧就业危机

生理缺陷群体和心理困难群体是因自身缺陷这一外在因素加剧就业危机的显著表现群体。

生理缺陷群体,从广义上包含身体机能方面有明显缺陷和外貌长相上存在不足的学生,从狭义上仅指前一类学生。这类群体因生理方面的缺陷饱受他人的歧视与嘲笑,因此内心极度敏感、自卑,有很强的悲观定势思维。他们担心被别人看不起,又极度渴望通过认真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教育改革的实施使他们享受到更为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他们也憧憬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立足。但不成熟的企业用人机制却使他们的求职路充满艰辛。很多残疾和相貌不佳的学生经常在面试中被轻易淘汰,即便能够赢得岗位,也在日后的工作中遭受不平等的对待。

心理困难群体。此类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不健全的人格特质,多属于抑质型气质。一方面,他们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参与竞争,经常出现“我争不过别人”的消极心理暗示,害怕失败,不能很好地展示和推销自己,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因而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他们无法正确看待求职路上的成败,在一两次求职失败后,就产生落寞、沮丧,挫败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等诸多负面情绪反应。虽然这种情绪在当下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此类群体更容易由于现实状况与理想状况的落差而导致种种焦虑紧张情绪。适应性及抗压、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屡屡碰壁。

(四)高校教育及就业市场体制缺陷

因高校教育及就业市场体制缺陷导致就业困难的群体在高校学生特殊群体中也占有一定比重,需要引起高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如性别歧视群体。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高,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学生因专业较为冷僻,难以觅得对口的岗位,从而处于长期的待业、失业状态。

三对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思路与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在深入分析和探讨高校特殊群体就业新问题、科学把握新变化的基础上,建立由国家政策、高校、社会援助机构、用人单位、家庭和个人共同发挥作用的新型就业帮扶机制,是改善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现状、促进他们顺利就业的必要之举。

(一)国家: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就业环境

在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就业问题上,国家始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但相关政策对高校特殊群体的倾斜程度和扶持力度还不尽如人意。对此,国家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强化对高校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改善就业环境,吸纳扶持困难群体就业,具体如下:

第一,完善贫困生群体救助机制。据统计,今年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占高校毕业生人数的16%,而办理助学贷款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19%。贫困生群体数量如此庞大,因此对于改善此类学生的就业情况,物质层面的帮扶显得尤为重要。在“奖助贷”贫困生救助机制的基础上,加大优惠政策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倾斜程度,如开通更多的绿色通道,延长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给予“零就业家庭”学生以一定的失业待业补贴等政策将有利于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促进他们的顺利就业,

第二,鼓励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对吸收安置高校特殊群体的用人单位,国家将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资金,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招聘特殊群体的积极性。

第三,增设公共就业岗位,实施转移就业。由政府出资在各专业领域新增岗位,专门招聘高校特殊群体,形成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相连接的就业服务模式;提高公益性岗位对特殊群体的开放程度,提供更多的基层就业机会,使其成为吸纳安置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

第四,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开展专项帮扶活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体系,重点为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开展求职登记,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围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为高校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

第五,自主创业。通过放宽大学生市场准入条件、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植、税费减免优惠、提供创业培训指导服务等政策,鼓励高校学生特殊群体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我就业。

第六,制定就业反歧视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就业环境。针对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生理歧视等现象,国家应当通过制定一系列反歧视法律法规,督促、引导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受歧视群体的权益,有利于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

(二)高校:系统规划就业指导,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在传统还是新型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体系中,高校的内部援助均作为这一制度实施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足见高校帮扶对特殊群体就业的巨大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各高校应当立足现实情况,系统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其对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的支持力度。

第一,采取帮扶工作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的方式。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等主客观原因,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还在摸索阶段,就业指导体系对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的支持力度不强。针对现实情况,各高校要坚持以就业指导为载体,使帮扶工作尽可能契合受帮扶对象的实际需要。具体如下:(1)发挥班主任积极性,壮大辅导员队伍,聘请具有职业咨询能力的专业人员,将他们纳入就业指导队伍中去,增强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2)建立完善毕业生求职档案,包括所学专业,兴趣以及求职意愿等等,尤其要致力于对特殊群体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3)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社团对特殊群体的帮扶作用,通过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场景模拟训练等一系列职场化训练,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4)采取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特殊群体的心理动向,坚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强调从积极的层面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定位,挖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开设一对一辅导、职场心理剖析、抗挫训练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5)有目标、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合理的课程设置,结合就业市场的现实情况,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进而对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选择,是促进高校特殊群体顺利就业的有效方法。

第二,立足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贯彻实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对不合理的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引起充分的重视。各高校应当立足于当前的社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始终秉持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宗旨;针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设置一系列特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特殊学生群体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与企业联合开拓建立实习基地,优先为学校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加强实习与就业挂钩的就业措施,缩短他们与就业岗位的磨合期,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三)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就业氛围

我们应当注意到,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企业作为人才的接收端,对吸纳安置高校特殊群体就业、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各级用人单位应加快完善内部用人机制,消除对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在性别、地区、户籍、生理等方面的歧视现象,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就业帮扶,承担好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努力为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阳光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当扮演好在人才培养链“学生—高校—企业”中的角色,通过“高校”这个纽带,及时将用人需求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反馈给学生,使他们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用人单位从多渠道多角度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一定的帮扶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传统帮扶机制的缺陷,使新型援助体制焕发生机。

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在我国经济放缓、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人才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好、解决好此类特殊群体的就业困境也尤为紧迫。我们将致力于以高校为中心,政府、社会、机构、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的支持系统的构建,制定落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使其对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就业产生影响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楠楠.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问题研究[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学报,2010,7(2):44—46.

[2]王珏.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群体及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24(3):120—122.

[3]孙玉平.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探论[J].安顺学院学报,2013.15(3):53—55.

[4]周巧云.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就业竞争力培养分析[J].全国商情,2013(10):75—77.

[5]徐礼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示范学院学报,2012,28(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