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
杂志文章正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马东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关系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安徽新华学院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一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

安徽新华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成立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于2012年5月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的考核评估,成为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建成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关注国内外高校素质教育动态,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针对目前大学生实际,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现实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相关问题的对策性理论研究。

(一)凝炼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方向,开展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

“中心”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突出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凝炼确立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研究和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方向

思想道德素质位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首位,发挥主导性作用,是大学生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基础。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该方向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为主要载体,努力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

2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向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协调成长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主要着眼于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教育研究,包括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思维方法教育等。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及人文精神,实现全面发展。该方向研究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与教育活动为抓手,探索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3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向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高校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发掘,主体精神得到弘扬,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并通过教育获得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具有开创精神的人才。该方向研究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重点研究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4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方向

通识教育在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关注的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旨在为大学生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方向主要以英美两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国家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探究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经验,为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素质提供有益借鉴。

以上四个研究方向的确立,一是选择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的突出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性研究;二是结合高校工作的运行特点,有利于研究平台的建设和研究队伍的组织;三是开通了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以实现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

“中心”组织专兼职研究人员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研究,自2011年以来,“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共获批素质教育相关课题121项,涉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等各个方面,共发表较有影响的素质教育研究论文72篇,并且,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已被成功运用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之中。

(二)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及课程建设实践探索活动

“中心”积极将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素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将课程建设作为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切入点。按照“中心”确立的四个研究方向,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的改革与建设,形成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产生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

“中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组成了课题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教学内容上,整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主题+专题+模块”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四大主题,十八个专题和四十六个模块,模块按照“学习包”设计,包含教学目的和任务、理论知识点、实践教学设计、教法与学法、参考资料目录、学习效果检测方法等,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目标上,以“真懂、真信、真爱、真做”为要求,确立了“认知目标、信仰目标、能力目标”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编写了覆盖全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活动设计;在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

“中心”以“成长、成人、成才”为主题,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体构建了人文素质的“3+1”教育模式,形成了较具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3+1”指的是“成长、成人、成才”三个教学模块群加上“素质拓展实践活动”。教学模块群已开发34门素质教育课程,并在校内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3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

“中心”整合研究力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途径与方法等专题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全覆盖、全过程、分阶段、多形式、开放型”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相结合的教育特色。endprint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3+1”素质教育拓展模式

(一)“3+1”素质教育模式的模块设计

围绕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三大主题,开设相关课程,以实践实训模块为实践环节,实行“3+1”素质教育模式。“3+1”模式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成长是根本,成人是关键,成才是目标,实践实训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拓展。“3+1”模式的模块设计如下:

1成长模块

本模块主要针对成长中的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对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必要指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培养健康的情感与心理,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

2成人模块

本模块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掌握真才实学,充实发展的能量,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与机遇,努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3成才模块

本模块进一步通过知识面的拓展,方法上的指导,眼界的拓宽,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升人生的目标,强化成才的渴望,积淀成才的基础。

4实践实训

通过实践实训模块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公益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科技及文明创建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并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服务社会,使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二)素质教育课程具体设置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素质教育课程具体设计如下:(部分较成熟课程)

1成长模块

(1)亲情·友情·爱情:通过这门课程,启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类情感进行理性思考,教育他们理性认知情感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感情问题,特别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情商。

(2)心理调适方法: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调适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准确认知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增强自立意识,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3)安全与自救: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并预防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自我救护的方法。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4)生活美学: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认识美的本质,提高审美情趣。

(5)礼仪修养: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提高自身修养。使他们明确恰当的言谈举止和得体的服饰仪表是一个人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的反映。

(6)国学精粹: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完善人格修养,铸造高尚品质,促进和谐发展。

(7)读史明智: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唯物观,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启迪智慧,启迪人生。

(8)健身与养生: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健身与养生知识,了解健身与养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正确健身,科学养生。

2成人模块

(1)创新思维与方法: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之勤于推理、敏于概括,并精于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成为掌握一定技能、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受社会欢迎的新一代应用型人才。

(2)大学学习方法与技巧: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形成学习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并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真正成为学习型应用人才。

(3)演讲与口才:通过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演讲和即兴发言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有用之才。

(4)世界观察: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站在国际角度观察世界,用整体、全面、客观、辨证的眼光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正确认知国际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大国胸怀和国际视野。

(5)声乐鉴赏与训练:通过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活跃思维、塑造想象力和创造力。

(6)科技与现代生活: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科技发展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运用情况,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7)中外名作赏析: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鉴赏中外名作,认识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提高大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3成才模块

(1)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清晰社会需求,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为其今后择业、就业和开拓事业提供导向性意见。

(2)创业意识培训:通过学习,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观念,弘扬创新精神,自主选择人生道路。同时,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学生,找到现实的、可操作的创业想法;或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对创业方向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3)应聘技巧: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应聘的基本程序,掌握简历的制作方法和参加面试所需的技巧等基本技能,为今后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4)有效沟通: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毕业后成功就业和适应社会。

(5)团队合作与训练: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强化合作意识,养成团队精神,推动学院校风建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6)投资与理财: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正确投资,科学理财,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投资意识和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endprint

(7)创业实务: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一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经验,并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鼓励他们自觉创业,为其成功创业提供必要的指导。

(8)成功学:通过这门课程,激励学生自觉追求成功,树立信心,拥有成功的希望,找到发展的支点,掌握基本技能,为其今后顺利就业,不断取得事业进步奠定基础。

三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的成果最终应体现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学生们对党和政府认同度高,理想信念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理智。校园和谐稳定,未发生一起政治事件或群体性事件。截止2012年6月底,全校有84.3%的在校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3.2%的学生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数达1782人,占总人数的9.5%。

(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深入社会调查、参加大型公益活动、维持公共秩序,还是救灾扶困、助学共建,献血捐资、助老助残,到处都有新华学子的身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安徽省大学生明星社团”等荣誉称号,“格桑花西部助学安徽省高校工作站”开展了在全省高校的推广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国获得表彰。许多学生满怀热情深入社会对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完成了较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初探》、《“限塑令”在合肥地区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兼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启示》等。

(三)勤奋学习蔚然成风

在“育品质,学知识,强能力”的共同目标下,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学风,毕业生考研的积极性和录取率也逐年明显提升。“516寝室”六位同学考研全部达线的佳话被广泛流传;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陆一南,曾获得五项省级大学生竞赛奖项、两项国家级大学生比赛奖项,通过自学通过了四项国家及国际工程师认证;参与了多项省级自然基金项目、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以及质量工程项目,发表与录用一类EI论文三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两篇,在各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近十篇,申请到两项新型科技专利。该生事迹在《新安晚报》上进行了大幅的报道,并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安徽新华学院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奖447项(国家级16项,省级346项,市级85项),动漫学院制作中心的学生团队参与制作的26集动画片《橡树餐厅》已在电视台公开播映,与企业合作完成的反腐倡廉动画片“儿子上任之前”已被省纪检委购买版权。

(五)创业意识和创业就业能力普遍提高

安徽新华学院毕业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人才质量使学校连续7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多次被安徽省教育厅评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获得安徽省政府授予的“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获评“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常谈常新的主题,适应了大学生现实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体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必将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