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杂志文章正文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雷存喜+俞福君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包括本科办学历史长的地方本科院校、部委或行业转制地方管理的本科院校及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占有相当比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摆在地方本科院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涵义

教育质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应该是动态的,质量和水平是相对的,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相对而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人才观密切联系,由于人才观的不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可能差异很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1]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进程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显现,是地方新型工业化的动力站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服务地方社会,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

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就业难,与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有关,但主因是教育结构不合理、办学目的不明确、培养目标单一、与人才市场需求及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相脱节。在一个多样化需求的社会中,各行各业对各级各类人才都有一个客观的基本的质量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地方的层面上办出个性和特色,才能减少或避免教育质量不足和教育质量过剩的问题,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

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政策的影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集中表现为办学思路相似、专业发展类似、人才培养模式相近;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分类指导不到位,几乎使所有高校都朝着一个共同目标靠拢,关注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等级,关注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按学术型路子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具有影响滞后性的教育教学质量抓不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难以落实。在单一的大学评价体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安心于已有的办学层次,不安心于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需要。

2课程设置落后于社会需求

课程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灵魂”地位,它是承载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2]社会快速发展对现有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已普遍提高,让学生学以致用,尽可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知识的实用性、时效性应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准。现行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课程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及个体的需要。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科专业之间相互支撑的共生关系,学科专业之间关系松散,难以形成新兴交叉学科,学科专业生态失衡。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等教育经过连续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后,教师数量也同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部分教师,特别是近年新进的一些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责任理解不深刻,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特别是很多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加之缺乏教学能力培养与训练过程,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因为师资的相对紧张,青年教师一上岗就需承担过多的课堂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教学业务,也没有专门的机会接受系统培训,教学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紧缺,教师本身缺乏实践教学经验,难以指导学生有效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4学生学风建设亟待加强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知名度不大,生源辐射范围小,办学条件有限,主要吸引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读,学生底子薄,学习方法或学习耐力欠缺。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少数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应付式、被动性学习的学生比较多。具体表现为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与教师深入交流探讨问题的学生极少;学生过分热衷于各类社团活动,功利性过强;甚至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虚度大量的宝贵时间;考试作弊,投机取巧的学生不在少数。

5教学条件特别是实践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和各类设计等。近年来,虽然各地方高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意识增强了,工作力度也在逐年加大,随着生均投入的逐年增长和债务的集中化解,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状况还未能根本改变。原有办学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设施建设历史的欠账太多,尤其是一些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办学时间短,教学条件特别是实践教学条件没能及时跟上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6以执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据调查了解,目前高校的教学计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理论和军训、体育艺术、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各类公共课的学时数已占到了总学时的40%,专业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专业教学特别是专业的实践教学日益弱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对专业培养标准缺乏刚性规定,相关部门以各种理由强制学校开设课程,政出多门导致学校无法自主按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课程;二是学生就业对教学计划冲击巨大。学生进入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就要频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在就业的重压下学生无法安下心来学习,本科的四年学制在教学计划的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endprint

7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撑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必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建设,增加仪器设备投入、增加实验材料经费,加大实验(训)室开放与管理。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强地方本科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由于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传统和传承,加之专业规模发展过快,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没有完全到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实习。此外,政府没有明确行业、企业的育人责任,行业、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始终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线的观念,以质量求生存,走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地方本科院校要突破精英教育的传统,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探索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模式。

1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反映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也是大学自己创立的品牌,是教育质量的体现。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发展历史、条件和特点,不应走也不能走老牌本科大学发展的老路子,应以传统为基础,以学科专业为特色,注意与其它院校“错位”发展。学校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办学类型、层次、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在社会上正在热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其实转不转型不是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关键是要将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于应用型人才,致力于地方型、应用型和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应用型人才,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是指具有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主要面向“一线”,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特征。它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层面上注重应用型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注重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其素质的核心是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扎根基层、面向一线、勇于创新的品质。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以培养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的毕业生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有上升潜能。

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探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方面,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大力引入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面,除了开设必要的经典实验外,重点应结合生产实际开设实验项目,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应用自主开设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项目,加大实验室开放与管理;各类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要真题真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将相关项目重构和分解为学生能够独立或学习小组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让所学知识得到应用,切实提升学生执业能力。

3对接市场,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我们放弃工程化的人才培养思想,逐步转向人本化的人才培养,围绕人的需要提供教育。[3]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知识框架体系,要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比例,使学生所学“用得上”,保证“干得好”,并“有上升潜能”。地方高校可以适当加强专业教育,适当减少传统教育中基础性、学科性课程的比例,增加应用性知识课程的比例,以突出专业性、应用性,让课程体系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理论层次要求上,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深度要适当降低,应用能力培养要适度加强。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尽量考虑应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有效教育教学手段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真正成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

4优化师资,培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来配合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二是要加强教师应用能力培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年复一年的常规教学工作,不愿深入生产一线或用人单位去重新“做学生”,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压力、激励和奖励机制来推动教师们重新学习,真正掌握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能力和教学方法;三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聘请责任心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或用人单位人员作为兼职或外聘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把握区域的经济、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方向,促进课程与行业接轨、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

5立足地方,建立健全“校地合作”有效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是核心,实践教学是关键,需要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支撑。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性是学校的第一特征,为地方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其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能否得到地方政府有效支持的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校地合作办学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建立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和合作研发。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发展与相关企业、行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6全程引导,积极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endprint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稳定的品牌,新建本科院校要以人为本,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形成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多层立体式校园文化体系。通过高考录取进入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部分新升格本科院校学习的部分学生,会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所在学校或所选专业的不满情绪,对该生的大学生涯乃至班级、学院(系)、学校的整体学风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有效宣传手段营造良好应用型人才成长氛围。要重视对学生大学生活的全程指导,包括对学生开展学科与专业指导、学业规划指导、职业与就业指导、学习指导、健康大学生活指导、素质拓展指导等,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实施大学学风建设联动机制,让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职能部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献良策、做实事、出实效。

7创新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给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对象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显著变化,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落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校内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机制及符合校情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多层次的质量监测体系,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的力度,对教学诸环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准确诊断教学真实状况,及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诸要素及原因,由此构建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的有效实施,监督与调节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关系,规范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与管理,从而实现对教学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质量保障,最终达到促进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质量是立校之本。地方本科院校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全校师生及时转变观念,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并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意志;要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创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要立足地方,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74.

[3]戚业国.在挑战变化中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5):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