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于地方医学院校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关于地方医学院校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孙立元+陈旭+徐霞飞

近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本校是新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但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在仅仅6年内,招生人数就增长了接近1倍;学科规模和层次逐步扩大,学位授权点由3个二级学科增加到2个一级学科覆盖下的24个二级学科;导师人数同步增长并出现导师能力参差不齐等情况。能否确保培养质量,建立符合本校特点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依照198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八零《条例》)以及198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八一《办法》),制定了相应的学位授予规定,期望建立能够客观的评价培养质量的机制即学位授予资格的审查体系。

一我校学位授予资格审核体系的构成

本校依据八零《条例》,建立了学位课程考核、外语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在学期间发表论著、学位论文考核为核心的申请硕士科学学位的资格审核体系。其中学位课程、专业技能考核以校内评价为主,而在外语、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考核中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国外、国内、省内不同层次高等医学院校的科学学位授予体系都有各自特点,为借鉴其它高校的成功经验,现将有代表性的高等医学院校与我校的学位授予条件的核心内容总结为表1。

表1中列举了国外和国内一流医学院校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区高水平院校广西医科大学以及桂林医学院的学位授予体系中在学位论文、外语考核、发表文章三个核心环节的审核条件的对比。表中显示,东京医齿大考核内容较少并全部为校内审核,北医部分引入外部审核机制,广西医大和桂医都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

笔者曾留学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该校是1928年建立的国立大学,该校综合实力在日本医学类院校中排名第一,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亚洲排名第一。在这样的高水平大学里成为教授需要在学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多方面出类拔萃,因此在学位论文审核方面校内教授完全有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北京大学医学部与东京医齿大在学位论文评价方面是相似的,但在外语考核、发表文章做了相应的要求。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的师资能力相对薄弱,都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我校借助社会学术公共平台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全部由外单位专家双盲评审,实行双票否决制,对外语、发表文章也做了严格规定。

二外部审核机制与内部评价体系在我校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

1学位论文评价机制

我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包括开题报告、研究进展汇报(期中考核)、论文答辩。开题报告与进展汇报均由校内专家评审,而进入论文答辩阶段后我们积极导入外部审核机制,包括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答辩委员会组成。

学术不端检测。为防止学位论文出现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我校借助社会公共平台“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只有学位论文系统文字重合率≤30%的,方可申请正式答辩。我校近几年的检测中出现一些文字重合率大于30%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是研究生对学术引用不规范引起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将可能涉嫌学术不端的学位论文检测出来,禁止参加答辩,以保障学位论文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同时也提高研究生对学术引用的认识,避免出现非故意的抄袭行为。有研究对这种检测的效果进行调查,有79%的被调查者(68%以上拥有副高以上职称)认为对遏制学术不端有效,一定程度上保障学位论文质量[1]。

双盲评审。各个高校都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所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2,3,4]。我校目前的培养规模相对较小,采取将全部学位论文送到外单位进行双盲评审。即将隐去导师和研究生姓名、学科的论文交给2名校外专家进行评阅。我们实行双票否决制,即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如果出现2名专家持否定意见的,则视为评阅不通过,不能申请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当出现有1名评阅专家持否定意见的,则需再聘请1名校内专家对该论文进行盲审,获得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近几年的双盲评审中出现过1例2名专家持否定意见的学位论文,我们取消了该论文的当年答辩资格,严把培养质量关。

答辩委员会组成。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一般由本校专家组成,而且导师也可以作为副审参加答辩。基于其校内专家的高水平的学术能力以及严谨的学风,这种评价方式依然能够保证对学位论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地方医学院校存在导师能力参差不齐等情况,因此往往规定答辩委员会中外单位评审专家必须占一定比例。我校规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为5名,由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其中有2名应是校外专家。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组织程序提高对学位论文答辩的客观性,加强对答辩的严肃、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避免出现人情分、互相照顾的现象,使答辩流于形式。

2外语考核

依照八一《办法》,我校要求研究生必须通过下列英语考核之一:国家六级考试;学校硕士学位英语考试;在学期间发表英文SCI、SSCI论文。国家六级考试和学校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考核学生的公共外语能力,而如果发表英文SCI论文,我们也认定其达到了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水平。

3发表文章

依照八零《条例》规定,我校规定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领取学位证书前,必须在省级以上期刊(含省级)上发表综述或论著1篇。我们认为对学位论文的评价虽然可以考核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学术型研究生应该掌握的论文写作能力,这是其将来成为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关于建设符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国外和国内一流医学院校的学位授予审核一般为内部评价体系,而地方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学位授予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中,积极引入外部审核机制,以期客观的评价培养质量、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的考核结果不受人际关系、人情等因素影响,对研究生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出现一例双盲评审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失去了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对全体研究生的触动极大,客观上促使研究生必须做好科研论文,保证了学位授予质量。在答辩委员会组成中,外单位评审专家占一定比例。但是校内专家占多数的情况,能否避免出现人情分、互相照顾的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调研。是否可以增加校外专家的比例达到占多数,或者建立校外专家库随机选择评审委员,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思考。

国内多数高校把学位外语、文章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我校也对外语做了相关规定,考核多针对公共外语,对专业外语能力的考核方法也在探索之中,目前考虑在二级学科设立专业外语资料库,然后在该资料库中随机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加入对研究生外语的考核总分中。我校对研究生发表文章也做了相关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评价虽然可以考核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学术型研究生应该掌握的论文写作能力,这是其将来成为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本文探讨了地方医学院校的学位授予审核机制,包括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答辩委员会组成、对外语及发表文章等的规定。这种管理方式的实质是设置层层关卡,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地方医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然而在国外或国内高水平大学中,较少有这些规章制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往往取决于导师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期望在提高导师素质、学科和专业建设等各方面研究生培养能力之后,弱化行政管理[5],取消各种关卡后仍然可以达到研究生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兆斌,李天鹰.我国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的调查分析与完善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3(3):106-111.

[2]常宝英.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50-52.

[3]解飞厚.研究生论文评阅与答辩中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3):57-60.

[4]肖强,邓砚,蒙怡,王云,黄宗海,刘勇.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查结果分析与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6-8.

[5]王慧英.从行政管理走向学术评价—————论我国学位授予审核机构改革的理念转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