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
杂志文章正文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王丽霞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件新事物,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和实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还有待于我们去发展和完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创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环境、育人机制和成才途径。解决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存在的问题需要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8-0012-02

培养创新人才是經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机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

一 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项制度从初创到完善都要有一个过程。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件新事物,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和实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还有待于我们去发展和完善。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

首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各级领导对学分制的实质、特点、利弊等认识不清,更不能科学地制定出本科生导师制方案,从而造成各学院或系科对本科生导师制不重视。其次,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把教书和指导学习、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同时一部分教师认为做兼职本科生导师,时间上、精力上都会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影响,因而不愿承担此工作。

(二)师生比例失调

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做出合适选择。而我国目前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实际上,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在高水平教师资源极其拮据的情况下,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导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也越来越少,“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更是无从谈起。

(三)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与不担任导师的教师相比,本科生导师要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本科生导师不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有的还要带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还要对本科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本科生导师要比一般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却远远不能反映他们对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本科生导师的报酬相对来说普遍偏低。这种情况一方面不能充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导师队伍中;另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导师队伍的不稳定,许多人不愿继续担任导师工作,即使是学校从制度安排上规定一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许多导师就会人浮于事,对本科生导师这一工作敷衍过关,从而严重影响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和发展。这也是许多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不甚满意的重要原因。

(四)配套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相配合。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教学指导条件、选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等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另一方面,高校的人事制度、学生工作、财务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等方面,不能配套跟上,使本科生导师制难以推行。

二 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创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环境、育人机制和成才途径。导师制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为启发式教育,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单向运动,创建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交叉往复的教学新环境。导师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规定以及学生的特点,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和品德进行具体指导,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导师从学生入学到学生就业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并根据学生不同类型和个人的实际的变化进行计划调整,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案,有利于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一般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在导师制活动中,师生互相接纳、互相理解,营造平等而自由的学术氛围。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关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以往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尽可能地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创造性被抑制、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才同出一个模子、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的局面。

三 解决本科生导师制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各级领导,普通教师,还是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有些领导认为,搞本科生导师制,不过是从事学生管理的人员搞出来的哗众取宠的花花架子,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在人、财、物的支持力度上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学生由于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参与,总是等到学校(院)动员多次后才迟迟行动。应该加大对本科生导师制重要性的宣传,让导师制深入人心,得到各界重视,得到广泛支持,最终使该项制度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二)努力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导师队伍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聘请部分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愿意发挥余热的离退休教师和优秀硕、博士生、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导师或导师助理。同时还可以聘请校外人士担任导师。在不同高校,可以考虑采用不同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另外,可以尝试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统一起来,寓毕业论文指导于平时的各项活动中,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目前,学校对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一般没有经费支持或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导师制工作所需要的费用一般是靠导师的科研经费支撑,有的导师由于没有经费,学生走不出去,做不了实验,正常的活动难以开展。学校应该拨出专款,支持本科生導师制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各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师的工作不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没有业绩津贴,职称评定时也仅供参考,基本上是义务劳动,既出钱,又出力,靠的是一份奉献精神和责任心。所以有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学生的表现也不能很好地与评优、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挂钩。学生的努力进取,动力主要源于自己的上进心和导师的鼓励。要不断完善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把导师的工作与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导师在受聘期间,应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一样享受校内津贴等福利政策。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的表现要与课外创新学分、三好测评、奖学金评定、入党、免试研究生等挂钩,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五)确定合理的介入时间

不同高校给学生配备导师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是新生入学时,有的是新生入学后半年到1年,有的则是在三年级或四年级毕业论文写作开始时。我们认为,在新生入学后半年左右配备导师比较合理。新生入学后,有一个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有一个由兴奋、激情澎湃到逐渐冷静思考、发现问题、陷入迷茫、需要帮助辅导的发展过程。这个时候是本科生导师介入的最佳时机。等到三、四年级,学生已经逐步成熟,独立能力较强,需要帮助和指导要求并不迫切;学生基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靠外力很难改变;同时,学生面临英语过级、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考研、就业等多重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参加导师制的活动,纵使参加,也只是每学期和导师见一两次面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难以产生良好效果。

(六)强化导师制的管理

目前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包括对学生和导师的管理)还刚起步,有许多方面还基本属于空白,如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内容。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领导体制,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指定职能部门负责具体运作,同时还要加强导师的资格认定、教育培训和经验交流等工作。此外,当前的导师制基本上局限于各自的专业内,其实,应该在尊重学生意愿前提下,尝试打破专业限制,在全校范围内公开进行双向选择,这样更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另外,导师制工作必须制度化,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与学生工作管理范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彩霞,孙国平.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应用型创新

人才[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6).

[2]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

[3]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研究,

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