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普通高校实施双元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普通高校实施双元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2        返回列表

彭明唱

[摘要] 在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具有较强实干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占据半壁江山,与一般性综合大学相比,这类高校作为应用教育成功的典范其独特地方在于实行“双元制”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从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实施双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入手,归纳当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普通本科高校;双元教学;应用型人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38-03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2015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方面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一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对“双元”教学理念的研究。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予以较多关注,主要围绕“双元制”教育的模式、特点、作用及借鉴等进行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姜大元、吴全全(2007)编著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系统的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对应用型高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方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对德国职业院校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实施策略。柴彦辉、周志刚(2008)发表的《双元制的可移植性研究:机制、内涵与借鉴——教育资源开发的视角》认为,由于文化适应性的问题,我国在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时遇到了障碍。因此,我们可以从企业资源开发的视角来研究如何合理借鉴双元制的成功经验。林明(2014)提出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构建“二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借鉴工学结合,工读交替式的灵活学习方式、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等。席茹(2015)通过德国双元制与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出应用大学实施双元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路径。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从总体来看,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例如如何借鉴德国双元经验来完善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如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等,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不断创造的新研究成果。

二双元教学内涵分析

“双元制”起源于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即教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和企业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同样采取双元制,德国的职业院校从事的并非人们常常听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后者是培养的技工和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相似,而德国职业院校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培养的更高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德国的职业院校,理论知识部分采用“模块化教学”一个模块对应一种知识和能力。在模块理论课后,学生紧接着就要到企业中进行内容配套的培训。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是理论授课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职业院校学制为三年,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且通过相应的考试后,可获得学士学位,这一学位与综合性大学等其他类高校的学位相应等值。凭借这一学位,学生可选择性在综合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三普通本科高校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1能够有效的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当前,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现阶段,对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水平有了明显的要求,例如电子商务专业,这一专业需要较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参加很多实践竞赛,学生不仅要对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与商务知识学习和熟知,还要学会如何进行网络推广与营销,能够深刻的挖掘网络市场,维护客户关系。所以这一类专业中实践课程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与实践引导。做到校企联合、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与思考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真实需求,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使得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很大压力,如何有效的将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方面转变,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不断对办学体制和条件进行创新,加强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着力提升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从根本上改变对现有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因此地方部分普通高校的教育改革一定要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突破,构建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模式,同时还要积极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通道,让学生可以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和创新,使教学内容与经济界紧密结合。

四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缺乏特色

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定位不清,偏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与省属以上重点高校的学生相比存在研究型不强,与职业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相比差距较大,呈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使得他们在职业面试和现实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此外,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把学校的升格作为重要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建设综合大学,省属重点高校,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心出现偏离,忽视了地域特色,专业特色。当前,虽然我国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实施了一些列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推动地方普通高校迅速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存在实质性问题,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特别注重与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才能大有作为。

2实践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上,还存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社会需求相脱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开设的实践教学虽然与理论课程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是二者的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明显优化配置,相得益彰。在具体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单一,对于实践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机房上机,做一些简单的书上实验,缺乏有效的系统性,使学生在校内的实践中掌握不到真正的实践经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二是实践教学环节太空,没有针对性,例如一些老师在布置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放鸭子”情况,让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到社会上调研,假期结束后提交个人研究报告就可以,这种社会的调查类实践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调研的能力,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主要从网络上“荡荡”就交差了。这种实践无实质价值,不接地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实用性。三是很多的实践课程在具体课时安排上存在很大缩水,不少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提供不出真正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场所,即使一些企业愿意提供场所实践,但在学生的数量和时间安排上也存在诸多限制。最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管理环节粗放,实践教学一般都是在学期初上报,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在实践场所频频更改,实践的时间也不按实践任务书推进,实践老师也是不时调换,这些情况已严重的影响正常的实践教学,因此完善相应实践教学的机制迫在眉睫。

3校企联合培养的机制不健全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平台是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实施双元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但是我国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与德国的职业院校培养机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德国在《职业教育法》《学校法》《就业促进法》等多项法律中对德国学生的就业细则进行规定。2004年,德国政府与各个企业、工会签订协议,要求一个公司每拥有15名工人必须招收1名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否则将处以罚款。此外,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每年会拨经费给职业院校,一个学生一年可获得政府拨款4000欧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学生实践平台机制构建、资金支持方面还存在不足;此外,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与影响,在与地方企业签订实践基地时处于被动,致使签订实践协议条款存在不公正的现象,在很大程度影响学校的积极性。

五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实施“双元”教学模式的建议

1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2积极推进理论课与实践交替进行

通过对德国双元教学模式的调研、分析,发现德国职业院校在学校理论知识部分主要采用“模块化教学”,一个模块对应一种知识能力。在模块理论后,学生紧接着就要到企业中进行内容配套的培训。其特点是理论授课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研究型素质,同时在实践上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德国的职业院校一般采用12周轮换机制,即12周在学院学习理论,然后在企业进行12周的培训,理论与实践课程不断交替进行。学校的教学规划设置紧凑,学期结束后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假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拥有休假的权利。虽然我国的地方普通高校在这方面进行相关的探索,但缺乏足够的培训企业作支撑,致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论课时集中、比重偏大,学生的实习时间过少而主要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年甚至是最后一学期。因此有必要对其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与实践安排的灵活性,推进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才能闯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3加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实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他们的存在是双元教学能否落实的重要载体。例如德国的职业院校的教师有专职和兼职两部分。专职教师约占40%,主要负责教授理论课程。要想受聘与职业学院任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获得博士学位或与之相当的学术水平;至少5年在企业实践工作经历;获得教学资格。除了专职教师,教师队伍中更大的一部分是以合同方式聘用的兼职教师,他们主要来自学界和经济界,负责实践方面的教学指导。虽然我国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师队伍的选拔方式与德国的职业院校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我们要做的是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

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地方转型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5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还可以通过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省级“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实验、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49-153.

[2]田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与分析[J].管理工程师,2015(4):60-63 .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R].2015.

[4]木青.德国:双元制让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www.ht5.com.2016-3-18.

[5]何梦舒.“双元”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解码德国职业院校成功之道.www.ckhqp.com.2016-3-20.

[6]林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贺州学院学报师,2014(4):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