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精准扶贫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探究
杂志文章正文
精准扶贫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探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0        返回列表

王欢 王洪飞 王浩天

[摘 要] 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起点公平、资助系统衔接不够、心理关注缺失、资助资金来源单一问题,需要在“对象精准”、“预算精准”、“程序精准”及“措施精准”的要求下,通过构建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与措施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

[关键词] 精准扶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50-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教育在扶贫这一社会系统工程中,具有“扶贫先扶智”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的先导性功能和“脱贫防返贫”的根本性作用[1]。做好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是支撑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应有之意。

一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

目前,国家已经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学生在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可以申请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12种资助政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可以申请享受国家奖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8种资助政策[2]。

各高校在资助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基本遵循“动态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进行贫困生资助管理;按照“资格确认—资助申请—资助审核—资助发放”的基本程序开展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二 精准扶贫要求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贫困生认定存在起点公平问题

贫困生资格认定作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起点性工作,决定了资助政策执行的公平性。目前,在各高等学校实际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公平缺失问题。在广义层面,高校的生源结构复杂,贫困学生来自于全国不同省份,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同一贫困标准线(2015年,国家统计局按照农村年人均收入2300元计算;城市未设定明确标准)下受病、残等因素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具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资助政策实施初期很容易被忽视,是资助政策执行的“原生性”公平问题;在狭义层面,贫困学生的困难等级是由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进行人为判定的,虽然很多高校引入了综合评价、量化考核等方法消除人为判定的主观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方又不得不戴上“紧箍咒”——在学生递交申请和相关证明的基础上,通常只能依靠辅导员、学生干部、室友等有限的群体来进行信息核实;在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不充分的背景下,难免会导致贫困生资格认定出现失误和偏差。这种信息获取渠道的单一性和信息真伪鉴别的成本问题导致 “操作性”公平问题很难根除。

2 贫困生资助系统的衔接不够

目前,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并通过贫困户建卡立档的方式进行跟踪资助。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受学生地域流动等因素影响,针对贫困生个体资助的政策延续性却存在衔接性障碍。如:建卡贫困生的信息存在传递障碍。主要表现为各区县对贫困户进行评定、登记并录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后,高等学校却没有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会导致贫困生暂时性“隐形”,造成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衔接不够,资助政策落地困难。

3 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心理关注不够

在公平性原则要求下,各高等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前,按程序要求需要对拟接受资助的学生及资助等级进行公示,这种公示是保证资助公开透明的必要性手段,但同时也会引起学生个人隐私公开化和学生群体标签化的问题。个人隐私公开化表现为学生的家庭收入来源及收入状况对特定范围人群全部透明,拒绝公开将有可能失去申请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资格;学生群体标签化表现为需要在平等学生群体中划分出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在享有其他学生不能争取的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要求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定时长的公益劳动,不能购买电脑、高档手机等。隐私公开化和群体标签化都极易引起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逆反、失衡、焦虑等。这种并发的心理问题不但存在于贫困生中,同时还存在于其他普通学生中,这类隐性的心理问题很难引起资助工作者关注,如若引导不当将引发两个群体间的对立性情绪或行为。

4 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单一

来自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全国共资助学生逾3.3亿人次,资助金额超过470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及助学贷款占资助总额七成以上[3]。财政资金在贫困学生资助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扶贫工作意志,但其它资助来源特别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金的短缺,反映出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帮扶资助关注不够。资助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导致资助对象过分关注国家及省市等政府助学金,成为产生“轮流资助”现象的根源性问题,甚至有高校为了避免矛盾发生而产生“平均分配”现象。

三 精准扶贫要求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

1 “对象精准”是高等学校实现精准资助的根本要求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作为一种“弱势补偿”,其本身饱含制度善意和人文关怀。如何将有限的资助资源用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是摆在资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消除“轮流资助”现象的根本途径。在实现“对象精准”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努力通过各种合理渠道扩大知情权,争取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状况作出综合评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贫困大学生隐私、保障学生的合理权益,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为了解决“对象精准”这一问题,国内一些高校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如江苏大学进行贫困生资格认定时核检学生手机的消费情况,在综合评定后对月消费额超过300元的贫困生进行降等或取消资格处理;南京理工大学对全校1.6万余名在校本科生的食堂消费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后精准确定餐补对象,既实现了资助金的精准发放又保护了学生隐私。这为我们在新时期下实现资助工作的“对象精准”提供了思路。

2 “预算精准”是高等学校实现精准资助的保障要求

目前,财政拨款作为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主要来源,需要执行财务支出预算制度,其经费下拨额度与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和困难程度相挂钩。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会导致资助方案的粗放化,造成高等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客观差异“视而不见”,缺少贫困生的精准识别、细化和分类,将贫困生的贫困原因同质化处理。这种粗暴输血、大水漫灌的预算分配方式,不仅浪费了极为珍贵的政府扶贫资源,而且大大影响了扶贫效果。

在“精准扶贫”的要求下,学校层面做到“预算精准”,才能有效避免教育行政部门划拨的资助款项花不完、年终退回拨款单位的问题,使扶贫经费真正的按需发,实现资助范围的最大化;院系层面做到“预算精准”,才能根据贫困学生实际状况研究制定合理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避免“平均分配”现象。

3 “程序精准”是高等学校实現精准资助的方法要求

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各高等学校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工作流程,并能够鼓励各学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规范认定程序,努力消除“轮流受助”现象。

但在“精准扶贫”的要求下,资助程序仍需更加精准。这需要资助工作者提高学生资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学校确认学生身份、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资助“精准度”;同时要完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管制度,加强对国家资助资金的监管,确保每个资助项目都能切实落地,彻底杜绝资助资金的跑冒滴漏,真正让国家资助政策精准落实到需要资助的学生身上,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措施精准”是高等学校实现精准资助的效能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按层次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资金需求虽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期间的主要需求,但同时也是低层次的需求,精神激励则是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赢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4]。

高等学校在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过程中,“措施精准”在根本上决定了资助对象各种需求的满足度,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应在满足学生资金资助需求的同时努力凸显个体尊重,多头并举促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提升。“措施精准”一方面要求高校要落实“奖”“助”“贷”“勤”“补”等资助政策,保证资助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公开,在程序上为每一名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公平获得资助的机会;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资助工作不能仅满足在资助金的发放层面,而是要更加注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提升,使资助工作能够真正实现“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双呈现、双成效。

四 精准扶贫要求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构建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完善资助方式,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资助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精准资助”的工作机制与管理体系,形成“认定精准、措施精准、管理精准”的工作格局。

1 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量化体系构建

精准扶贫要求下的贫困生量化认定体系应由三个部分加权组成,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P1),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P2)与道德品质(P3),其量化认定标准可由公式表达为:

P= K1P1×0.4+P2×0.4+ K2P3×0.2

其中:

P1反映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初次进行认定时主要以贫困生的建档立卡资料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中反映的家庭经济情况为准。在学期动态调整过程中,要根据贫困生家庭的病残情况、地区经济收入平均水平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情况进行系数K1 (1

P2反映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该指标应多部门联动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得出,其主要数据来源应包括学生的电话费、食堂消费及非必要性消费支出(如校内网使用费等)。进行消费数据分析时不但要考量贫困生的消费支出绝对值,还要对消费频次和消费平均额度进行综合加权。

P3反映贫困生的道德品质状况。该指标保证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育人导向,其主要指标应包括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主动性、参加回馈性公益活动的频次及在校生活方式健康度等。为了鼓励高年级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勤工俭学、参与社会性活动等形式获取社会资金资助,量化考评中应引入修正系数K2(0.8

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量化得分将作为资助政策执行的重要依据,其分值越高则代表学生的资助需求越强烈,资助的政策倾斜应该越明显。

2 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措施与管理体系完善

开展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还要注重各类资源的整合,使资助措施与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补充和完善。

一是要丰富资助资金来源,促进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手段多元化。高等学校要通过主动加强企业、特别是校友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激发企业投入教育资助的热情,使社会资金成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等学校要通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使企业得到实惠性的反馈,形成良好的教育资助互动局面。

二是要丰富有偿资助手段,加强勤工助学的内容管理。高等学校要在校内积极开辟适合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供空间、物资和财力上的支持。特别是要结合高等学校特点,重点提供丰富的助研、助教、助管等富知性岗位,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与竞争意识,使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完善人格。

三是要加强资助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5],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推进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重点要建设好资助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辅助资助管理部门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同时,还要建立网络版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服务网站,促进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效率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度”。

四是要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助困、助心、助学、助业”四位一体的“四助”育人工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就学护航、健康成长引航、顺利成才导航以及职业发展助航。其中,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帮助贫困家庭彻底脱贫的重要工作[6],也是根除“能力缺失型贫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根本性工作。学校要通过个性化职业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发挥就业指导在扶贫工作中系统化、持久化的作用[7]。

总之,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步入了“转型期”,只有逐步提升资助对象、需求、形式与效能的精准度,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完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8]”的光荣使命,真正使教育成为扶贫治本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刘传铁.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 [N]. 人民日报, 2016-01-

27(05 ).

[2]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平台. http://xszz.chsi.com.cn/

[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http://www.xszz.cee.edu.cn/tongzhigonggao/

2015-08-21/2320.html

[4]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08-111.

[5]黄进.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36):24-26.

[6]梁嘉.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6):23-24.

[7]邓红珍,罗洁,郭瑞. 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初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 :192-194.

[8]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