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创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杂志文章正文
创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0        返回列表

魏艳辉 何红光

[摘 要] 创业教育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大学生创业资本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资本的特点,借鉴杠杆原理,构建了以创业教育平台(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平台)为支点、创业机制为杠杆、创业氛围为动力源的“平台+机制+氛围”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创业资本;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12-03

随着高校转型日趋逼近,创业教育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一些高校虽然在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成果对大学生创业绩效提升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曾对大学生创业资本与创业绩效做过大量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资本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且这些创业资本关键在于自身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所积累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1]。因此,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将这三类资本有效地融入到创业教育中形成新的尝试。

一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资本情况调查

为很好地研究大学生创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笔者曾从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四个维度17个变量对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进行分区域、分行业抽样对创业大学生(正在创业或创业失败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收回有效问卷625份。为更好阐述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本研究已删除了经济资本的相关测量变量,经整理统计得到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各因素的得分分别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5分,要求被调查者根据题项与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做出选择。

从表1可以看出,625位被调查者中更多关注的是家庭收入、个人消费水平、创业团队、实践经验、知识视野、贵人相助、管理工作经历等因素,而从创业绩效来看,仅有35位创业者创业绩效非常好,而有260位创业者绩效非常差;可见,现在大学生创业绩效并不理想,创业教育中有很多因素值得进一步强化。

针对上述调研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述14个因素进行归类,最终分别命名为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并从创业绩效的不同程度对各类资本评价情况分析见表2。

从表2可知:

从创业绩效较好(创业绩效在3以上)的大学生的评价来看:创业绩效较好的大学生普遍对知识视野、实践经验、家庭收入、个人消费水平、学生管理经历、贵人相助等变量评价较高,尤其是知识视野、实践经验、家庭收入、个人消费水平和学生管理经历。

从不同的创业资本结构评价来看:人力资本中普遍关注的是实践经验、管理工作经历和知识视野,心理资本中普遍关注的是乐观和希望,社会资本中普遍关注的是个人消费水平、家庭收入和贵人相助。

从整体创业资本和创业绩效的评价来看:创业绩效较差(创业绩效在2以下)的大学生对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的评价普遍偏低,而对社会资本的评价普遍偏高,由于创业绩效较差的样本有395个,这也导致了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在整体评价中优势不明显;同时,整体对社会资本的评价普遍偏高,这也足以说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普遍关注社会资本的积累,但也可以看出创业绩效较差的大学生对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关注普遍低于创业绩效较好的大学生,因此,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积累可能更能促进创业绩效的提升。

二 对大学生创业资本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主体,其自身办学机制相对灵活;且经历10多年的发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从创业主体的大学生来讲,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敢想敢闯、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家境较好、有的自幼受到创业环境的熏陶,情商高于智商、人际交往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搜索各类信息,这些特点为创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积累。

2劣势分析。独立学院师资匮乏,特别是创业型师资尤少;同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忽视了专业之间差异,创业教育未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同时,独立学院大学生自学能力较差,由于急功近利导致韧性不够,三本院校相对层次较低,虽然见多识广但知识视野的深度不够,缺乏实践与管理经验。由于经历挫折较少,导致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不足,这些劣势是大学生创业资本积累不足的主要原因,这将严重制约大学生创业资本的积累。

3机会分析。在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指导下,各级政府、各高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积极提供创业条件和平台;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为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产业,在这些新兴产业中不乏“90后”身影;同时,随着创业经济的发展,社会舆论及媒体也为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这些将为大学生创业资本积累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4威胁分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年有很多的企业倒闭,有一些产业被淘汰,甚至有些人用“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来形容企业家,诸如此类现象在社会中频频出现,因此,创业面临了来自市场挑战的威胁;中国传统家庭对孩子呵护有加,均希望小孩能找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这使创业面临了来自家庭压力的威胁;同时,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社会对刚出校门的毕业生的不理解等诸多因素,使得大学生创业也面临其他的一些威胁。

通过上述SWOT分析,可以从大学生创业资本视角入手,充分利用创业资本的优势、弥补创业资本的劣势,把握创业资本的机会、避开创业资本的威胁,构建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模式,促进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形成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

三 基于创业资本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借鉴杠杆原理,大学生在撬起整个创业项目过程中需要找到很好的支点,如果没有合适的支点,很难创业成功;同时,创业将会遭受到来自市场挑战、家庭压力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威胁,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杠杆,有再好的支点,创业也很难持续与成功。因此,本文充分结合大学生创业资本的特点,將创业教育平台视为创业支点、创业机制视为创业杠杆、创业氛围视为持续的外在动力,构建了“平台+机制+氛围”的创业教育体系(如图所示)。

(一)构建大学生创业资本积累三大平台,为其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1 构建人力资本积累平台,奠定大学生的第一创业资本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构成主要包括实践经验、学生管理工作经历、知识视野、学习能力、院校类别等方面;而院校类别是各高校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但这点无非是决定了人力资本质量的一个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人力资本积累平台。

(1)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较完善的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因此,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融合。首先,可以紧扣创业教育的目标,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将行业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其次,结合各专业课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把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再次,可以以某门学科课程为依托或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的内容,将创业教育的内容与该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同步进行;最后,为确保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课时、特定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课外时间来吸收和掌握所学内容。

(2)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全真环境下的实习、实践场所。学以致用是创业教育的根本,实践教学平台主要通过校内和校外来建设。在校内,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跨专业实训平台、虚拟创业公司经营、创业工作室、校园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让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去升华和提炼所学知识。在校外,充分发挥校企、校地合作功能,与地方企业建立稳定的、深度的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

(3)优化创业师资,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业师资是创业教育的保障。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引、聘、送、带、下”[2]等方式来优化创业师资队伍,引,即引进来,从各高校引进一些高素质教师;聘,即聘请,从政府、企业聘请一些高职称,且具有理论与实践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优秀人才;送,即送出去,将自有师资送到外面进修、学习;带,即老带新、师傅带徒弟;下,即下基层,将已有师资派到企业、基层进行锻炼。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取体验式、项目驱动式、开放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其自学能力。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阔知识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科研训练项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去思考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鼓励科研团队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2 构建大学生心理资本积累平台,为其创业提供牵引力

所谓创业心理资本是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从增强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等等路径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进行训练。

(1)培育积极的校园创业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积极的校园创业文化是心理资本培育与开发的基础,通过校园创业文化的熏陶,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生观等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创业行为。

(2)开展丰富的创业活动,培育积极的创业心理。如创业者报告会、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实训活动、职业规划活动、野外求生等,通过这些与创业相关的活动,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和创造机会。

(3)在课程中融入一些心理训练,进行心理资本积累。在一些课程中融入一些目标训练、时间管理、心理训练、压力训练、心理援助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使其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

3 构建大学生社会资本积累平台,为其创业提供支撑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社会资本的积累更多依赖于创业大学生个人及家庭,但从高校创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就无所可为,学校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现有社会资本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1)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创业实践活动,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如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科技训练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创业项目对接会、相关行业会议等创业实践活动来扩展大学生的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范围,寻求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甚至是通过这些活动来与政府、企业等部门建立一些合作关系,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会资本;当然,在鼓励大学生参与这些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

(2)引导大学生整合现有社会资本,改善社会资本结构。家庭及其关系的网络是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对于创业大学生来说,仅仅通过自身构建的社会资本可能还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可以充分整合家庭亲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利用一个网络的成员可以通过其行动与其他网络建立联系,如此不断地延伸,一个人可以与很远的甚至是素不相识的网络成员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某种特殊的网络体系,并将其纳入自身的社会资本系统之中[3]。从而实现社会资本的优势互补,将社会资本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3)整合校企、校地资源,拓展个人与家庭的社会资本。高校可以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探索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一些创业风投、创业项目入驻校园孵化园;进一步完善创业孵化园的管理机制,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和必要的创业场地;积极鼓励大学生进入创业园进行实习与实践,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一些短期的劳动力。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为创业提供必要的撬动杠杆

1 构建创业教育耦合机制,优化创业资本结构

创业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或几个平台的运行,而是各资本平台耦合运行,相互转化的过程。郭新宝[4](2014)认为创业资本是创业者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加法模型,三者之间互为补充并可以相互替代。因此,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资本平台的有效运行,构建各创业资本平台相互耦合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创业资本的相互促进、相互转换,从而优化大学生创业资本结构。

2 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立创业基金、建立监管与反馈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和制度等,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三)多方联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其创业提供外在动力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并非高校单独能完成,学校仅仅是对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还需要家庭的支持、社会的参与、政府的引导和保障。因此,创业教育需要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联动,相互配合与支持,以营造一种“崇尚创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保护创业、服务创业”的全民创业氛围,为大学生敢创业、愿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创大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何红光.大学生创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教

育发展研究,2015(5):35-40.

[2]李明秋.董连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人力资源管理,2011(7):161-161.

[3]张旭东,王宏蕾.基于“三维资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14-108.

[4]郭新寶.创业者的三维创业资本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