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基于专业背景
杂志文章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基于专业背景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牛建强 解佐欣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存在脱离专业的弊端,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基于专业背景,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本质内涵的要求,专业背景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专业背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新内涵,也适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基于专业背景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树立的新理念。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24-02

在中国知网以篇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检索,可检索到240多篇文章,纵观这些研究可发现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或者侧重于对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传授,或者侧重于社会或高校宏观角度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或者侧重于对创新创业内涵和要素的分析的基础上主张把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课题体系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的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该基于专业背景,与专业相结合,虽然有的学者提到了这点,但只是只言片语,未见有系统的论述。

一 基于专业背景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本质内涵的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本质内涵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是创新的具体化体现形式又促进创新,所以说创新是创新创业的核心属性。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但对于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来言,应着眼于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以利于长远整体社会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核心内容。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实施创业教育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国办[2015]36号文指出,高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结合专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是社会各领域内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管理等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反映到高校就是专业设置越来越细,高校不仅应培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应该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要求。

二 专业背景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专业背景与创新创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甚至专业实习和专业技能大赛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基础或者创新思维的启发;反之,创新创业作为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既能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内化,又能在解决现实难题中去补充自身专业理论和知识的不足,甚至去探索未知的专业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所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专业学习来开展,而专业学习要注重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渗透。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创业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载体,专业教育中要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

创业教育起步较早且较为完善的美国也提倡创新创业与专业相结合。2009年由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在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某种能力应该通过从事需要这种能力的活动来获得,也就是说,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应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培养创业能力所需的与其说是一门新的独立研究领域,不如说是对学科教学过程的“重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虽然是提倡在全校营造创业氛围尤其是对非商学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并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但是其主旨是在提倡各学科教师“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创业课程,从而帮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创业”。

三 基于专业背景是时代赋予的高校人才培养新内涵使然

人才培养是高校永恒的社会使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使命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由原先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入创新来驱动的发展阶段。创新亦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在中发〔2015〕8号文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所以说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时代社会赋予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新内涵。 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步入社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还是大多数的,“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岗位的人员中,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占大多数,特别是在研发等技术部門,这种相关性更高”。所以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应该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基于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时代赋予的高校社会使命使然。

四 基于专业背景符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

当前在大学生中怀有强烈创业意愿的是极少数,根据笔者对自己所带的2011至2016届的学生进行调查,怀有强烈创业动机的只有3%,同时又具备创业客观条件只有1%左右,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讲授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和相关政策是感兴趣的,而对于其他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况且单纯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事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导致学生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冲突。

另外,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创意绝大多数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即自己接触过的事物,至少也是认识较为深刻的事物。大学生认识最多、最广、也最深刻的事物往往是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事物,对于这类创新创业大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理论和知识方面的优势,尽快入手并提高创业成功率。比如在“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往往是在大学专业知识领域的基础上进行创建,或是在相关领域进行延伸”,教育类大学生创业往往是与教育有关辅导机构等。所以应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着眼于培养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是符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的。

基于专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专业教学中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专业背景也利于破除当前高校追求企业家速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端,而是着眼于整体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后劲的培养,从而促进创新型社会的构建。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基于专业背景。

参考文献

[1]李长萍.创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2).

[2]罗三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3]陈辑.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谈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4]王毅.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及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