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0        返回列表

王林毅 于巧娥

[摘 要]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向新一轮教学质量提高进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我们发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般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12-0048-02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评价不全面

我们知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由传统的普通院校或是高职院校转制而来,教学过程依然沿用了以往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偏重于课堂的理论环节,主要表现在:重课堂的理论评价轻实践评价;重课堂显性的定量化评价,轻课堂隐性的定性化评价;重教师教学评价,轻学生学习评价;重课堂过程评价轻课堂效果评价;重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轻学生素质评价。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缺失

当前,应用本科院校都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在评价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采取了督导组评价、院系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四级评价过程,这些评价关注的是教学中的“教”的评价,很少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果的评价。造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强调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学”的评价,这就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缺失和不全面。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弹性和发展性指标

现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重视显性的规范性和易于操作性等定量化指标的评价,忽视隐性和素质性(如技能掌握、实践操作、学习成果、创新能力等)的定性化指标的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重环节评价,轻整体评价。注重那些易于量化的表面性的评价指标,而这些指标往往难以触及教学本质的东西,所以并不能完整而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质量。

二 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般性原则

(一)科学价值导向原则

科学的价值导向原则,就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必须遵循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原则。评价指标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又要全面、可靠和有效,评价内容的各项指标既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又要区别对待,有所侧重,真正地形成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教师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还应该体现出其积极的价值导向原则,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要与教师的评优、晋级、职称评聘、年度考核、个人奖罚等相結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遵循发展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断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应该始终遵循发展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原则,使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性原则,并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原则。这样就会更好地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在现代教学评价体系中,特别强调显性的定量评价与隐性的定性评价相结合,并且要遵循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才能真正地对课堂教学质量做出客观、公正、准确、合理的评价。在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后,还要对评价的信息与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总结性的评价结论,把统计分数的量化评价结果转化成评价的等级,并以能够让教师接受的最恰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被评价的教师,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不仅仅是要评价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要评价学生“学”的效果。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往往重视的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而轻视了对学生“学”的效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质量是反映教师“教”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必须把“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内容。这样才会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因素

1 学生评价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学生评价要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务处统一对该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评和统计,归纳总结,汇总存档。为此,学院必须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内容和权重以及评价标准和要求,保证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达到公平、公正和可靠。

2 系部评价

系部评价主要由系主任领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价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成员为相关教研室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系部评价是对本系部的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和相关环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测评和评价,并把有关测评结果上报学院和教务处。系部评价不仅仅是同行之间进行评价,还要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不定期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定量与定性地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3 教学督导组评价

教学督导组应该由专家教授和各系部退休的老教师组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教学评价、评估、监督检查教学质量的机构。教学督导组要在每一个学期的初、中、末以及平时,对全院的教师通过听课、实际考察、教学过程、学生座谈、教师座谈以及各系部对教学质量意见等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督导评价,并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排序。进而提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好与坏的表现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4 学院评价

学院评价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组与教务处、督导组、各院系密切配合做好评价工作,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做出最终的结论。可以通过教学查检、听课、督导评估、学生测评、座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总结,并将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级和上报、公布。同时学院和各院系应当建立每个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档案,确保每一个教师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性。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系统

1 教学监督系统

(1)教学督导查检制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建立院系两级的教学督导查检制度。院级督导主要是对全院各系部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开展评估与评价,包括教学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进度、监督检查与指导、开展专项检查、教学质量评价和测评等。各系部督导查检是对本部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与评价、测评,并提出教学建议。两级督导查检既要分工合作,又要有突出重点环节,做到教学质量查检过程的全覆盖。

(2)听课和评课制度

学院教学专家组、督导组、院系质量评估小组、教师同行等有关人员,要不定期地对教学课堂教学进行听课和评课活动,这是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通过听课和评课制度的常态化,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问题,为及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是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教学检查制度

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学检查是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检查要把不定期的日常查檢每月的查检与每一个学期的开学前、期中、期末查检相结合。教学查检不仅仅是查检课堂教学情况,还要查检教师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是否一致、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课后教师反思小结和学期课程教学总结、实践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

2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由四级组成:学生、系部、教学督导组、院质量检查组。每一个学期都要对教师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测评与评估。并把每个学期的四级评价结果上交给学院的教务处,由教务处对评价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每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和评价等级,并向教师本人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以此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3 信息反馈系统

(1)教学督导反馈

教学督导组在督导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教师教学质量、讲课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与督导,对所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向教师反映,对形成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要通过书面材料及时向学院领导、教务处和各系部反馈,提出对策,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

(2)教学评价系统反馈

对每一次、每一个阶段的四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结果要及时汇总,真实、公正、有效地反馈给学院领导、教务处和各系部和每一个教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和个别存在的问题,由学院领导召集教务处、督导组、各系部质量查检成员等共同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3)学生教学信息反馈

学生教学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通过教学信息中心、学生信息员收集各系部、各班级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教学能力、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责任编辑王义祥)

参考文献

[1]王林毅,于巧娥.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价方法与原则[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