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特征
杂志文章正文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王林毅 于巧娥

[摘 要] 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实施绿色生态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本文在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并对其应有的特征加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原则;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9-0040-02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是学校为维持和提高自身教育质量而主动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管理过程,是学校作为一个自主发展、管理的系统组织,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理念为指导,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构建具有自我改进、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功能的教育质量管理综合体。它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是对整个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体系建设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它以学校发展为保障对象,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而不断地调整学校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保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地持续发展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会更好地让学校教育质量获得稳步发展。

一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所以必须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目的以及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将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强调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质量保障目标体系。同时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内涵特征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这一原则,紧紧围绕教育质量保障这个抓手来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深化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培养目标。

(二)全面性原则

教育质量保障體系构建的全面性原则是用系统论观点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与反映,更是现代教育管理所强调的整体性观念的体现。所以,全面性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影响内部质量保障的各个要素和环境做出的规范与量度要求。在整个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过程中,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系统和组织机构,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质量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质量诊断与评价、监控与反馈和调控作用,形成质量保障系统的“投入保障”“过程保障”“结果保障”和“质量文化保障”的有机统一体,充分体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面性。

(三)全员参与原则

现代质量管理的思想精髓就是全员参与性。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落实全员质量责任、提高全员质量能力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原则。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办学质量,每一个人都对教育质量保障负有责任。所以质量保障责任不仅仅是学校的领导的事,还应当包括职能部门、院系、专业组、管理者、教师、职工和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使用、行动、感受到自己就是保持和提高质量保障系统中的一员,并积极投身到不断持续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之中。

(四)发展性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必须是与时俱进的才能不断地持续保障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我们在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时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激励学校和个人内在活力,持续提升教育质量,还必须表现持续、发展、改进、创新的时代精神。因此,改革、发展、创新应该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旋律,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提高质量保障,以便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点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五)个性化原则

不同的高职院校都具有自己办学的特点与办学品牌特色。所以,在设计、构建本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符合本学校办学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体现本校的质量保障体系的个性化特点,不能千篇一律,还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重新建构与修正。这种个性化特点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一种特色,而且还表现在具体的微观层面上,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上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中,都要体现出符合本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特点与特色。

(六)关键性原则

质量保障体系内部的各系统、各层次与整体之间的相关度是不同的,而且还会经常发生着变化。学校领导在监管质量保障体系工作时,要善于抓住质量保障体系内的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遵守关键性原则。不仅如此,在日常的质量保障体系运行过程中,更要突出关键性原则,设计好关键环节与内容的实效监控与评价的指标内容与权重,抓好关键要素的监控、监督与评价,让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与关键环节真正“用”于成为确保教育质量与提高的关键因素。

(七)可操作性原则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学校对教育质量保障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对教育质量保障进行具有可操作性、诊断性和调节性的过程。对体系内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监控、监督的指标内容应该是可测、可比、可鉴定的,让质量保障体系内的各项指标具有明确性、简单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操作性不仅体现在“定性”上还能够体现在“定量”上,使得评估与诊断、监控与评价的结果即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体现真实客观、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在要求。

二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特征

(一)全员性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标的实现不是单独依靠某一成员或某一方面努力就能取得成效的,而是必须依靠全体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全体相关人员既包括学校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也包括教师、教学服务人员和学生等。缺乏任何一方的积极参与,质量保障活动就无从谈起。让全体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在质量保障过程中的作用,形成教育质量保障的共同体,人人重视质量、处处体现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发展性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有根据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和发展教育质量内涵与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只有不断地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并丰富其发展的内容才能让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生成性和生命力,才能保障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获得更大的提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以学校发展本身作为保障对象,以发展作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它构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发展的战略实践的主要途径。所以发展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

(三)自主性

自主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性。首先是自主发展的决策性。在一系列关于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学校有自主发展的决定权,自主选择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与方法。其次是自主的资源调配。学校可以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适时地自主选择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资源进行自主的调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第三,自觉的机制约束。自我约束机制包括权力制衡机制、自我检查机制、质量评价机制、问责机制、管理服务机制、内部的竞争机制以及教师的自我激励机制等。

(四)生成性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内部质量体系建设不是天然的现成的形成的,而是根据学校发展的定位、办学特色以及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来主动构建和生成的。学校基于教育质量保障的需要,对有关的质量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评估与监控,查找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与建议,重新建立、调整、完善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环节、各要素与构成的系统,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具有自我的生成性,以确保教育质量目标的有效达成与提高。

(五)诊断性

这里所说的诊断性就是教育质量的评估,是对整个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监控、监督与评价。教育质量监控、监督、评价体系是质量保障体系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评估专家团队,教学督导检查与评价制度,对质量保障体系内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常态化的诊断、监控、监督,并对其采集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找出并积极寻求解决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更好地达到促进教育質量保障发展的目的。

(六)融合性

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依靠政府、社会、企业等外部环境的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依靠内部质量保障各要素之间有效的运行与密切地配合。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一个以内部质量保障为主、外部质量保障为辅、内外并举相融合的质量保障体系结构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和发展内部质量保障过程的中心地位,只有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各要素之间运行和各环节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很容易发现质量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为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证,才能促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高效运行和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建飞.高校本科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陈丽萍.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