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教书育人》杂志

杂志等级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杂志文章正文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27        返回列表

李莉

[摘 要] 山东华宇工学院2018 年度教育教学与新工科研究项目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研究,旨在全面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课题的研究,采用 ARCS 动机理论来支撑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全过程,结合移动互联网手段,探索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并在改革过程中完善教学资源。

[关键词] ARCS动机;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9-0090-02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结合自身需求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选择,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学习方式也更加灵活。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进行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重点在如何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利用好海量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既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背景,以ARCS 动机模型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做好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研究,建立全课程的“三单”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全面引入“蓝墨云班课”app进行教学过程实施,确保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通计算机基础应用的专业人才。该研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开辟全新领域,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 ARCS动机模型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 凯勒(John M.Keller)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综合了当今许多学习动机理论,首次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一书中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型。Keller 提出并引入教学设计的 ARCS 动机设计模型,从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Satisfaction)四个维度,总结出一系列面向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ARCS 动机设计模型可以概括为: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某一学习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如果学生找到了学习任务与自己预期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学习动机就会得以维持;接着要让他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自信心会使他的学习动机继续维持;最后,当他实现了预期学习目标,体验到学习成果带来的成就感时,这种满足会使他的学习动机长久地维持下去。

国外有很多关于 ARCS 理论的研究,并且通过各种实验证实了其有效性,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与应用。铃木先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对日本从1987年开始到1993年引入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情况做了介绍;2004 年,凯勒教授和铃木先生合作的Learner Motivation and E-Learning Design: A Multinationally Validated Process,对网络学习背景下的模式应用进一步做了有效性的研究;2009 年,Chan Lin, Lih-Juan 的Applying Motivational Analysis in a Web-based Course一文运用ARCS 模式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使用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 理论不仅适用于国外的教学,在国内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书籍方式对于该理论的介绍不是很多,其中有盛群力、李志強在 1998年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论》,该书籍详细介绍了 ARCS 动机模式;另外谢利民教授在他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也对 ARCS 模型四要素和学习动机的激发进行了介绍。近几年,不断有各类关于 ARCS 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涉及不同层次的诸多学科,如:谢丽的基于 ARCS 动机设计模式的网络学习环境研究、陈宜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邓滢的基于信息技术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孙薇娜的英语术语学习动机设计模型‘ARCS的研究,等等。

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了中小学(基础教育)以及职业院校、大学等各类中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在学科方面的应用涉及了文理艺术等各类学科。但是国内对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都只是对于相关理论的介绍,且实践运用不多。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该动机设计理论的适用性非常强,进一步挖掘该模式在应用型本科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领域的指导价值,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是面向全部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教学尚存在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指导理论高度不够的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教学资源单一。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丰富,但是这种调整一方面是被动进行的,另一方面幅度较小且效果甚微,局限在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等基本资源上,多数是对教材内容的电子化搬运。鲜有将ARCS动机模型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Satisfaction)四个维度的理念与教学资源的设计结合的做法。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依然保留。即使作为信息技术这样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依然没有全面进行课程深化改革,普遍存在教师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且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不够丰富,尤其是手机移动互联设备未广泛推广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總之,结合互联网各种软硬件条件,以ARCS动机模型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案例很少见,缺少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三 基于ARCS动机模型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各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手机互联网终端设备辅助教学实施两方面。

1 基于ARCS动机模型,开发“三单”教学资源

本研究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单”“课堂学习任务单”和“课后复习任务单”三单教学资源,将ARCS动机模型四个维度的理念融入“三单”教学资源中。以“三单”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引导文件,在“课前学习任务单”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引起学生注意(Attention),通过“课堂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联系知识相关性(Relevance),“课后复习任务单”巩固知识,建立学生自信心(Confidence)。通过研究,完善全课程的三单教学资源。

2 基于ARCS动机模型,引入“蓝墨云班课”app完成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三单”教学引导文件,利用移动互联设备作为载体,选择“蓝墨云班课”这一新兴课堂教学助手辅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可以将教学效果放大,手机(或Pad)等互联设备的使用,“蓝墨云”中经验值等奖励,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进而获得学习快乐感和满足感。也满足ARCS动机模型中的S(Satisfaction)教学策略。

“三单”教学资源、蓝墨云班课与ARCS动机模型的联系如图1所示。

四 结论

整个研究过程达成以下三点目标。

第一,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第二,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推广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三,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开创全新的“三单”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各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

通过该课题的两年研究实践,将完善本科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单”教学资源,借助移动互联载体教学实施,实现ARCS动机模型中四个维度的学习动机目标,形成该课程完整的一套教学方案,达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5):95-101.

[2]郭艳燕,杨军.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递归函数”教学内容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8(06):140-144.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