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唱响红色主旋律——百色币第一小学打造“红色德育”特色纪实
杂志文章正文
唱响红色主旋律——百色币第一小学打造“红色德育”特色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20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秦越霞 通讯员 马丽娅 黄业宽

5月28日上午,百色市第一小学(也叫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以下简称百色一小)举办了一场“红色教育耀校园,童心共筑中国梦”庆“六一”班际唱红歌比赛。比赛在该校室内体育馆进行,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大组,学生人人参与,共享节日的欢乐。《红星闪闪》《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歌唱二小放牛郎》等“红色歌曲”成了众多班级的参赛曲目。比赛中,学生甜美的歌声、优美的动作、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出的感恩、爱、梦想和快乐,赢得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经过激烈的角逐,二(5)班、四(3)班、五(3)班荣获特等奖,其他班级均获得相应的名次。

该校校长吉秋凤介绍,此次红歌比赛只是该校“红色德育”常规活动之一。多年来,该校以“发扬右江革命光荣传统,打造红色德育特色强校”为办学定位,以“弘扬光荣传统,培养具有革命风骨的现代学生”为办学宗旨,“红色德育”特色创建工作稳扎稳打,成效卓著,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老树开花,继承与创新并存

百色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原校园中央,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庄严矗立,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铁映、蒋正华等曾亲临该校视察,赞誉该校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老区教育的明珠”。多年来,百色一小历任校长都注重弘扬学校的光荣传统,带领全校师生团结奋进、争创一流。

“必须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地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百色一小现任校长吉秋凤目光坚定地说。怀着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该校领导班子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使该校“红色德育”特色建设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

2010年8月,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启动实施,子项目“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着重于提炼和建设学校特色。时任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北师大客座教授、校长项目负责人刘永胜到百色一小进行了实地指导,他指出,应把“红色德育”确立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多次研讨,百色一小决定以此项目为新起点,深入探索学校特色建设规律,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完善保障机制,创设红色校园文化,拓展“红色德育”活动空间,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网站,赋予“红色德育”新形式、新内涵。

百色一小完善各项机制,以保障“红色德育”特色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校长吉秋凤为组长,黄婷、刘雪梅、李智孙、马丽娅为副组长,成员包括中层领导班子、科研组正副组长、大教研组正副组长、年级正副组长,将学校“红色德育”特色建设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其次,制定了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第三,建立精细化的检查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红色德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规定每学期的常规检查不少于2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第四,制定“红色德育”特色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最后,构建“红星德育评价体系”,以“四级评价”(个人自评、班级推荐、大队评选、校级评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解决了德育评价问题。

2012年8月,原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整体搬迁至百色市龙景小学,两校合并,重新命名为“百色市第一小学”。在更现代、更宽敞的校园里,红色文化逐渐渗透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在教学楼的4个楼层,均创设了丰富的主题文化,一楼是“爱我家乡”系列,展示了百色起义烈士陵园、清风楼、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红军革命遗址,二、三、四楼分别为“养成教育”系列、“军事与科技”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学校中开设了校史荣誉室,陈列学校历史资料,加强红领巾广播站建设,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广播“红色故事”和“红色歌曲”,加大红色文化在学校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中的分量。此外,学校的每个中队(班级)都以红七军或革命先烈等战斗英雄名字冠名,如“邓小平中队”“张云逸中队”“韦拔群中队”等,全校42个班级就有42个响亮的名字。

为了拓展“红色德育”活动空间,2011年,百色一小率先与百色起义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积极培养“红领巾小记者”与“红领巾小小讲解员”。2012年3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时,百色一小“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精彩娴熟的讲解赢得了领导的赞扬。

1月4日,在该校多功能厅,一场以“学校特色建设扎根于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建设与课堂教学研讨会”正在进行。该校梁莉莉老师展示了一节五年级语文课《狼牙山五壮士》,其精彩的讲解吸引了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个学校的老师。吉秋凤校长说:“以往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比较薄弱,现在通过课堂来渗透德育,成为最省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自“红色德育”特色建设工作开展后,百色一小将红色文化根植于课堂教学,依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实际,开发了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的校本课程,形成了《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童谣》三大校本课程体系,并创办了校刊《红色乐园·八一》。

吉秋凤校长介绍说,在三年多的“红色德育”特色建设工作中,百色一小以“塑造红色——环境建设篇,唱响红色——红歌传唱篇,传承红色——感悟展示篇,追忆红色——校史诵读篇,叙述红色——精彩故事篇,实践红色——实践活动篇,亮闪红色——校荣我荣篇”七个篇章串起特色建设工作。如今,该校已经形成了“以德励志,以德育行,以德陶美,以德欢心,以德健体,以德育智”德育体系。

七彩缤纷,德育活动涤荡人心

4月3日上午,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百色一小组织四年级学生分别到百色烈士纪念碑和百色起义纪念馆敬献花圈和参观学习。通过重温入队誓词、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英雄塑像园、聆听“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对革命烈士事迹的介绍,同学们受到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回校后,四(6)班学生黄聆玲在作文里写道:“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先烈,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用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五(4)学生罗煜凯则以诗抒怀:“壮士铁臂举大枪,鸣鼓扬旗战沙场。并肩战斗为真理,浩气长存永不朽……革命精神存心底,化作动力创明天。”

该校政教处主任黄业宽告诉记者:“三年来,我校实现了各项德育活动常规化,确定每年的4月份为革命传统教育月。”每到4月,百色一小都会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确定相应的德育活动。比如:组织一年级学生参观清风楼,让新生以学校的红色革命传统为荣;组织二年级学生参观百色民族博物馆,使他们初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组织三年级学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组织四年级学生扫烈士墓;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军训和“走红军路、过红军桥”远足活动;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走访老红军、老干部,撰写社会调查小论文,搜集百色精神故事,编写红色童谣等。

“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童心向党”书画比赛、“红色书籍经典诵读”活动、“红领巾心向党”新老队员交流分享活动、“孝老敬亲”实践活动、“城乡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节省零用钱,为小伙伴献爱心”活动、争当“文明小公民”活动……该校开展的“红色德育”活动很多,除了4月,还有3月(雷锋月)、5月(红五月),6月(儿童节)、9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10月(国庆节)、12月(百色起义发生于1929年12月11日)也是该校“红色德育”活动开展的活跃期。

2012年12月24日下午,百色一小组织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来到百色军分区,与警通连官兵联合开展了以“唱响红色旋律,扬小军人风采”为主题的军训。据了解,百色军分区与百色一小合作共建多年,学生每年都会到军分区进行为期5天左右的军训。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13次军训活动。在军训过程中,“小军人”穿着笔挺的军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教官严格的要求和细心的指导下,进行敬礼、列队等军姿、军纪、军风训练及国防知识教育。12月28日上午,军训活动圆满结束,“小军人”们向教师、家长、教官展示了军训成果。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人人精神抖擞,俨然真正的军人。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学习相关的国防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责任意识、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参训的学生纷纷感言,这次军训将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高尚情操能涤荡人心,身边的真情也能感召心灵。2010年以来,百色一小倡导以“红色德育”为核心内容的“真情德育”。“真情德育”主张德育工作回归生活本真,把握“近、小、新、实”的德育工作思路。“近”就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小”就是从细小的地方着眼;“新”就是创新德育活动;“实”就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吉秋凤校长说:“德育工作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红色之外,还应该有其他颜色,共同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该校以“真情德育”为主线,开展“七彩活动”,以红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红色教育”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橙色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主;“黄色教育”以劳动教育为主;绿色教育以低碳科技环保教育为主;“青色教育”以养成教育为主;“蓝色教育”以安全卫生教育为主;“墨色教育”以书法特色教育为主。“七彩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党史、铭记党恩之余也关注现实、关爱自身,从而丰富了德育内涵,使德育活动更加斑斓多彩。

梦想飞扬,特色引领发展

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百色一小为全校师生搭建了富有个性的七彩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在进步,教师在成长,学校在发展,荣誉不断,硕果累累。

首先,一系列“红色德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在教学中渗透“红色德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发展。

浓厚的红色文化孕育了学生坚毅顽强、乐于助人的品格。该校学生谷雨媛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在母亲身患重病期间,她勤做家务,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母亲去世后,在接受医生检查时,她被诊断遗传了母亲同样的病症。虽然身患重症,但她依然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她还非常乐于解答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做同学的“小老师”。她因此荣获百色市第一届“十佳自强女孩”荣誉称号。

在以中队形式开展的“圆梦行动一日捐”活动中,学生慷慨解囊,共捐款5 904.8元。一名学生说:“虽然只捐了一点零花钱,但能够帮助哥哥姐姐们圆大学梦,我感到很高兴。”在“情系山区儿童”义捐活动中,该校学生将筹到的10 680件物品和3 721元“爱心基金”,捐献给了百色市的一所农村学校。该校师生还为身患重病的谷雨媛捐款45 799元,为因患乳腺癌而住院的明小菊大妈捐款73 033元。

该校学生精神昂扬,踊跃参加各种比赛,如“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共有500余人次获得不同级别的嘉奖。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有2人获得国家级奖项,有4人获得自治区级奖项,有13人获得市级奖项,还有17人获得市辖区级奖项。

其次,“红色德育”特色创建工作带动了该校课题的开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大为提高。三年来,该校教师获得全国级荣誉1次,自治区级荣誉32次,百色市级荣誉64次,百色市右江区级荣誉31次,其中吉秋凤校长荣获“八桂名师”、百色市先进工作者、2011年百色市第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辛莲生被评为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刘雪梅被评为2006—2010年百色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马丽娅被评为百色市优秀少先队工作者,黄业宽获得百色市第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李笔、刘绍丹分别被评为百色市优秀班主任……在论文评比中,该校有52人获得国家级奖项,386人获得自治区级奖项,35人获得市级奖,77人获得市辖区级奖项。

最后,学校办学质量稳步上升,新增了许多荣誉。该校《学校特色建设方案》荣获自治区级一等奖,2011年,该校荣获“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优秀实验学校。三年来,该校获得百色市右江区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百色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百色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百色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广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广西陶行知教育思想优秀实验学校、自治区红领巾示范校等荣誉。

2月27日下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等领导在该校实地视察后,鼓励该校老师:“要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5月8日,校长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组专家来到该校听取成果总结报告,充分肯定了该校的德育工作。这些鼓励和肯定激励了百色一小众师生。吉秋凤校长说:“选择了特色,就选择了发展。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我们将继续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借鉴先进经验,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进一步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建设红色德育特色强校,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