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国人为何爱刻“到此一游”?
杂志文章正文
国人为何爱刻“到此一游”?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1        返回列表

□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 欧春燕

早段时间,中国少年游客丁某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乱刻“到此一游”引发网友的痛批。此事还未淡去,武当山“最强到此一游”又引发热议。据媒体揭露,6月11日,市民陈先生在武当山旅游时,竟在石壁上发现一处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并同时刻下自己家乡所在地。陈先生将其拍照后发布到微博上,再次引发网友的批评。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中,以各种方式在各种材质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长城有,故宫有,泰山有,甚至某棵树上都有。不仅如此,就连国外的一些旅游景点也在劫难逃,美国自由女神像的脚下居然也赫然刻着“到此一游”的汉字,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同样有这四个字。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为何总爱刻“到此一游”?

“到此一游”的历史文化基因

秦始皇二十八年,登游泰山,率文武百官、千军万马,加上扈从仪仗、内外侍从,车乘连绵数百里。还征集民工数万,在泰山大兴土木,修“封祀坛”“登封坛”“降禅坛”,并立巨碑,颂自己统一天下之功德,记“到此一游”之盛事,自吹自擂,惊天动地。秦始皇的“勒石记功”,也许是偏好留名的始作俑者。东汉时的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北边的燕然山上,刻石记功,随后凯旋。北宋范仲淹有一句词云“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的正是不建功立业誓不回头的感慨。

与“勒石记功”遥相呼应的,是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所谓“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古代的文人墨客,每逢游山玩水,触景生情,总喜欢在景点的墙壁、石头、壁崖等处留下自己的墨宝,长的是诗词歌赋,短的是一句话、一个词(字),这些文字大多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

“记功”与“循墙绕柱”的诗词,因为渗透着政治、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达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大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认为,古人的题诗也好,题字也好,石刻也好,首先是一种文艺作品,他们的作用是为风景、为古迹添色,是一种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比如泰山,上面有非常多的石刻、题诗,它们本身也是景观的一部分,为景区增添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蕴含着历史和人文的景观,作为文化景区,其本身的魅力就会失色不少。

由此看来,以上种种举例,可以算作“到此一游”的另类解释,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国人历来有“留名”“留言”的文化传统心理。

但我们也要知道,并非每一种“循墙绕柱”的题字都具有艺术性。专门研究涂鸦文化的台湾学者毕恒达,在桂林叠彩山的石壁上看到这样的刻字:“北京右府差百户李玺到广西公干,正德二年九月二十日游此。”可见,许多没才气的人也要“到此一游”。《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如来佛祖的五指边时,难掩得意之情,为留下凭证,便在佛祖的手指上大书“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钱锺书的《围城》中,也描写了普通乡镇旅店中的墙壁上有多人留下“墨宝”。艺术来源于生活,吴承恩和钱锺书写下这些文字,可见生活中应该有过类似的事情。

有人说,正是这样的上行下效,社会中的上层人士都这么做,民间也就自然形成了如此的风气。

“到此一游”的社会存在土壤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景点和文物,例如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等,都有相关的处罚条例,但为何还有这么多人置这些法律法规于不顾,还要随意乱写乱刻呢?除了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基因外,还与社会环境有关。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在景点、文物上乱写乱刻,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心理,可以从“破窗理论”和“从众心理”等方面得到解释:一个窗户被打破不及时修理,其他窗户很快也会被打破;一个“到此一游”出现,很快就会有成百上千个“到此一游”出现。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别人都刻了,我也刻一两个上去没什么关系,反正法不责众嘛。”于是这类现象越来越严重。

某些商业旅游景点为了谋取利益,利用人们爱“留名”“留言”等心理,专门开发了某些可以“刻名字”的纪念品,还搞一些“连心锁”“连心结”的安置点,甚至人造一些“神”“佛”“兽”等,让人去“摸一摸”,这些都从侧面助长了游客的不良行为心理。许多游客老想着“留下点纪念”,在时机适宜,例如旁边少人或无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诉诸行动,在景点、文物上乱写乱刻。

据媒体后来的报道,在埃及浮雕上刻字的是一名学生,这名学生能出国旅游,说明其家庭条件应该很不错,但可惜的是,其家庭教育却不怎么样。其实,不单是家庭教育,我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没有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很好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重知识、轻德育,重成绩、轻常识等观念仍然十分严重,孩子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所以,哪怕是孩子正确认识到“文物不能破坏”,但往往又会觉得“文物不是自己的”,破坏了也无所谓,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有着十分危险的倾向,轻则是刻写“到此一游”,严重的就有可能发展成盗窃、毁坏文物等违法行为。所以,“到此一游”背后的教育缺失,应该引起重视。

当然,对景点、文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过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给乱刻“到此一游”留下了某种空间或者说是隐患。当这些景点和古迹染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在“交钱”后才能游览的前提下,某些游客就会产生“赚一把”的心理——明目张胆地拿走或者破坏不敢,但趁机留下点印记是可以的。以此获得一种“交钱”后的心理平衡。

此外,对景点、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普及不到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以及处罚力度不够,处罚的界线模糊等,也是造成“到此一游”乱刻行为泛滥的原因。

如何遏止乱刻“到此一游”

据《京华时报》报道,吉林长春市日前出台法律法规,治理乱刻“到此一游”等不良行为。《长春市公园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前已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条例中明确禁止在公园中常见的14种不文明行为,乱涂乱画、宿营烧烤、游泳垂钓、破坏草坪等都可能面临最高达千元的罚款。

长春市出台的这项法规,可谓是对中国少年游客在埃及乱刻“到此一游”事件的及时回应,尽管二者看似不相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哪里的景点和历史文化古迹,乱刻“到此一游”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遏制这些行为显得尤为必要,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游客在景区景点乱写乱刻“到此一游”,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一样,说到底都属于道德范畴的事情,和公民的道德素质、文明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监控管理等,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很多时候还会面临执行难、落实难的困扰。比如对那些被抓了现行的游客,证据面前自然可以罚款,但是对于那些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乱刻乱写的游客,又怎么监督,怎么罚款?因此,从根本上说,还需要“疏”“堵”结合,全面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更重要的是“从娃娃抓起”。

在这方面,法国的教育值得借鉴。法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从小就在他们心中树立了保护公共物品和文物古迹的意识。孩子只要在公共场所喧哗、打闹,或是乱涂乱画,都会被家长严肃批评,甚至被要求当众道歉。因此,大多数法国人从小就养成了保护文物古迹的习惯,知道乱涂乱画会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麻烦。

法国同样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也有很多博物馆,但他们并未过多地染上“铜臭味”。就拿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来说,法国的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或是半价的,如果是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基本上都是免费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历史文化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它们。由此来看,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政府要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说:“主流的教育体制中,礼仪应该成为一门课程;礼仪应该从教育开始,从小培养人的行为规范。”因此,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礼仪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社会也应该与学校做好互动,大人要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因为说到底,孩子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如果孩子在学校中养成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上行不通,如“拾金不昧”被讥为傻子,“见义勇为”被劝告“莫要多管闲事”,那么,哪怕学校中有再好的教育,孩子最终都会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熏染”。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乱写乱刻“到此一游”的行为不是小事,体现的是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在认清了出现此类现象的历史文化原因和社会存在土壤后,我们更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继承的是良好的历史传统,要培养的是文明的意识。另外,此处也顺带提一句:过度的商业开发,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的破坏,其危害程度远甚于乱刻“到此一游”——当然,乱刻“到此一游”必须批评和禁止。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