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爱编织教育梦——记2011年“自治区优秀班主任”以琴
杂志文章正文
用爱编织教育梦——记2011年“自治区优秀班主任”以琴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4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陆 宾

“读《56号教室的奇迹》时,我幻想着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是神童,思考着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时,我会对智障孩子充满希望,总想通过我的努力,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之光……爱,能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16年来,她一直怀揣着教育梦,用爱呵护学生成长,放飞学生的梦想。她就是2011年“自治区优秀班主任”、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教师以琴。

让孩子有梦想

以琴出生于桂林市叠彩区一个“四世家传,一门师表”的教师“世家”,祖孙四代已有11人从事教育工作。受家庭熏陶,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也要当教师。1994年,以琴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选择了普师专业。1997年,以琴在桂林市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开始了她三尺讲台上的教育梦。

以琴说:“在我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爱能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梦想是牵引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以琴遇到过各种孩子,她不断用爱心去点亮他们的梦想。

以琴带97(4)班时,班上有个学生叫小英(化名),她是个弃儿,生活在福利院,养父母在她4岁时领养了她。年迈的养父、残疾的养母靠着微薄的低保金供小英读书。她也很争气,成绩在班上总是数一数二。可谁也没想到,刚刚品尝到幸福温暖的小英,却突然遭遇“过山车”:养父在小英读二年级时,因为癌症去世;不到一年时间,养母也因为肾衰竭死亡。以琴得知后,很是心疼小英。但因为初为人师,缺乏经验,她的心里不由得揪了一下:“遇到这样的家庭,遇到这样的学生,我该怎么办?”

几经思虑后,以琴决定从每月不足500元的工资里拿出100元资助小英,并号召班上的学生为小英捐款。后来,以琴又联系到一个远房亲戚,说服亲戚抚养小英,直到她能独立生活。以琴的言行感动了班上其他学生的家长,他们纷纷找到以琴,表示愿意为小英提供直到小学毕业的生活费。小英感动地对以琴说:“老师,长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当一名有爱心的老师!”以琴的心微微一颤,心中的教育梦更加坚定了。

2003年,以琴接手一个新班级。班上有个女孩叫小花(化名),她不爱和人交往,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且成绩很差。这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小花的情况,以琴决定进行一次家访。来到小花家,以琴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小花母亲就直白地说:“你是小花的老师吧?是为她的学习来的吧?没有办法,我家就这个状况,孩子就是笨,学不会的!老师你回去吧!”以琴很是意外,但经过细聊之后,她了解到,小英是捡来的,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没有及时治疗,留下了智力发育不健全的后遗症。“老师你就别管她了,没有用的!”临别时,小花妈妈的这句话让以琴彻夜难眠。“遇到这样的家庭,遇到这样的学生,我该怎么办?”以琴再次拷问自己。这时,以琴想起了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爱能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于是,她决定给小花更多关爱。

课堂上,以琴有意叫小花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无论回答是否正确,都想办法给她鼓励。一次,以琴看到小花在很认真地抄写英语单词,便问她:“你的单词抄得很好啊!会读吗?”小花摇摇头。“没关系,我教你。”以琴就开始教小花发音,并鼓励她说:“以后,有不会的可以来问老师呀,我会教语文,也会教英语哦。你要是英语学好了,老师就送你一个礼物,好不好?”在以琴的不断鼓励下,小花渐渐变得开朗了,有时还会主动提问,以琴总是耐心地为她解答,还经常在班级里公开表扬她好学的精神。那段时间,学好英语成了小花最大的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来的段考中,小花的英语竟然及格了。以琴履诺送给了小花一份礼物,她开心极了。第一次看到小花的笑,以琴激动地把她揽在怀里,说:“你真棒,下次要再进步哦!”老师的鼓励点燃了小花学习的热情,后来的情况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小花的英语成绩一路飙升:70分,80分,甚至90分!以琴再次到小花家家访时,小花妈妈感激地说:“孩子笨,我原只想让她混个小学毕业,可现在她英语竟然能拿到90分,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多亏以老师啊!”小花进入初中后,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名。这让以琴更加坚定这样的信念:每个孩子都有梦想,老师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插上梦的翅膀,让他们飞翔。

让班级有梦想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打磨的钻石,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最闪亮的那一面,让他绽放光芒。”以琴说,“我带班的理念是,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舞台,展示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更加自信、快乐地成长。”班级管理工作不像方程式一样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何让班上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点燃班级的梦想之火?这是以琴日思夜想的难题。

2007年10月,以琴接手一个一年级新班,班里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再加上原来的班主任一开学就住院了,用来树立学生班级管理常规意识的最宝贵的头一个月错过了。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听到家长对换老师的质疑,以琴没有多说什么,理性地分析了班级情况,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久,一个为班级点燃梦想的行动开始了。

面对这群基础较差的学生,以琴想,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光采取说教的方式,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为此,以琴先从班级绿化和美化开始,着手她的“燃梦行动”。几盆清香的茉莉,以及“小树苗健康成长”“创班级特色,做品牌学生”等励志标语,点亮了学生的视线。漂亮的教室成了学生的家,他们进入教室后会自觉保持安静,主动打扫卫生,经常给花浇水。以琴还给这个家取了一个名字,叫“向日葵中队”。该班很快在全校中脱颖而出,连续几年在学校的班级特色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这让班上的学生很开心,让别班的学生很羡慕。

班级有了美丽的外衣还不行,还得有精神内涵。经过细心观察,以琴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比较内向、不自信,于是她大胆尝试,以艺术为引领,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为突破口,以学校和班级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无论开展什么活动,以琴都和学生一起全力筹备,让活动取得成功。学生一次又一次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渐渐地自信了,热情、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班级凝聚力日益增强。

关于班级管理,以琴说:“班上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光是我这个班主任全权负责,不但辛苦,而且效果不佳,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宝贵的锻炼机会。”于是,她大胆借鉴企业管理理论,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在以琴的努力下,她所带的班级越来越好,赢得了学生家长的称赞,一名学生家长对以琴说:“多亏有了以老师,班上的学生越来越好了,学生也很拥护、很崇拜你!”以琴会心地笑了,她觉得再多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当教师节,班上的学生送来精心制作的礼物时;每当下雨天,班上的学生自发组成小花伞志愿者服务队为没带伞的老师打伞时;每当校运会,班上的学生喊出“向日葵中队”的口号时……以琴总会很感动,觉得班级这个词已经在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学生愿意尽己所能为这个集体服务,为这个集体的荣誉而奋斗,这些孩子真的成长了。

让教学有梦想

以琴的婶婶是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婶婶告诉她:“教育是给人以希望和幸福的,如果为师者丢失了理想与追求,就等于丢掉了希望和幸福。”婶婶一直是她学习的榜样,所以她暗下决心,要做一名有梦想的教师。

要实现梦想,就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以琴深知这个道理。她抱着实现梦想的信念,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16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自觉学习班主任工作新理论,研究和探索班主任工作新方法,逐渐探索出了一条较为实用的班主任工作新路子。她还和青年教师一起参加电脑培训,制作课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多次承担送课下乡和上公开课的任务。她始终把“快乐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的追求,“传递思维,快乐学习”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乐在其中。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以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09年,她被评为桂林市语文科研积极分子;2010年,被评为桂林市优秀班主任,撰写的论文《如何培养班级凝聚力》获自治区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班主任”。2011年、2012年被评为广西小学语文教学先进个人。她所带的班级也获得了叠彩区语文、数学双科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面对成绩,她没有骄傲自满,因为她深知,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这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她始终坚信,有梦想就有更广阔的舞台。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