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一线心声
杂志文章正文
一线心声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1        返回列表

李镇西说:“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那一个,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欢迎入群交流与讨论!(入群请写明验证信息:某地某老师)

其实,老师遇到困难时会得到学生热情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也设计一些“困难”让学生来帮助解决,这样效果不是更好吗?因此,我带着需要“帮助”的心态去上课,不断向学生发出“求助”信号。慢慢地,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很融洽,形成了“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的教学氛围。今年中考,我校毕业班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突破。如果教师带着高高在上的心态,板着脸孔,瞪着眼睛去上课,学生都害怕或者不愿意接近老师,学习效果又怎会好呢?

——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曾 琪

我曾在位于恭城、灌阳、灵川三县交界处的山区学校工作过两个年头。山区的孩子大都有着一颗渴望知识的心。有一次,南宁市南湖小学给学校送来几百册图书,学生知道后,马上围着我:“周老师,都有些什么书啊?能不能借来看呀?”山区里的孩子特别淳朴。因为所在学校距离集市较远,买菜不方便,学生就常从自家给我们带来菜干或新鲜蔬菜。虽然现在我已离开那里,离开那些渴望知识、渴望接触外面世界的孩子们了,但我经常想起他们。每当想到他们,我心中就有一个信念:要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中心小学 周 萍

我班小雪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可这个学期她各方面的表现都差强人意。这次去她家家访,没进门就听见炒菜声,我心想:正好,有人在呢!没想进屋后的情景把我惊住了:才刚念二年级的小雪站在一张四角凳上,手里拿着一把大锅铲,面前一口大锅架在液化灶上。我问她:“爸妈去哪儿了?”她就哇哇大哭了:“我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那天放学回来他们就不见了,连弟弟也不见了,奶奶告诉我他们去广东打工了。”后来,我才了解到,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小雪父母带着小雪的弟弟出远门打工挣钱去了,留下小雪跟奶奶在家,而老人又患有结石,常年吃药。家里没有电话,老人又不会用手机,因此从那以后小雪就没有和父母联系过。回来时,我的心里酸酸的。一个八岁的孩子,多么渴望在父母怀里撒欢,可是,现实给她的却是深深的思念,连个电话都盼不到。我对自己反复说:好好疼她,好好管她。

——桂林市恭城县平安乡巨塘小学 叶 娟

上街买菜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喊:“劳老师,买菜啊?”转头一看,原来是我几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他问我其他同学的近况,并说如果当初听我的话就好了,还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他,是当时班里让我和其他科任老师最头痛的一个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讲话……各科任老师都动员我把他“弄”回去,我也很希望他早点退学。我去他家家访了几次,不是动员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而是劝他们为孩子办理休学手续。他父母是老实的农民,觉得很无奈,就帮他办了休学手续。说是休学,其实也是辍学了,而当初他是很不情愿休学的。买菜回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扪心自问:我都对他做了什么?又教育了他什么?我还值得他尊重吗?多年后他不记恨我,反而还向我打招呼。想着想着我后悔得想大哭。

——柳州市柳江县百朋镇第三中学 劳受稳

学校要听我上公开课,我很着急。因为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举手发言就是一大难关。我曾想办法提高他们的胆量,可是收效甚微。第二天就要开始上公开课了,我对学生说:“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专家、领导们要听老师上课吗?因为他们想知道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不高。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和配合。只要大胆发言就帮老师了,说错了也没关系。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结果,一堂课下来,效果很好。下课后,学生们一个个仰起可爱的小脸,担心地问我:“老师,我们帮上忙了吗?我们的表现您满意吗?”我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今天棒极了!我非常满意!”学生们一阵欢呼……

——梧州市藤县和平镇官罗小学 蒙超梅

那年,我调到偏远的平睦中学任教,心情压抑、烦燥,无心教学,也无心管理班级,甚至经常责骂学生。那天,有一名学生犯了点小错,我就大动肝火,让他把家长叫来。他说家长不在,家里只有爷爷在。我说,那就把你爷爷叫来吧!直到下午放学,那名学生的爷爷才到。我正想训斥那名家长,却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的爷爷是我校47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上的“全国道德模范”李群生老师。他身体很不好,但仍然一心扑在学校和学生身上。在他面前,我感到无地自容。同样身为教师的我,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呢?为什么动不动就拿学生出气呢?如今,这件事已过去许多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我们老师只有多关爱学生,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才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和职责!

——钦州市浦北县平睦镇中学 覃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