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学生“弹劾”老师是对教育的警示
杂志文章正文
学生“弹劾”老师是对教育的警示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7        返回列表

王军荣

因不满老师太凶,且上课语速过快,9月13日,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初二某班发生了一起学生“弹劾”老师事件:教英语的何老师刚走进教室,一名姓陈的学生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大喊道:“不喜欢上你的课,对你不满意。”随后,这名姓陈的学生说,赞同他意见的同学举手,不少学生举了手。何老师掉头就走。班主任说,学校将处分“闹事”学生。(9月17日《海峡都市报》)

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满意,一般情况下,只会默默忍受,实在受不了了,最多只能私下里向学校反映,很少见到在公开场合“弹劾”老师的。学生的此番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维权意识的觉醒,是应该给予掌声的。不过,笔者更愿意把这次“弹劾”,看作是对教育的警示。

其一,是对教师的警示。教师的教育方式如何,学生是有权说话的。如果学生不满意,觉得听不懂,就有权利发表意见。诚然,要求教师改变既有的教学风格或许很难,但教师至少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反思自己如何改进。如果在上了几节课之后,教师能够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和学生多沟通,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定能够接受。而据媒体报道,该校学生之所以反对这名教师,是因为该教师确实“太凶,上课语速过快”。显然,这样明显的缺点,该教师并没有及时避免和纠正,于是导致了学生的不满。这就提醒广大教师,如果不善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虚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最终是会被学生抛弃的。尽管就人格而言,学生应该尊重所有老师,但老师也要明白,最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的,必定是学问高、教学精、爱学生的老师,而不是无视学生感受,只顾“自言自语”,整天批评、威吓学生的老师。

其二,是对教育管理部门的警示。据了解,被“弹劾”的是一名上了年纪、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的女英语教师。教师退休之后被返聘,很大原因恐怕是学校教师不够,由此就引出了师资紧缺的问题。据笔者了解,目前不少地方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一直处于缺编状态,很多学校只好通过聘用临时教师、返聘退休教师,或是让一个教师身兼数班教学等方式来缓解。因此,保证教师的人数符合当地教育的需求,是各地教管部门应该正视的问题。不过,保障了教师的数量,还只是一条“底线”,要让更多教师受到学生喜爱,还必须加大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力度,不断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以上都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

也有人质疑学生的这种“弹劾”是否恰当、合适。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对老师的人格尊严进行攻击,只是就“课堂”论“教学”,“不喜欢某老师的课,让大家表决”,没有与“恶劣”“闹事”沾上边。因此本文附带说一句,该校事后要以“闹事”处分相关学生,这是很不合适的。确实,老师面对这样的场面会“很难堪”,“很没有面子”,学校也害怕这样的“弹劾”被其他学生“效尤”,所以要“扼杀”。但是,学校与老师为何不先扪心自问,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教育的问题不少,我们都应该勇敢面对。学生的此次“弹劾”行动,无疑敲响了一次警钟。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学校,真该放下身段,多听听学生的意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否则,在学生维权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学生就很有可能“不买账”,那将是多么“悲催”的教育场景啊!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