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南宁市上林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侧记
杂志文章正文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南宁市上林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本刊通讯员 韦东路 黄碧新

曾梁卿是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初级中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父母都外出打工,但由于收入不高,加上家里的各项开销都挺大,家庭经济仍十分困难。为减轻父母的负担,他一度想辍学去打工。学校了解到曾梁卿的情况后,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上林县教育局迅速采取措施,给予经济补助,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在上林县,像曾梁卿这样获得帮助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上林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全县有近10万农村人口选择外出务工来养家糊口。据该县今年9月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县有留守儿童12 100人,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近年来,该县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爱心妈妈”、亲情热线、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平台,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爱心在蔓延

“爸,我在石老师家里给你打电话呢。我在家很好,你们安心工作吧……”今年国庆节放假前一天,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的学生何祺祺在石兰松老师家里,通过新开通的亲情热线,给远在广东打工的爸爸报平安。听到爸爸的声音,祺祺脸上乐开了花。

在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工作的石兰松,发现这个教学点的学生父母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学生们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生活缺少照顾,安全缺少保护,情感缺少关注,学习缺少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2012年8月,石兰松向上级部门反映了这种情况,然后自己出钱安装了一部亲情电话,使孩子们可以利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的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沟通、报平安。石兰松告诉记者:“以前,有些孩子总是沉默寡言,安装了亲情电话之后,他们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跟父母有了很好的沟通。现在,他们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

石兰松的举动一经报道,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爱心行动在该县迅速蔓延开来。2013年1月,上林县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共同策划发起了“爱心育苗,先锋连线”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帮助留守儿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为条件较差的学校安装电话,给留守儿童设立亲情专线——“守望”热线,并拨付给每条“守望”热线每个学期300元的爱心话费,这为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取得联系提供了方便,促进了留守儿童的亲情交流与健康成长。目前,该县几乎所有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都开通了“守望”热线,覆盖了该县的10个乡镇的学校,覆盖率达95%以上。

为了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帮助,上林县协调教育局、团县委以及学校、社区、村委会等有关单位,组织党员先锋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要求党员先锋在生活上、学习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方帮助。该县还在每个暑期开展“心灵快乐互通”的公益活动,让留守儿童“游一次县城,做一个游戏,唱一首歌,快乐一个暑假”,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上林县还号召全社会的爱心人士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今年年初,南宁市新桂邕城SUV车友群、驴窝户外群以及上林县信用社、上林县明山大药房、大参林药店上林县分店、众康药品超市、解放大药房、东方药店等群体和企业的爱心人士一行近40人,带着爱心,冒着风雨,自驾车先后到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小学、覃浪村寺依教学点,开展爱心捐赠活动,赠送了棉被、衣物、书籍等总价值1万元的物资,给山区的孩子送去了温暖。学生们手捧崭新的衣服、书包,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此外,这批爱心人士还给上林县贫困山区的学校捐赠了近2万元资金,用于为全县23个条件比较差的山区学校建设亲情热线及购买爱心话费。

目前,上林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逐渐形成了政府、社会、学校、个人多方面相互补充的资助网络,推动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稳步前进。

“爱心妈妈”无私的爱

“真好玩,这个机器人还会弹钢琴呢。”2013年9月14日,来自上林县西燕镇的21名留守儿童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在广西科技馆里参观科技展出,度过了快乐充实的一天,增长了许多科普知识。在上林县西燕镇,有这样一群妈妈,她们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给予许多留守儿童无私的母爱。她们被称为西燕镇的“爱心妈妈”。这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团体,平时,“爱心妈妈”们与留守儿童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经常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利用节假日、周末的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样的公益组织,在上林县还有很多。2013年年初,该县妇联在全县开展了“童声圆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呼吁爱心人士争做“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西燕镇率先成立“爱心妈妈”后,许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上林县全县范围内纷纷成立。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县已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中招募了“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共280名。这些爱心人士热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积极帮助留守儿童实现愿望,仅今年“六一”期间,就有300多名留守儿童在“爱心妈妈”以及其他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实现愿望。

今年3月,上林县木山乡妇联的“爱心妈妈”们来到了木山乡中心学校,给学生发放了“童声圆梦”心愿卡。学生拿到心愿卡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常常陪我”“我希望能快快长大赚钱养家,让爸爸妈妈不那么辛苦”“我希望拥有一些学习用品,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一句句简单的话语,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相关部门及时收集学生的心愿卡,通过统计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并最终成功帮助21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心愿。一名留守儿童告诉记者:“我写的愿望是,暑假的时候能到爸妈工作的城市玩,后来,在叔叔阿姨们的帮助下,我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与幸福。

惠民工程暖童心

在上林县西燕镇云灵村良望教学点,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趁着学生们在操场上玩耍的时间,陈永花老师拧开了设置在教师休息室里的商用多功能餐车的按钮,开始为学生做营养午餐。不到15分钟的时间,油焖鸭肉、黄瓜炒瘦肉便出锅了,而米饭是早已做好了的。陈永花老师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随即招呼学生们排队盛饭菜。看着学生们开心地吃着香喷喷的热饭菜,陈永花老师很开心。

从上林县全面推开“营养午餐”工作后,陈永花便承担起了给学生做营养午餐的活。但要让大山里的孩子吃得好、吃得健康并不容易。在“营养午餐”工作推开之初,除了食材购买困难,各种设施设备的短缺也让陈永花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永花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上述情况,问题最终得到了上林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彻底解决。该县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运行机制新举措,开展了“移动厨房”进学校活动。今年春季学期,该县政府投入58.8万元,为66所薄弱学校购置了便捷、实用的移动炊具。这些移动炊具具备厨房功能,可以进入教室或教师休息室,操作方便、快捷、环保,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能确保营养午餐的新鲜、安全。陈永花告诉记者:“有了‘移动厨房’,孩子们终于能吃到热饭菜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很多。”

近年来,上林县重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深入实施教育惠民工程。2012年,该县总投入8 033万元,完成建设学生食堂、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项目118个,总建筑面积达54 310平方米;今年上半年,该县又投入3 866.25万元,完成建设项目44个,总建筑面积达34 225平方米,为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创设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上林县还重视留守儿童的精神建设,大力建设乡村少年宫,目前已建成4所,计划在今后两三年,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争取每个乡镇都建成一所少年宫,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上林县教育局局长覃荣胜告诉记者:“物质和精神是人成长的两条腿,我们要在做好基建工作的基础上,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盛宴。”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该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洒扫应对”教育、感恩教育、体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让全县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