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合作课堂教学的有效展示
杂志文章正文
合作课堂教学的有效展示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19        返回列表

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中学 苏日法

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当堂测评等重要环节, 课堂展示是几个环节中的关键。课堂展示的内容很多, 导学案可以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可以展示,小组评价的结果也可以展示。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有效的课堂展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有效展示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合作课堂对学生展示的要求,原则上是“人人都会的不展示、人人都不会的也不展示”,即展示的内容贵在“精”。这就要求合作课堂上所展示的问题,必须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属于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而且是经过学生深入探究、尚未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

如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一课,教师所设置的教学重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易错点是定理应用时的逻辑结构和几种不同情况。为此,教师设置了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展示。问题一:若△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3,b=4,c=5,求最长边上的高。问题二: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x,求x 的值。

对“问题一”,学生在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经常会这样解:∵a2+b2=c2,32+42=52,9+16=25,25=25,∴△ABC 是直角三角形。这出现了逻辑结构上的混乱。正确的书写格式应为:∵a2+b2=32+42=9+16=25,c2=52=25,∴△ABC 是直角三角形。当学生展示出以上“两种答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以上两种不同的书写格式展开讨论,发表意见,以厘清其逻辑结构上的细微差异。

为了让学生全面考虑“问题二”的不同情形,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完成“问题二”之前,先尝试完成它的两道变式题:①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x,若4 为最长边,求x 的值;②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x, 若x为最长边,求x 的值。然后找出“问题二”与它的两道变式题的本质区别。这样,学生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不会漏掉“各种情形”,既能发散思维,又能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又如八年级语文《巴东三峡》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文中所描述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并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为突出这一教学重难点,教师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交流、展示:①文中引用了哪些古诗、谚语和典故, 找出来, 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②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请你找到自己最有感触(最喜欢)的句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并和大家分享你的理解。通过展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堂有效展示要着重展示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课堂展示, 不是为了给导学案中的问题作出统一答案, 更不是简单地将答案或结论、感悟公布出来,而是要求学生将自己课前完成导学案中对各个问题的思路、方法、思维进行重现,让个体或同组学生的思路、方法、思维在同伴面前展示,引发老师、同伴的认知重组,甚至产生思维碰撞, 以达到方法优化、同伴互助、智慧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如上数学课“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时,对于导学案中的问题“如图1,在Rt△ABC中,∠C=90° ,AC =9,BC =12, 求C 点到AB的距离CD” 的解决,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思路,而不仅仅是板书、照念解题过程。下面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的一段实录。

生1念解题过程如下:

生3 提出了另外一种解法, 并在其他学生质疑和笔者的引导后, 归纳出了新的解题方法。最后,笔者让学生组内讨论、消化,然后选代表发表意见“哪一种方法更好”。

这样的展示, 能充分展示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同时,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的缺漏、结构上的混乱等也可以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得到补充和完善, 最终实现同伴共享最优解题方法的目的。

三、课堂有效展示应尽可能让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个角度加以展示

不同思维角度的呈现可以为同伴之间的质疑提供物质基础, 激发同伴表达大脑中新的不同信息的冲动。对于同一个展示内容, 不同学生的思维角度是不同的, 每一种思路都有其优点和不完整性, 不同思维角度之间可以通过思维碰撞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因此,课堂展示时, 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把各自不同的思路、看法、见解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使之在全班学生的质疑中得到优化、达成共识。另外,对于同一个展示内容,不同的学生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错误, 让学生的各种错点充分暴露, 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警示和反面例证, 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得完善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语文课上戏剧《日出》一课,针对片段“黄省三(哭着)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抓着潘经理的衣服)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的理解,老师在导学案里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你的理解,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学生课堂展示时, 各小组有各小组的理解,下面是学生展示的片段:

任务组代表展示: 我们组经过讨论后认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是“你们”;理由是在这句话之前出现“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 ”;这样写的好处是比较生动。

学生A 质疑: 我们组不同意这种说法,我们认为破折号后省略的是“你”;这样写的好处是暗示着黄省三当时因复杂的内心情感而说不出话。

学生B质疑:我们组不同意以上两种说法,我们认为破折号后省略的是“你们”;这样写的好处是引起注意、激发深思。

学生C 质疑:我们有不同的看法,破折号后省略的应该是“你”;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吸引观众,耐人寻味。

在学生质疑和激烈争辩时, 教师要适时引导,可采用“返回小组”技术,并补充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里的‘你’和‘你们’可以怎样理解? 请结合文章上下文和社会背景进行一分钟讨论, 然后各组代表发言。”经过再次讨论和展示,学生对问题基本会有一些共同的理解。

显而易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展示, 更能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四、课堂有效展示中展“错”比展“对”重要

错误的答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缺陷, 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找到质疑的切入点, 可以提高纠错的教学效益。千篇一律的答案,或者只是展示正确的答案, 会在无形中掩饰学生思维上的不完整性和思维的不同角度,易导致教师对学生认知的误判,甚至会诱导学生为了正确答案而不问缘由地相互抄袭,然后进行展示。千篇一律或无同伴质疑的展示无异于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表现自我的本能欲望, 如果同学展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权威的,那么其他学生就无从质疑,就会压抑自己的表现欲望,久之便会产生思维惰性, 进而导致课堂沉闷、学生思维僵化。因此,要想让知识在学生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中得到明辨和迁移, 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题目给学生有“展示错误”的机会,并根据学生在预习阶段完成导学案的实际情况来分配任务,让学生的各类错误充分暴露,并在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和质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错误得到修正, 从而达到让全体学生学到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课堂展示环节, 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典型错题。

例如, 某堂化学课的导学案中曾设有这样一个问题:将氢气(H2)、二氧化碳(CO2)、氮气(N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受热的铜丝、灼热的氧化铜(CuO)、浓硫酸后,最终得到的气体是。

老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时发现, 有六七成的学生填写的答案是氮气(N2),而这是不完整的。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典型的共性错误, 教师在设置展示任务条时, 要求错误较多的小组展示本组的原始答案, 并由其他组的A 层学生质疑、补充。经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及采用“返回小组”技术让小组重新研究讨论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都意识到了:虽然二氧化碳(CO2)气体被石灰水吸收, 但在灼热的氧化铜(CuO)与一氧化碳(CO)反应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CO2)气体,所以,最后得到的气体应该是氮气(N2)和二氧化碳(CO2)两种气体。

通过对错题的展示,学生得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五、课堂有效展示的前提是科学地营造质疑的氛围

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既离不开合作课堂的激励环境, 也离不开科学的物理环境。

合作课堂的激励环境包括教师的情绪感染力、教师对小组或学生的语言激励、学生对小组或同伴的语言激励等。情感在人类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导入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交流状态;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描述性的表扬,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积极因素,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伴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和肯定,积极营造“有情感有互动”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科学的物理环境应包括教师所设置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和节奏掌控、任务的合理分工、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展示内容的科学设置、团队协作互助和竞争机制的合理创设等。合理设置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掌握好教学的节奏,使教学活动张弛有度, 可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畅所欲言, 并达成共识;“任务的合理分工”,既可以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等合理分配展示任务, 也可以是由教师引导,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让每个小组都有发言、展示的机会,保证展示活动顺利实施; 导学案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等原则;将展示的内容安排得详略得当,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围绕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要点,注重思维方法;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合理创设团队互助和竞争机制, 有助于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自我成就感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 使师生的情感沟通更顺畅、更和谐。

六、课堂有效展示的几个操作要诀

无论在怎样的课堂, 都会有展示活动发生。而合作课堂是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课堂,因而在操作细节上,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展示过程“三允许”: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二是展示过程“四不讲”:学生能说的不讲,学生能探究出来的不讲,学生能自己操作的不讲, 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论不讲。

三是展示过程“五转移”:由过去的教师讲才明白向现在的学生自悟转移,由教师提问为主向学生提问为主转移,由强制性课堂管理向科学、自主、开放式课堂管理转移, 由过去的教师演示向现在的学生自己参与教学实验转移; 由应试教育的强制性训练为主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转移。

四是展示过程“六让”:书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想,实验让学生做。

合作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课堂展示与其他教学环节一起,组成这一教学模式中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这些要素中,课堂展示起到了核心作用,它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的检验,又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抓好课堂的有效展示, 就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也更有助于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责编 白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