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文课要重训练
杂志文章正文
语文课要重训练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2        返回列表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实验学校 徐金国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语文训练的名声一直不太好。特别是在当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少人一谈到“训练”二字,就不由得将其与应试教育、落后的课程理念等画等号, 致使一些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语文训练讳莫如深。为此,笔者以“训练”为关键词,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训练”一词一次都没有出现,而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训练”一词仅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第四条中出现了一次,即“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然而, 语文教学要切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脱离“训练”。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时,澄清对语文训练的错误认识, 还语文训练以清白,进一步追问和回答有效的语文训练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训练观

在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语文教育观里,他的“三主”教学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训练为主线”,他将“训练”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认为只要有语文教学就不能脱离“训练”。笔者从钱梦龙对语文训练的主张得到启发, 以为很有必要为当前的语文训练正名。

首先必须搞清楚语文训练的真正含义。钱梦龙从“训练”一词的两个语素入手,对“训练”的意义做了简洁明了的诠释:所谓“训”,就是教师的指导;所谓“练”,就是学生的实践。“训”和“练”合在一起,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由此可见,要达成一项“训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生的实践,二是教师的指导, 三是师生的互动合作, 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把上述三个条件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训练”。那种只有教师讲解、指导,没有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活动不是训练;反之,只有学生的实践和练习, 而没有教师有效指导的学习活动也不是训练。训练一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实践活动, 并且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通过互动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须正确辨识应试教育对“训练”的“误读”。应试教育把对学生进行大量繁琐的字词句篇的操练和题海战术简单地等同于训练, 这种大量的机械性的练习,只有学生的实践,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适时的师生互动,耗损学生的时间,牺牲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 教师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琐碎且缺乏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 但真正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少、空间小,学生的收获十分有限。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问”“答”,也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还有一种归属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不恰当, 学生无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表面看已经具备了训练的三要素, 实质上却因为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 造成了训练的低效, 甚至无效。正是这些对“训练”的误解,造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训练”日益被边缘化。

最后,还语文训练以清白。钱梦龙指出:训练是师生互动、合作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师生的互动、合作,就必然有训练。由此可见,“训练”其实是语文教学活动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只有通过这样一个平台, 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指导是否得力,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交流才能不断深入。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要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师生共同探究, 必然要进行大量的师生互动与合作, 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训练”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怎样的语文训练才是真正有效的

(一)明确训练的目标

教育家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中小学之所以开设语文课,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这需要通过语文训练来达成。

翻开每年的中考、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都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这种状况之所以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训练的目标发生了偏离, 没有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 而只是把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当作提升学生应试水平的一种手段。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教学生做阅读题的训练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活动, 以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代替了学生的写作实践。这种以应试为目标的语文训练, 与语文课程目标相差甚远,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难以得到提高。

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在其《回忆录》中提到:“即使在投报巴黎高等师范最紧张、最艰难的日子,我仍然每天坚持读我的‘闲书’———莎士比亚戏剧,写那些明知不能发表更不可能上演的无用历史剧。”而正是这些“闲书”和“无用”历史剧成就了罗曼·罗兰。罗曼·罗兰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良好的读写能力是逐渐形成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才能找到阅读写作的路径,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提升读写能力。

(二)抓住语言训练这个核心

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比如,语文名师余映潮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设计了一道训练题:精读课文第三段,给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命名。这样的一道训练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余映潮在设计这道训练题时,用了“画面”一词,意在强调在概括之余,突出语言与审美的训练,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富有文采, 而这就抓住了语文教学要强化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核心。同样,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阿房宫赋》一课,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 阿房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嗟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 在这段话的括号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最终达成共识:阿房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 嗟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细细品味两位名师的教学, 他们都抓住了语言训练这个核心进行教学。纵观名师的语文课堂, 他们的教学之所以有效和高效, 是因为他们始终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作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

(三)突出思维训练这个关键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去除一切表象的东西,其实就是“言”与“意”的思维转换。阅读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由“言”及“义”的过程,写作过程就是将“义”达“言”的过程。因此,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引向深入, 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6 个词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从教学“抓特点来描写景物”的角度来看,大多数老师会这样设计问题: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样的提问,学生依据以往养成的阅读习惯, 很快就能找到“温晴”这个关键词;但是,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训练难以深入。反观余老师设计的这个问题,他将课文中带有“济南的冬天” 的特点的6 个词语全部罗列出来,让学生逐一思考、辨析,通过思维的碰撞,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比较可以知道, 这些词语虽然都涉及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但最能概括的词语只有“温晴”。再如,宁鸿彬老师的“寓思维训练于读写听说活动之中”的教学思想,程红兵老师的“思维是写作的核心”的教学思想, 也都是抓住了思维训练这个关键。

(四)凸显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告诉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训练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一句精美的富有创意的广告词是语文; 一条包含诚挚祝福的短信是语文; 一个富含深意的门店招牌是语文……在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因此,有效的语文训练必须走出课堂, 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只有在生活中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获得的语文素养才会更全面、更贴近生活。要做到这一点,仅从课堂教学层面来说,目前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编写者都专门设计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专题, 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 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跳出对语文训练认识的误区, 正确理解语文训练的内涵、意义和作用,还语文训练以清白, 实实在在地抓好有效的语文训练, 语文训练才会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徐金国, 江苏省盐城市学科带头人,盐城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多次在省、市、区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中国教育报》《语文建设》《江苏教育研究》《教书育人》等报刊发表教研文章60 余篇,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主编《现代文阅读攻略》,参编教学用书10多部。)

(责编 欧孔群)